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戲劇是將戲劇作為一種教育的工具和手段,將學生在學習、生活、交往中的沖突、煩惱、困惑等通過戲劇的形式加以提煉展現(xiàn),使參與者和觀摩者從中受到教育。培育核心價值觀是學校德育的靈魂,多年來學界對其實效性不高提出眾多歸因,但筆者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學生作為主體的缺失和教育情境的缺場,致使核心價值觀培育最終陷入“老辦法不靈、新辦法不明、活辦法不會”的尷尬困境。然而教育戲劇借助戲劇形式完成核心價值觀培育的任務,其最大的特點是“主體在場”。教育戲劇以其飽含教育意味的主題、生動活潑的載體、潛移默化的形式、循序漸進的邏輯,能夠促使受教育者實現(xiàn)從“我是一個怎樣的人”到“我將成為一個怎樣的人”的轉化。在德育實踐中,如何通過教育戲劇突破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困境,本文提出如下操作思路。
一、課堂滲透,巧妙入“戲”
課堂是培育核心價值觀的主渠道。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強調通過教學實現(xiàn)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核心價值觀在學科課堂教學的融入就好比鹽和湯的關系。日常教學中,教師有機整合三維目標,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挖掘其中的“戲劇性”因素,通過學生“角色扮演”“情景對話”等形式呈現(xiàn)教學所蘊含的核心價值觀。比如,物理課講解“萬有引力”,可讓學生再現(xiàn)“蘋果砸牛頓”的情景來引入課堂主題,通過知識目標的學習和達成,將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凝練上升為科學家執(zhí)著科研的敬業(yè)精神。這種以趣激情、寓教于樂的方法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達到核心價值觀的滲透,因而被廣泛應用于學科教學之中。尤其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的語文課中,有大量的經(jīng)典名著或者中外劇本節(jié)選,如《雷雨》《百萬英鎊》等,靈活利用教材,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在表演、觀看、思考中體察人物情感、學習作品主題、感悟人生真諦、提升德性素養(yǎng),就遠比教師喋喋不休的灌輸來得更為真切和鮮活。
課堂入戲要重點把握以下幾方面:一是教師擔當總導演,還原設計課程、激活知識和創(chuàng)造體驗的教學使命,對教材理解到位,找準核心價值觀的落腳點,開戲后甘當配角,由學生擔綱主演;二是以即興演出為主,體現(xiàn)學生情感的自然流露和戲場的真實性,而不必過分在意學生表演中的疏漏;三是師生共同評議表演效果,對表演過程中的優(yōu)點給予充分肯定,對不足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四是戲后升華,即引領學生進行主旨歸納和核心價值觀的凝練,對照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表現(xiàn)作出自我省思,寫出教材讀后感或戲劇觀后感。學生上交的材料可作為成長檔案,便于教師持續(xù)跟蹤學生道德發(fā)展的情況。
教育戲劇在演出過程中,所有人因戲結緣,演員之間、觀眾之間和觀眾與演員之間在人生故事中形成了即時性的三重互動,由此激活了人的情感在個體價值觀形成過程中的作用。情感的選擇功能決定著個體價值觀認知方向與水平,情感的動力功能驅動著價值觀行為的產(chǎn)生,情感的移情功能成為個體價值行為的心理基礎。這種共同實時的交流,使個體受到感染,從而反觀自己的生命質量并感染他人,彼此相互交錯形成強烈的教育磁場,教育戲劇現(xiàn)場變?yōu)榈赖麦w驗場,所有人的全部感官和整個靈魂都被深深吸引并發(fā)生交流、碰撞、升華,整個演出現(xiàn)場彌漫著濃濃的教育意味,久久揮之不去,核心價值觀培育效果自然大增。
二、社團強化,節(jié)慶展演
學校生活不該僅僅是課堂和書本,學生的課余生活也不僅僅是電視和電游,學生的成長是鮮活的現(xiàn)場直播,學校的責任在于讓學生的人生演出更為亮麗精彩。學校積極支持學生創(chuàng)建戲劇社,豐富其課余生活,引導他們從遙控器、鍵盤鼠標的狹小空間走向真實的現(xiàn)實生活,通過入戲達到育人。教育戲劇與班會、座談會等德育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所有成員不光是口頭訴說,還必須創(chuàng)設情境再現(xiàn)。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過程,正是其主體性發(fā)揮的過程。例如,針對同學間的糾紛,教師調節(jié)矛盾往往達不到心服口服的效果,特別是難以讓當事人真正從靈魂深處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由矛盾雙方當事人親自上場,通過演員的臺詞、形體、表情等交流,將自己內(nèi)心的矛盾、彷徨、自責等復雜心理真實地表現(xiàn)出來,通過自我展示、自我啟發(fā)、自我改變的心路歷程,達到培養(yǎng)公民間友善交往之目的。還可以將道德兩難訴說的情境以戲劇形式展現(xiàn),由觀演學生現(xiàn)場提供解決問題的途徑,不僅能引發(fā)教育戲劇的現(xiàn)場互動,更為重要的是引發(fā)學生的深度思考和道德評判。戲劇社活動的開展,使得學生們?yōu)榱斯餐哪繕?,表達創(chuàng)意、化解分歧、形成共識,獲得肯定。教育戲劇由創(chuàng)到演的全過程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學生們在活動中體會到成功和挫折,學會體諒與包容,從而養(yǎng)成良好心理素質。
學校緊密結合工作實際,把核心價值觀與教育戲劇的具體實施進行無縫對接,細化為有針對性的主題,每學期著力突出1~2個主題。在操作時應注意鼓勵學生開展藝術原創(chuàng)活動,支持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