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禮立
(華中師范大學 文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近段時間以來,報刊、電臺、網(wǎng)絡等媒體上涌現(xiàn)出一大批新興的“X爺”組合,諸如:范爺(范冰冰)、韓爺(韓雪)、詩爺(劉詩詩)、敏爺(汪小敏)等。通過人民網(wǎng)檢索后發(fā)現(xiàn),僅“范爺”一詞就出現(xiàn)了1 002次。在日常生活中,當大家談及范冰冰或者韓雪等時,很多情況下也都不再稱呼其名,而是改稱“范爺”、“韓爺”等。然而,“爺”這一詞主要是對父親、祖父或者跟祖父輩分相當?shù)某赡昴行缘淖鸱Q,為什么這里能夠用來指稱女性呢?由此觀之,隨著時代的變遷,“爺”的語義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本文現(xiàn)就通過梳理“爺”的語義變化軌跡,進而分析其語用功能。
葉紹鈞的《十三經(jīng)索引》和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均未記錄“爺”字,可見“爺”字在先秦乃至兩漢時期可能尚未出現(xiàn)或者使用的頻率極低?!豆糯鷿h語詞典》[1]對“爺”字僅簡介為:“‘爺’父親,《玉篇·父部》‘爺’‘俗為父爺字’”?!秾W生實用現(xiàn)代漢語詞典》[2]和《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五版)[3]中才對“爺”作了比較詳細地解釋:
《學生實用現(xiàn)代漢語詞典》:(1)(方)父親:爺娘;(2)(方)祖父或者跟祖父輩分相當?shù)哪行裕豪褷?爺爺;(3)對長輩或者是年長男子的尊稱:大爺;(4)舊時對主人或位尊者的稱呼:老爺;(5)對神、佛敬稱:財神爺;(6)(方)對男性通稱:爺們兒/倒兒爺/款爺
《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五版):(1)(方,名)父親:爺娘;(2)(名)祖父;(3)(名)對長一輩或者年長男子的尊稱:大爺/李爺/四爺;(4)舊時對官僚財主等的稱呼:老爺/太爺;(5)迷信的人對神的稱呼:土地爺/閻王爺
從上面的釋義我們可以大致地看出,“爺”最早的詞義可能是在一些方言區(qū)中作為稱呼語“父親”來使用的。《漢語方言詞匯》[4]中就記錄了一些類似的用法:長沙方言(爺老倌/爺/爹爹)、雙峰方言(爺/爹爹)、南昌方言(爺)、梅縣方言(爺)、蘇州方言(爺娘)。同時,在《簡明吳方言詞典》[5]中對“爺”和“爺爺”作了相同的解釋:爺?ia13名詞、父親。(小剃頭)是個嘸爺嘸娘的苦惱囝。(上海民間故事選·干剃頭)爺爺 ?ia13 ?ia13名詞、父親?!肚嗥挚h志》:“呼父曰阿爹,又曰爹爹,又曰爺爺”??梢姟盃敗北挥脕碇阜Q“父親”這一現(xiàn)象在方言區(qū)中確實存在。那它到底是不是“爺”最早的意義呢?
