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開給塵世的處方。
——題記
1
那么多的人,喜歡捕風(fēng)捉影,喜歡觀看一條蛇蛻下它華麗的皮。
短暫的黑場,像一張突然屏住的嘴巴,一下子就含住了永世的運劫。
膠片仍蛇一樣游動,拖動著黑暗前進。在那一刻,黑暗豢養(yǎng)起了一排排困獸。
透過玻璃窗,我看到人群擁擠的大街像一條粉紅色的蛇信子。已經(jīng)很久了,我都不愿意走出住院樓的大門。
蛇轉(zhuǎn)著圓游動。歷史太慢,現(xiàn)實太快,它一下子就咬住了自己的尾巴。
2
黑白,白黑。
來去,去來。
黑場和白場一樣,是虛空也是圓融。
時光的腳步匆匆,八十八個黑白琴鍵是時光移動時留下的疊影。
萬物眾生都是黑白的琴鍵,擺放成天地間的大鋼琴,只有神的大手能夠彈奏。
親愛的,我的琴鍵是一顆心,只跳動,不搖擺。只等你打馬走過時,帶著花香的馬蹄在我的額頭輕點。
3
無燈的水房里,是我一個人的黑場。
望著窗外的星展,我再一次吹響了黑管。聲音是一架搖動的轱轆,用一根長長的繩子從我身體的深井里提起一桶清泉。
我己游走二十二年了。臨行前那晚的火盆旁,父親徹夜說著話,濺出的火星,在恰當(dāng)?shù)臅r機灼疼了我。
老槐木故鄉(xiāng)味的液體火焰,是父親和我共同的香水。
我不得不停止吹奏,讓樂聲浮在空中。擰開水龍頭,聽任水肆意地流淌不停。
4
一張死亡寄來的通知書。
暗黑的紙上,看不到任何文字,也沒有人能夠講述。那些看懂的人,都沒能再回來。
一切都在前赴后繼。這巨大的黑洞,不斷進入的人一次次加重著它的魅惑。
只有那只黑色的烏鴉是不經(jīng)意飛出的信使,它的叫聲像一種啟示,有誰能真正明了!
現(xiàn)世的影像,只是它的旁白和注釋。我們活著,仿佛就是要用一生的時間來明白這張判詞的深意。
5
再多的花開也難掩我的心虛,如果還要結(jié)果,便是永劫。
我本是塵土,還要歸于塵土。我來到這個世上,只是為了找你,我做的所有努力,都是按圖索驥。
當(dāng)你的種子落下時,我會成為你落下去的唯一土壤。我?guī)愦┰介L長的黑暗,是你的怦然的心動,再次點亮我們的塵世。
一只龐大的烏賊魚,張開明亮的四肢蠕動起來。
我就要降落到這個華燈初上的城市。
我會慢慢忘記自己的來路,適應(yīng)這個城市的所有規(guī)則。只有一點我比較擔(dān)心,一直沒有說出我不知道何時,這只烏賊魚會對我噴出它的濃墨。
7
看到城市里掛滿不同指向的路標(biāo)牌,我就想起家鄉(xiāng)的高粱。只是,這路標(biāo)指給我的是更多困惑,卻沒有給我醉意。
我手中可賭的資糧越來越少,迷茫越來越多。抬頭看看天空,不知誰彈起的一枚發(fā)亮的硬幣一直旋轉(zhuǎn)著,日夜不肯落下來。
我們看不清它的正反面,生命成了一場沒有結(jié)果的賭局,一切都懸而未決。
8
黑夜是怎樣的一個過客。你看見它時,它是坐著的,白天是它的椅子;它離開時,留下的椅子空著,讓給我們表演。
這時的黑夜到哪里去了呢?還有多少疆域是在我們之外呢?
如果白天和黑夜是黑白兩把椅子,我們和時間并排坐在上面。我想時間看著身邊的人不停地離開,內(nèi)心一定充滿悲傷。
9
睡下時,我躺在臥室的床上。天亮?xí)r,我卻身裹青草,頭戴花環(huán),手里攥著一片寫有看不懂字符的葉片,躺在河岸上的蘋果樹下,想不起發(fā)生的任何事情。
我一直不明白,到底是誰盜用了我的身體?又或者,我一直被綁架,那時才是偶爾出逃歸真的我。
我到底是誰?常常有人叫我的名字時,我忘記應(yīng)答,喊另外的聲音時,我卻莫名地應(yīng)普著。
夢游?我們不是一直重復(fù)著在一片水域刻舟,在另外一片水域下去求劍嗎?
10
熟睡的孩子在大床上轉(zhuǎn)著圈,像小小的時針,一直順著生命的本意。
大人被擠到床邊,僵硬地在床的邊緣上堅守著。這樣的堅守,大人早已成了習(xí)慣。
慢慢地孩子長大了,大人的僵硬就成了孩子的田字格,田字格的冰冷和威嚴,讓菝子開始和大人一樣,一筆一劃地書寫同一篇人生文章。
主持人語
近年來,中國散文詩寫作開始呈現(xiàn)多層面、多角度的探索氣象,林登豪與欒承舟部是資深作者,但兩者傾向不同,一個致力于城市體裁的寫作,另一個則是鄉(xiāng)村體裁的鐘情者。他們的作品,其表現(xiàn)性與以往的散文詩之簡單地描摹場景、重現(xiàn)事件不同,這里的審美不再是我是我,物是物的簡單主客對應(yīng)式無動于衷的關(guān)系。林璧豪筆下城市的街道與高樓,公園與車站等,面前的現(xiàn)實都從心靈中穿過,通過換位、疊臺等反思的回廊再向現(xiàn)實重新延伸;欒承舟卻能讓鄉(xiāng)村的風(fēng)物與季候,人物與事件在心靈中、良知里得到重新生長。而王祟黨與文娟是散文詩寫作新手,兩人的傾向也呈現(xiàn)著城市生存與鄉(xiāng)村生活的不同律動。與王崇黨的講述性重構(gòu)現(xiàn)實相比,文娟則擅長在描述性與表象性的文字里頻頻回眸
——靈焚 愛斐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