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小學班干部職位的分配方式即班干部選拔方式主要有班主任任命制、民主選舉、競職演說、輪流值日和班干部雙軌制等。教育工作者要認清各種選拔方式的利弊,在教育實踐中采用合理的選拔方式,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班干部的教育作用。
關鍵詞: 中小學班干部 選拔方式 利弊
中小學班級中的班干部職位是一種稀缺資源,只有少數(shù)學生可以獲得這一資源,擔任班干部可以鍛煉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增強其責任感等。班干部職位的分配方式即班干部選拔方式主要有班主任任命制、民主選舉、競職演說、輪流值日和班干部雙軌制等。教育工作者要認清各種方式的利弊,在教育實踐中采用合理的選拔方式,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班干部的教育作用。
1.班主任任命制
又稱做“班主任指定制”,即在確定班干部人選時,班主任通過查看學生檔案,或者從以前該班的任課教師處了解情況,由班主任任命決定。采用這種方式,班主任往往從便于班級管理、班級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指定的多是曾經擔任班干部甚至一直擔任班干部,有能力協(xié)助班主任開展班級工作的學生,或班主任對其有好感者。在教育實踐中,這種方式運用得較多,這種方式充分體現(xiàn)了班主任的權威。
從班級管理的角度來看,班主任任命制有利于班級紀律和班級秩序的維持,有利于班級工作的順利開展,但這種方式存在不可忽視的弊端。從對中小學生社會化的影響來看,班干部的人選由班主任獨自包辦,任命產生,忽視了學生作為班級主人的主體地位,班主任的“專制獨裁”易挫傷學生參與班級建設的積極性,同時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民主意識,所任命的人選不一定是大多數(shù)普通學生心目中勝任的班干部;學生體驗到的是班主任的專制權威和服從的觀念,易喪失對班級活動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
對于被任命的學生來說,被班主任親自點名任職,自我感覺是班主任心目中的優(yōu)秀者,也易被其他同學認為是班主任的寵兒,會影響到當選者與其他同學的關系;班主任所指定的職務不一定是適合自己的,因此上任后不一定能發(fā)揮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影響班級工作的順利開展;對大多數(shù)未當選同學來說,易形成這樣的錯覺:班干部是為班主任服務的,是班主任的耳目,而不是學生的代表,不是與學生站在一起的,可能會導致班干部與普通學生之間不能建立起很好的信任關系。這種方式雖然有利于提高班級管理效率,卻不能體現(xiàn)公平、民主的原則。
2.民主選舉
通常做法是把班干部職位列在黑板上,由全班學生不記名投票選出他們心目中理想的班干部職位的人選,當著全體學生的面,完成唱票程序,由某一職位得票最多的人當選。這種方式可以體現(xiàn)公平、公正的原則,充分發(fā)揚民主精神,在這一過程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民主意識和參與意識,選舉的結果可以體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的意愿,堅持公平、公正原則,能很好地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而且當選的班干部易得到班級多數(shù)學生的支持。
當選的班干部是全體學生自己選出來的,是同學的代表,不想讓同學對自己失望,因此在班級工作的開展中,就會對自己要求更加嚴格,凡事能從同學的立場出發(fā),為同學著想,對同學負責,極大地增強對班級的責任感,對實現(xiàn)中學生社會化具有積極影響。
民主選舉產生的班干部往往是學業(yè)成績優(yōu)異、有擔任班干部的經驗、在學生心目中威望較高、對班級工作熱心的積極分子等,而班級中的中間生或后進生則幾乎與班干部無緣。班干部職位被少數(shù)學生占有,很多還是連任。這種方式以人人都參與的過程公平性掩蓋了多數(shù)中間生和后進生不能當選的結果不公平性。
3.競職演說
這種方式面向全班學生,每位學生都可以參與,首先是報名要競職的班干部職位,然后報名的所有學生在全班學生面前發(fā)表演說,演說的內容通常包括競選這一職位的原因和優(yōu)勢及任職后的計劃等,演講完畢,全班學生通過比較參加這一職位的所有競選者的能力素質等,把票投給其中最能勝任的學生。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選擇自己喜歡和擅長的職位,上任后一般會更認真地對待自己的職位,對班級負責。
這種方式可以為學生提供一次認識自我的機會,使學生有機會審視自己,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長處或者不足。通過參與e9hGkN5oh/e8CkSGtrcWvg==競職演說,學生可以很好地鍛煉語言表達和上臺表現(xiàn)的能力,即使未能當選,對參與的競選者來說也是一次很好的鍛煉機會。
4.輪流值日
輪流值日又被稱作換位制,即班干部職位的人選由全班學生輪流擔任。輪流值日主要表現(xiàn)為兩種方式:一種是所有的班干部職位被輪流之日,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或自由組合,每組輪流值日固定的周數(shù),負責管理班級日常事務;另一種是班長職位由全班學生輪流擔任。
輪流值日可以不看成績、能力等條件,使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在班內任職,不論其成績好差、能力強弱等,所有學生都可以實現(xiàn)在班級中擔當“管理者”角色的愿望,體現(xiàn)班級學生人人平等的原則。輪流值日可以體現(xiàn)平等原則,但存在一定弊端。這種方式使得班干部職位不再是少數(shù)人的特權,每個學生都有資格擔任班干部,使得班干部職位的優(yōu)勢和含金量降低,不利于調動學生的任職積極性,難以培養(yǎng)學生對班集體的責任感,也難以提高班級管理效率。
5.班干部雙軌制
班干部雙軌制是指班干部人選的確定通過兩種方式產生,即由全班同學民主選舉和班主任指定兩種途徑產生的選拔制度。民主選舉的班干部多是品學兼優(yōu)的優(yōu)等生,可充分發(fā)揮他們在班級管理中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保證班級日常工作的效率,維持班級秩序。除了通過民主選舉保證班干部的適當人選外,班主任還可做適當?shù)钠胶?,保留少量的易發(fā)揮特長的職位給廣大的中間生和后進生,班主任從中等生和后進生中指定幾名班干部人選,可以體現(xiàn)公平性。
班干部雙軌制可以為普通學生提供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公平性,當選的普通學生可以通過班干部職位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使某方面的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增強自信心。這種選拔方式還可以為后進生提供自我教育的機會。后進生雖然在學習、紀律、管理能力等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稍差一些,但他們身上也有優(yōu)點,以班主任任命的方式讓他們擔任班干部,可使他們用班干部的規(guī)范和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約束自己。在他們的作用和影響下,還能轉化其他后進生。
參考文獻:
[1]關躍芳.班干部換位制優(yōu)于選舉制[J].教書育人,2000(9).
[2]董海軍.班干部雙軌制:后進生轉化教育的新方法[J].思想.理論.教育,2004(11).
[3]葉存洪.欲說還難的現(xiàn)行班干部制度[J].江西教育,2002(7).
[4]陳桂生.“班級民主管理意見提綱”[J].江西教育科研,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