胡士云據(jù)《中文大詞典·父部》認為“爺”(繁體字為“爺”)字字形最早出現(xiàn)于東漢的《曹全碑》[6],而《曹全碑》晚于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所以也說明《說文解字》未收錄“爺”有很大的可能性。筆者通過查找大量文獻資料后發(fā)現(xiàn),最早記錄“爺”字起源的,應該是顧野王編撰的《玉篇》,在《原本玉篇殘卷》[7]中,他對“爺”作的解釋是:爺:父親,也作“耶”,俗為父爺字。筆者又通過北大語料檢索后發(fā)現(xiàn)在隋唐五代以前,“爺”字主要是用來指稱父親。例如:
(1)楊布曰:有人于此,年兄弟也,言兄弟也,才兄弟也,貌兄弟也;而壽夭父子也,貴賤父子也,名譽父子也,愛憎爺子也。吾惑之。(六朝·《列子》)
(2)個個惜妻兒,爺婦不供養(yǎng)。(唐·《寒山詩校注》)
(3)白蓮云:“不可認兒作爺?!庇腥四閱桒P池:“如何是半肯?”鳳池云:“從今日去向入,且留親見。”“如何是半不肯?”鳳池云:“還是汝肯底事摩?”(五代·《祖堂集》)
例(1)中的“爺子”同“父子”指“父親和兒子”,例(2)中的“爺婦”指“父親和母親”,例3中的“爺”指“父親”。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爺”字在隋唐五代以前主要是用來指稱“父親”。
到了北宋時期,我們注意到“爺”的意思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由指稱“父親”的演變?yōu)橹阜Q“祖父或者跟祖父輩分相當?shù)哪行浴?。例如?/p>
(4)信復道而還,倏忽乃活,亦不復見手中香也,幡亦在故寺中。世光與信去時,其家有六歲兒見之,指語祖母曰:“阿爺飛上天,婆為見否?”世光后復與天人十余,俱還其家,徘徊而去。(北宋·《太平廣記》)
(5)“冥官有一大城,貴賤等級,咸有本位,若棋布焉。世人將死,或半年,或數(shù)月內(nèi),即先于城中呼其名。時甑甑已聞呼父名也,輒紿而對。”既而私謂沈氏曰:“阿爺之名,已被呼矣,非久在人間。他日有人求娶沈氏者,慎勿許之。若有姓周,職在軍門者,即可許之,必當偕老?!保ū彼巍ぁ短綇V記》)
從例(4)、例(5)來看,這里的“爺”已經(jīng)不再用來指稱“父親”,而是對“祖父”的一種敬稱。那么“爺”是怎么從指稱“父親”這一義項演變到指稱“祖父”這一義項的呢?筆者認為這是詞義分化的結果。所謂“分化”[8]是指將原來由一個字所承擔的多項職能改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新字來分別承擔的漢字演變現(xiàn)象,為了分化而產(chǎn)生的新字稱作分化字,相應地,原來承擔多項職能的字可稱作本原字。詞義分化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一個漢字所承載的義項太多,從而在使用過程中不利于我們對其進行區(qū)別與表達。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想辦法再造一個分化字來承擔本原字的的一部分義項。但是分化字產(chǎn)生的途徑并不是毫無規(guī)律可循的,分化字和本原字之間在意符上是有聯(lián)系的,這也是分化字大部分是形聲字的主要原因。裘錫圭曾將形聲分化字總結為以下三類:為明確假借而加注意符;為明確引申義而加注意符;為明確本義而加注意符[9]。而李國英也認為:“漢字孳乳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在記錄源詞的源字的基礎上增加義符造出分化字來記錄派生詞?!盵10]“爺”在先秦至西漢時期尚未出現(xiàn),而對“父親”、“祖父”等的稱呼在此前早就有,主要是用“父”字來承擔。李波等人主編的《十三經(jīng)新索引》[11]中就有“父”指稱“父親”、“祖父”的記錄。例如:
(6)象曰:干母之蠱,得中道也。九三,干父之蠱,小有悔,無大咎。(周·《周易》)
(7)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周·《周易》)
這兩例中“父”都是用來指稱父親。除此之外,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也對“父”作了解釋:“父:矩也,家長,率教者。從又舉杖?!边@足以證明“父”字指稱“父親”這一義項在上古時期就已有使用。
