摘 要:在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共產黨一直高度重視理想教育,對理想的認識也經歷了從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到社會主義理想,到共同理想,再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最后到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下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當作主題,這樣一個錯綜復雜而又不斷深化的歷程。在理論上深化和提升了對共同理想的認識,在實踐上找到了實現(xiàn)共同理想,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途徑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2-0243-02
共同理想是社會全體成員基于共同的生活條件所形成的帶有普遍性的社會理想,其基本特征是超越一定階級利益的共同性和普遍性。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新的歷史時期,我們黨把實現(xiàn)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遠大理想,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這個共同理想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是全體人民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是推進國家發(fā)展、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馬克思指出:“統(tǒng)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tǒng)治地位的思想,這就是說,一個階級是社會上占統(tǒng)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是社會上占統(tǒng)治的精神力量?!鄙鐣髁x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有四個方面,即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
從形成學的角度上來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四個部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圍繞著當時的歷史任務,都從不同的方面和角度進行過論述,特別是在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教育中極富有創(chuàng)造性。從理論上看,它進一步揭示和確立了中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價值體系的基石和支柱,從而把我們黨關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認識,特別是關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同時進一步揭示和闡明了我們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的核心內涵以及建設和諧文化的根基和支撐。從實踐上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實踐價值,為發(fā)展和諧文化和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思想指南,為激勵全國人民朝著共同目標努力奮斗提供了強大的思想動力,為中華民族的團結和睦和興旺發(fā)達提供了堅強的思想紐帶??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第一次從理論上闡述了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相適應的價值取向、思想觀念和道德規(guī)范,對于打牢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理想道德基礎,將會發(fā)揮巨大的作用。
從結構的構成上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理論層面為主導,統(tǒng)領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層面;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從理論層面上說的,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堅持社會主義榮辱觀,則分別是從理想、精神、道德層面上說的。理論、理想、精神和道德這四個方面,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成了一個相互貫通的科學體系,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綜合發(fā)揮著重大的影響和作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也可以進行這樣的結構劃分: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三個方面的內容是對于社會主義思想理論的價值認同,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發(fā)揮著理論前提和思想指導的作用;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思想理論的指導下,對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guī)范相協(xié)調、與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相承繼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的系統(tǒng)概括,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它同其他三個方面的基本內容結合在一起,構成一個邏輯嚴謹、層次分明、由高到低、由理論到實踐、由思想到行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框架結構。
從功能的角度上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相互聯(lián)系、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一個有機的統(tǒng)一整體。在這個核心價值體系中,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針,規(guī)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性質和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就抓住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強大動力,樹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精神支柱和強大動力,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就把握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社會主義榮辱觀,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優(yōu)秀革命道德與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就打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一個多層次、內涵豐富、相互聯(lián)系的有機統(tǒng)一整體,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和包容性。
二、牢固樹立共同理想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
人民群眾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體,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號召和影響全國各族人民,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歷史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才能形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力。我們進行共同理想建設,具有重要的優(yōu)勢和保障。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等重大戰(zhàn)略思想,為共同理想建設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基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為共同理想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證;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為共同理想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烈愿望,為共同理想建設提供了牢固的思想基礎。
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思維方式、思想觀念、價值標準相繼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從而使共同理想建設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和新矛盾。
首先,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等消極因素的滋長,使一些人沉湎于燈紅酒綠的感官刺激和感官享受之中,逐漸淡化了理想。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使人們的精神世界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一方面,自主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民主法制意識、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明顯增強;另一方面,道德失范、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一些人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發(fā)生動搖。這種現(xiàn)象如果得不到有效制止,就可能在一定范圍內和一定程度上泛濫,不僅影響理想建設,而且影響整個改革、發(fā)展和穩(wěn)定的大局。
其次,腐敗現(xiàn)象和不正之風的蔓延,敗壞了社會主義的名聲,影響了黨的形象,削弱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號召力,影響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成就,會使一些人悲觀失望,使人們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產生某種懷疑和動搖。新時期新階段社會理想方面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突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教育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的主題地位。只有廣大干部和群眾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充分發(fā)揮社會主義文化對經濟發(fā)展的巨大能動作用,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保證整個現(xiàn)代化建設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
由此可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主題地位,不僅體現(xiàn)在理論邏輯的論證和歷史經驗的證明上,更主要的是由理想的現(xiàn)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所決定的。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教育為基點,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為共同理想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和指明正確的方向,賦予共同理想以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才能找到實現(xiàn)的現(xiàn)實道路,而社會主義榮辱觀則構成了共同理想實現(xiàn)的道德基礎。胡錦濤在2007年5月4日致全國青年群英會的信中說:“希望全國廣大團員和各族青年牢記黨和人民的重托,自覺擔負起時代的重任,以英雄模范為榜樣,努力成為理想遠大、信念堅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頑強的新一代,視野開闊、知識豐富的新一代,開拓進取、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新一代,讓青春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yè)中煥發(fā)出更加絢麗的光彩?!焙\濤“四個新一代”的論述,不僅是對全國青年的殷切希望和鞭策,而且也為如何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教育為基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開拓了一個新思路,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吳潛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科學內涵[J].道德與文明,2007,(1).
[2] 蔣年云.尋求全社會共同的價值認同: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哲學社會科學的歷史使命[N].羊城晚報,2006-11.
[3] 戴維民.建設核心價值體系鞏固思想道德基礎[N].文匯報,2006-10.
[4] 劉世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N].陜西日報,2006-11.
[5]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責任編輯 王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