經(jīng)過語料檢索,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父”指稱“祖父”的用法。例如:
(8)為君之父母、妻、長子、祖父母。《傳》曰:何以期也?從服也。(戰(zhàn)國·《儀禮》)
(9)繼父不同居者,曾祖父母,《傳》曰:何以齊衰三月也?(戰(zhàn)國·《儀禮》)
可見,以上兩例中的“父”就是用來指稱“祖父”。由此我們可以推之,“父”在先秦時期就已經(jīng)有“父親”、“祖父”之意。而“爺”在此之后,又過了很長時間才慢慢出現(xiàn)此義項。加之,“爺”的繁體字寫作“爺”,按照六書形聲字的造字原理,它正是取了“父”字作為形旁(表意),取“耶”字作為聲旁(表音)組合而成的。按照裘錫圭給形聲分化字的分類的標準來看,“爺”字就是屬于為假借而加注意符這一類別。從“父”字這方面來說,由于它的義項的逐漸增加,在區(qū)分和表達方面已經(jīng)給人們的使用帶來了一些困難,所以它也急需用另外的一些詞來分擔它的義項。綜上我們可以看出,“爺”字指稱“祖父”這一義項的產(chǎn)生,正是分化了“父”字這一義項而來。隨著時間的發(fā)展,人們漸漸習慣了用“爺”來指稱“祖父”這一義項,最終導致“父”的這一義項逐漸退去只表本義,而“爺”的這一義項慢慢固定下來。
到了元代以后,“爺”的使用就非常的普遍了,但是隨著“爺”使用頻率的增加,“爺”字的意義也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出現(xiàn)了新的義項。例如:
(10)那個不是李爺來了。李大哥好麼。你幾時來的。家里都好麼。我家里好。我到下處去。請里頭坐。你多站從王京來的。(元·《老乞大新釋》)
(11)李萬道∶“老爺如今在那里?”老門公道∶“老爺每常飯后,定要睡一覺,此時正好睡哩?!保ㄔぁ渡蛐∠枷鄷鰩煴怼罚?/p>
(12)知州相公再要夾時,張、李受苦不過,再三哀求道∶“沈襄未曾死,乞爺爺立個限期,差人押小的捱尋沈襄,還那聞氏便了?!保ㄔぁ渡蛐∠枷鄷鰩煴怼罚?/p>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例(10)中的“爺”字是對長輩或者年長者的尊稱,例(11)中的“爺”是對主人的敬稱,例(12)中的“爺”是對位尊者的尊呼??梢姟盃敗币延梢郧爸阜Q“父親”、“祖父”這些義項漸漸演變出“對長輩或者年長男子的敬稱”和“對主人或者位尊者的稱呼”這兩個義項。
在明清時期,“爺”字又演變出了“對神、佛的敬稱”這一義項。例如:
(13)菩薩怕中間有等隱情,卻就打回龍宮海藏來行查扯,喜得佛爺爺當日度化弟子,寫得有個‘佛’字在弟子處,卻才得這一硬證。(明·《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四))
(14)見老仙翁把鰍魚殺了,和尚口念:“阿彌陀佛。善哉,善哉!”羅爺有未到先知,今天老仙翁把這魚一殺,下文書這才有八怪鬧臨安。(清·《濟公全傳》(四))
“爺”指稱“父親”、“祖父”時,是被用在親屬稱謂這一領域,而指稱“長輩或者年長男子”時,則是被用在日常交際的稱謂領域,相應地指稱“主人或者位置者”時,則是被用到官職等級稱謂這一領域,“神、佛”這一義項則是被用到了神佛稱謂領域?!盃敗弊忠饬x的發(fā)展,筆者認為主要是因為詞義泛化所致。詞義泛化是指把本適用于甲事物的詞義推演到乙事物或其它多種事物上,或把本適用于個別事物的詞義演進到用于一般事物[12]。我們將“爺”指稱“祖父”這一義項同后來演變出的幾個義項進行義素對比分析后發(fā)現(xiàn)如表1所示的對比。
它們都有兩個類似的中心義素[+男性]和[+輩分地位官職高],唯一不同的就是對它們詞義進行限定的其他義素發(fā)生了變化,由專指親屬關系這一領域,演變到日常交際、官職等級以及神佛等領域。從而最終導致了“爺”字詞義的變化。而這些附加的限定義素產(chǎn)生的最主要原因是人們對“爺”字的認知發(fā)生了變化。人們對世界的認知一般都是從具體的,可感的現(xiàn)實存在的事物開始的,但是隨著社會生活的發(fā)展變化和人們認知能力的提高,這一僅僅表示對具體的,可感的,現(xiàn)實存在的事物的認知,漸漸不能夠滿足人們的需要,所以人們就要去認知、思考表達一些新的、抽象的事物。但是隨著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們又不想再額外的造詞,從而增加負擔。所以就在原有詞匯的基礎上,通過隱喻等認知方式將一些新的、抽象的認知概念同現(xiàn)有的、具體的的一些事物的概念聯(lián)系起來,從來導致了原有事物的概念從一個領域像另一個領域投射?!盃敗弊钟伞白娓浮边@一義項向其他幾個義項的演變正是通過隱喻這一認知方式來實現(xiàn)的,如圖1所示。
表1 “爺”指稱“祖父”義項同其他義項義素對比
從圖1我們可以看出,“爺”表“祖父”這一義項同其他三個義項在[+男性][+位高]這兩屬性上具有家族相似性,從而人們根據(jù)這一家族相似性將“爺”表“祖父”這一具體的、熟悉的認知域分別投射到日常交際、官職等級、神佛這三個陌生的領域中。這就造成了“爺”在新的領域中,產(chǎn)生了新的附加限制性義素。最終也促使了“爺”字詞義泛化的形成。
在現(xiàn)代社會中,“爺”字在保留了它原有意義的同時,又出現(xiàn)了新的用法。例如:
(15)魏杰分析:1988年,由于物資短缺,“官倒”們都是倒汽車、化肥、鋼材、水泥等,可稱為“物資倒爺”;而現(xiàn)在,“官倒”們炒房地產(chǎn)、炒股票、炒期貨,可稱為“貨幣倒爺”。(《報刊精選》1994年)
(16)有一對殘疾人夫婦,收入菲薄,兒子在學校穿著卻像個“款爺”。(《報刊精選》1994年)
(17)巨杉是植物界中的巨人,屬于杉科,是常綠大喬木。巨杉的學名叫“世界爺”,它的樹干粗大通直,高聳入云。(《中國兒童百科全書》)
圖1 “爺”由“祖父”義項通過隱喻向其他義項的演變
(18)看來,盡管美軍嚴重侵犯伊拉克戰(zhàn)俘人權的丑聞招致了全世界的強烈抗議和同聲譴責,但以“人權衛(wèi)士”自居的美國就是不愿意放下“教師爺”的架勢。(新華社·2004年新聞稿)
(19)但是,隨著浙江國稅豪華游艇揚帆起航,e哥總算明白,“國稅爺”原來“不差錢”??!稅務部門解釋說游艇是為工作需要而配置,e哥勉強信了,但是坐著這樣的船去收稅,讓納稅人都看到了他們的錢花在何處,如此“稅務公開”實在是有“炫富”的意味哦?。v訊新聞·社會萬象http://news.qq.com/a/20110926/001633.htm)
(20)如今范冰冰有個眾所周知的外號——“范爺”,其實緣自陳漫為范冰冰拍攝的一組“男人裝(微博)”,在這組照片中,范冰冰扮成李小龍、超人、貓王和格瓦拉,爺兒們造型驚艷圈內(nèi)外,“范爺”由此而生。(天天新報http://www.cnr.cn/gblm/lmgw/zxw/201111/t20111124_50882 6202.shtml)
以上的例子中,同“爺”以前的義項相比,意義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例(15)“倒爺”是對倒騰生意的人的稱呼,例(16)“款爺”是對有錢人的一種稱呼,例(17)“世界爺”是對一種植物的稱呼,例(18)“教師爺”是對自以為是的人的稱呼,例(19)“國稅爺”是對國稅局工作人員的稱呼,例(20)“范爺”是對范冰冰地稱呼??梢钥闯觯盃敗弊挚梢员挥脕碇阜Q特定環(huán)境中的人或事物。產(chǎn)生的這些新義項,在《古代漢語字典》和《現(xiàn)代漢語字典》中基本上都沒有記錄?!缎卢F(xiàn)代漢語詞典》中只是提到了“爺”可以用來指稱普通的男性。但這遠遠不能概括以上的義項?!胺稜敗敝械摹盃敗本褪菍ε缘闹阜Q。筆者認為,“爺”字之所以在現(xiàn)代社會的使用過程中,又產(chǎn)生了這么多義項,從認知語言學來說,主要是語言的模因所造成的。
模因論是由基于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來解釋文化進化規(guī)律的一種新理論。任何一個信息,只要它能夠通過模仿而得以復制、傳播,它就可以稱之為模因。在現(xiàn)實生活中,時裝、建筑、音樂、思想、知識、情感等都可以成為模因,在語言層面上,詞義、概念、妙句、流行語等也是模因[13]?!暗範敗?、“款爺”“世界爺”、“教師爺”、“國稅爺”、“范爺”這些詞義的產(chǎn)生就是模仿、復制“老爺”這一模因而產(chǎn)生的?!袄蠣敗币辉~最早出現(xiàn)在南宋時期,例如:
(21)主云。此是玄機。師云。玄你屋里老爺。脫空妄語漢。有講論座主來參師。師云。你為什麼義墮。主云。和尚未曾問某甲。師云。西天則斬頭截臂。(南宋·《古尊宿語錄》)
(22)他便道。此是拂跡語。拂你屋里老爺老娘。又問伊。此是拂跡語。不拂跡語如何便道。恁麼也得。不恁麼也得。恁麼不恁麼總得。(南宋·《古尊宿語錄》)
不過這兩例中“老爺”還是用來指稱父親?!袄稀弊鳛榍熬Y,用在“爺”前,表示對父親的尊稱。后來隨著詞義的泛化,“老爺”也被用來對“年長者或者位尊者”的一種敬稱。例如:
(23)若是怠慢,總督老爺衙門不是取笑的,你兩個自去回話?!保ㄔぁ渡蛐∠枷鄷鰩煴怼罚?/p>
(24)門公方知是魯公子,卻不曉得來情,便道∶“老爺不在家,小人不敢亂傳?!保ㄔぁ蛾愑非煽苯疴O鈿》)
隨著“老爺”這個詞的使用頻率的增大,“老爺”這一和我們?nèi)粘I钕⑾⑾嚓P的概念逐漸突顯出來,受到人們的注意,而剩余的其他部分就是一些普通的描述性文字被人們忽略。這其實也就相當于認知語言學中提到的圖形與背景理論,當圖形與背景同時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第一眼看到的肯定是圖形而不是背景,因為圖形被背景突顯出來了,同我們的認知相一致。這里的“老爺”就相當于圖形,剩下的其他的部分就相當于背景,所以當“老爺”這一圖形被人們注意到到后,人們就開始不斷的模仿、復制、傳播。從而使“老爺”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模因”。在“老爺”這一模因的基礎上,人們復制出了很多與“×爺”同型的詞語來。所以“倒爺”、“款爺”“世界爺”、“教師爺”、“國稅爺”、“范爺”就是由此而產(chǎn)生的。同時我們也可以觀察到它們和“老爺”具有一定的家族相似性,因為它們都含有同普通人相比在某一方面高于別人的義項。
綜上所述,可以將“爺”的語義演變軌跡概括如下:
爺1:父親爺2:祖父爺3:長輩或者成年男子主人或者位尊者神、佛爺4:特定環(huán)境中的人或事物。
伴隨著“爺”的語義的演變,它在語用方面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變化:
“爺”在古代主要是用來對年長的或者地位高的男性的尊稱,帶有褒義色彩。而隨著語義的演變,“爺”字慢慢地被附加了貶義色彩。例如:
(25)美國以“世界人權法官”自居,無視各國政治、經(jīng)濟、歷史、文化、社會發(fā)展的不同和差異,不顧世界各國的強烈反對,按照自己的意識形態(tài)、價值觀念和人權模式,對別國的人權狀況進行無理指責,完全是一副“教師爺”的架勢。(新華社·2004年新聞稿)
(26)以色情服務為手段招攬顧客,迎合了不少先富起來的“款爺”“溫飽思淫欲”邪念。(當代·1994年報刊精選)
例(25)中的“教師爺”是對“狂傲自大、自以為是的美國”的稱呼,例(26)中的“款爺”是對“那些財大氣粗、隨意揮霍的有錢人”的稱呼,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爺”已經(jīng)由表褒義色彩的詞演變成可以用來表貶義色彩的詞。
“爺”字在古代主要是用來對男性的一種尊稱,到現(xiàn)在為止,《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也沒有收錄“爺”指稱女性這一義項。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女性地位也逐步提升,開始慢慢地參與到社會生產(chǎn)中,所以逐漸涌現(xiàn)出一些女強人的形象。為了表示對她們的尊稱,于是就將指稱男性的“爺”字用來指稱女性。例如:
(27)第24屆東京影展終于落幕,作為評委之一的范爺這次繼續(xù)驚艷東京。不得不說,鬼子女星們實在撐不起場子,華人女星倒是再次搶足風頭。范爺這次不僅只穿大牌,更是混不吝的穿起淘寶貨,包包夠美就行,女王才不計較貴不貴呢?。ㄋ押?011年11月03日http://women.sohu.com/20111103/n324267477.shtml)
(28)正在熱拍的電視劇《代號十三釵》從開拍伊始就打出“美女”、“槍戰(zhàn)”、“懸疑”三張王牌。從日前曝光的一組劇照來看,十三位女子組成的美女特工隊,吊足了觀眾胃口。照片中,韓雪作為劇中的“十三釵”隊長,站在眾釵中間,男裝扮相頗有“韓爺”風范。(新華娛樂http://news.xinhuanet.com/ent/2011-11/21/c_122311662.htm)
可見,例(27)和例(28)分別是對“范冰冰”和“韓雪”的尊稱,因為在她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像成功男士一樣的女強人形象。
“爺”用來指稱自己,在元代的時候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明清時期也有使用。例如:
(29)(那叱云)胡孫,恁爺爺?shù)饶愣鄷r也。(行者云)量你卻到得那里!(那叱云)你欺負我?(全元曲·雜?。?/p>
(30)一只手輪著鐵棒,直至山門外,高叫道:“妖魔,你孫爺爺又來了!可快出來,與你見個上下!”小妖又忙忙奔告。(明·《西游記》(中))
(31)老龍憤不可遏,就從半空中大喝一聲:“兀那妖魔,休要無禮!你爺爺在此!”老蛟卻沒想到老龍此時就會趕到,心中也不期一驚,慌忙顯出本。(清·《八仙得道》(上))
例(29)、(30)、(31)中的“爺”都是對自己的自稱,用“爺”來稱呼自己主要是想抬高自己的地位,從而給聽話人造成一種畏懼心理。
“爺”字在現(xiàn)代也被用來指稱“事物”,不過被指稱的事物一般都會具有“爺”的某些屬性。例如:
(32)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有衣冠而張蓋者,有甲胄而帶纛旗者,有騎虎者,有默坐者。(清·《富察敦崇》)
(33)美洲有一種巨大的杉樹,叫世界爺,樹干高達一百幾十米,樹冠龐大。(《中國兒童百科全書》)
例(32)中的“兔兒爺”是指民間用泥巴將玉兔捏造成各種各樣的人的形狀,將玉兔人格化了?!盃敗弊挚梢杂脕碇阜Q神、佛,所以“兔兒爺”就表示了對玉兔這一神物的尊稱。例(33)中的“世界爺”則是對“一種巨大的杉樹”的稱呼。兩者在屬性上都有一種地位高的特點。這點和“爺”指人之義有一點的家族相似性。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爺”在古代被用來指稱“主人或者有官職之人”的用法,在現(xiàn)代生活中逐漸消失。比如:
(34)李萬道∶“老爺如今在那里?”老門公道∶“老爺每常飯后,定要睡一覺,此時正好。(元·《沈小霞相會出師表》)
(35)王爺說∶“今日不請都來,想必有甚事情?”即叫家奴擺酒。(元·《玉堂春落難逢夫》)
例(34)中的“老爺”是仆人對主人的敬稱,例(35)中的“王爺”是對封建社會有王爵封號的人的敬稱。但是隨著封建社會的結束,這些稱呼語已經(jīng)很少被用到了。同樣的稱呼語還有:貝勒爺,老佛爺?shù)鹊取?/p>
“老爺”這一詞在古代也經(jīng)常被妻子用來指稱自己的丈夫,如:
(36)夫人道∶“老爺說你小心得用,欲賞你一房妻小,這幾個粗婢中,任你自擇。(元·《唐解元出奇玩世》)
可現(xiàn)代社會這一用法也不復存在了。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內(nèi)涵。兩者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交融。不同時代語言運用方面的差異,也反映出了不同時期的文化的變遷。相應地,文化的變遷也影響著語言的發(fā)展變化?!盃敗痹谡Z用方面發(fā)生的以上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文化的變遷所致。
1.宗法觀念的淡化
古代中國是一個非常講究宗法制度的國家,從《儀禮》和《禮記》中可以看到,周代就已經(jīng)形成了系統(tǒng)的宗法制度。宗法制度以“家族”為中心,按照血緣關系的遠近來區(qū)分親疏,形成了嚴格的等級觀念。在這一等級制度中,男尊女卑、長幼有序,自然,親屬稱謂作為社會的鏡子,也會有相應的反應。所以“爺”在古代社會中主要是對父親、祖父的尊稱。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封建制度的消亡,人們的思想得到了進一步的開化,宗法觀念也隨之逐漸淡化,因此一些親屬稱謂語指稱意義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就拿親屬稱謂“爺”來說,在古代主要是對父親、祖父的尊稱,但是發(fā)展到了現(xiàn)代,它由親屬稱謂逐漸又演化為社交稱謂,既可以用來對位尊者的尊稱,也可以用以抬高自身地位的自稱,甚至還可以用來對具有“爺”的某些屬性的事物或者女性的稱呼。例如在《毛澤東選集》中出現(xiàn)的“爺”都不是用來指稱“父親、祖父”的親屬稱謂,而是用來指稱位尊者的社交稱謂[14]。
2.社會結構的變化
中國是一個擁有著五千多年封建歷史的國家,在長期自給自足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的影響下,中國社會形成了一種結構深嚴的等級制度。人們的語言交流建立在“家族—宗法”這一社會結構的基礎之上,與之相適應的稱謂語也被打上了“家族——宗法”的烙印。現(xiàn)在,社會結構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家族——宗法”觀念逐漸淡化,許多舊的角色退出了歷史的舞臺,相應的稱呼也消失了。比如:在《毛澤東選集》中出現(xiàn)的縣官老爺、包公老爺、錢糧師爺?shù)确Q呼語中的“爺”表示對位尊者的尊稱這一義項,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使用了。
3.女性地位的提高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中的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她們逐漸擺脫家庭,積極投入到了社會中,于是,一些與女性相關的社會角色也就應運而生了。然而,與之相適應的稱謂語尚未產(chǎn)生,也即出現(xiàn)稱謂缺環(huán)。為了更加形象地形容新近產(chǎn)生的與女性相關的一些角色,人們于是就借用原指男性的稱謂語來指稱女性,從而達到稱謂系統(tǒng)的平衡。比如,“范爺”、“韓爺”的出現(xiàn)。
通過對稱謂語“爺”的語義演變進行分析,指出了稱謂語“爺”的幾個義項之間演變的動因。在此基礎上,筆者發(fā)現(xiàn)詞語語義的演變往往同其語用特點的變化是密不可分的,這點也更加證實了語言的系統(tǒng)性。當然稱謂語“爺”也不例外,伴隨著語義的演變,它的語用特點也發(fā)生了變化,文章從五個方面對其進行了闡述,并指出了引其變化的文化因素,旨在說明稱謂語“爺”的語義演變軌跡及其語用特點。
[1] 古代漢語詞典編寫組.古代漢語詞典[Z].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1833.
[2] 學生實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編委會編.學生實用現(xiàn)代漢語詞典[Z].武漢:崇文書局,2008:732.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Z].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1588.
[4]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字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言詞匯[Z].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64:212.
[5] 朱川.簡明吳方言詞典[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102.
[6] 胡士云.說“爺”和“爹”[J].語言研究,1994(1):120-133.
[7] 顧野王.原本玉篇殘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5:529.
[8] 柳建鈺.簡論分化字產(chǎn)生的動因及其分類—以《類篇》若干新收字為例[J].渤海大學學報,2011(1):133-137.
[9]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151-155.
[10] 李國英.小篆形聲字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31.
[11] 李波.十三經(jīng)新索引[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3:1195.
[12] 吳登堂.詞義的泛化[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32-33.
[13] 何自然.語言中的模因[J].語言科學,2005(6):54-64.
[14]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197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