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潔
【摘要】王良是一位平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比較獨特,他的“快樂教學”法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鑒之處,故結(jié)合對其快樂教育法的理解論述其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關(guān)鍵詞】王艮 泰州學派 快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3(b)-0206-01
王艮(1483-1541),字汝止,號心齋,明代泰州東淘(今東臺市安豐鎮(zhèn))人。是我國明朝中期的哲學家、思想家和平民教育家,泰州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在教育上他既繼承了孔子的“有教無類一誨人不倦”的教育理念,同時又提出了“樂學”的教育方法,對如今我們的語文教學也有著極大的啟示。
1 “樂學”的實質(zhì)
王艮在《樂學歌》中說:“人心本是樂,自將私欲縛。私欲一萌時,良知還自覺。一覺便消除,人心依舊樂。樂是樂此學,學是學此樂。不樂不是學,不學不是樂。嗚呼?天下之樂,何知此學,天下之學,何如此樂?!彼J為人心本是快樂的,只是由于私欲的萌生而產(chǎn)生變化。而通過學習,可以消除私欲,恢復快樂。因此學習是一種追求身心快樂的活動。在他的眼里,學習是為了取得人的快樂的本質(zhì)要求。在他眼里,“天下之學,唯有圣人之學好學,不費些子氣力,有無邊快樂。若費些子氣力,便不是圣人之學,便不樂。”學習要學得快樂,沒有快樂的“費力”的學習不是“圣人之學”。因此,我們在慨嘆學生不好好學習,不愿吃苦的同時,更應該思考:是什么磨去了孩子們對未知事物的好奇,是什么讓他們丟失了那尋求知識的快樂的心呢?我們應該用什么方法才能讓孩子們重新找到那份學習的快樂呢?
2 “樂學”方法
王艮認為,教育的真諦是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追求滿足人性快樂。單純地營造一種快樂的氣氛,或者利用某種媒介簡單娛樂學生的視聽等不是真正的“樂學”。真正的樂學是教師通過操縱教學中的各種因素來引發(fā)學生懷著興趣——快樂情緒來進行學習,達到身心的滿足。
2.1化繁為簡,化難為易
王艮先生的學生中,有如徐樾這樣的官僚士大夫,但更多的是布衣平民。要向缺乏文化知識的平民百姓傳授艱深的孔孟儒學是很艱難的事,王艮就采用了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的教學方法,將孔孟儒學改為通俗儒學、平民儒學,他稱其為“百姓日用之學”。于是他的學說得以迅速傳播,遍布山林。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常常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學生的理解,將學生的思考能力等同于自己的思考能力,不從學生角度思考,人為地在學生面前設置學問的高墻,日積月累,學生的挫折感愈深,對知識的興趣就被這一座座高山重重阻擋,難見天日。比如古詩古文的學習,教師通常的要求是讀、背、默。不顧學生能力,在學生沒有讀懂文意的情況下就要求分析人物或主題,在學生無法和古人相接的情況下就要求學生說出情感或鑒賞詩句。長此以往,學生的興趣就蕩然無存了;如果一開始讓學生用說故事的方法講古文,用找景物畫圖畫的方法理解詩歌,學生就會覺得那是在游戲,詩歌中充滿了美麗的景物,古文中有無數(shù)動人的故事,將門檻放低,提供簡單易行的方法,學生就會快樂的循著教師鋪設的梯子在不經(jīng)意中登到能力的頂端。
2.2教法多變,不拘性靈
王艮先生對學生喜歡運用多種方法,這對我們教學很有好處。如:善用譬喻講道理。他教育學生要全面看問題,就說“論道理,若只見得一邊,雖不可不謂之道,然非全體也。譬之一樹,有見根未見枝葉者,有見枝葉未見花實者,有見枝葉花實卻未見根者。須是見得一株全樹始得?!庇靡豢脴湓O喻,道理簡單明了。同樣在課堂中,不是所有的知識都能解釋清楚,以身邊的人或事做注,能將復雜的事物簡單化。如《醉翁亭記》為了讓學生體會宴酣之樂中的與民同樂的可貴,筆者設置了一個場景的比較:同學郊游宴飲和市長請你郊外宴飲。再將后者與太守宴飲比較,學生通過比較深刻體會到太守的親民思想和民本思想,文章的核心“樂”便在引導啟發(fā)誘導中由學生自主完成,課堂其樂融融。
2.3化死為活,學以致用
對于學問,王艮先生主張多實踐,反對讀死書。他認為學習者如果能“握其機”把握住關(guān)鍵,何必再去“窺陳編”看書?
王艮先生提到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既是讓學生能有興趣聽,更有興趣鉆研的一種教學方法。設想如果根本沒有“廣告”這樣一種形式存在,學習“廣告專題”,有何樂趣可言。只有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將死的知識轉(zhuǎn)化為他們切實可用的能力,學生的樂趣才能真正產(chǎn)生。如講授《父子情》一文,教師采取了理論和實踐相結(jié)合的方法,讓學生找到了讀這類文章的樂趣。先截取一個段落,要求學生理解父親形象,學生理解出來的父親形象并不感人。教師再要求學生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站在父親角度說說父親形象,在角色的轉(zhuǎn)換中,在語言的轉(zhuǎn)換中,學生體會到了父親的深情,被這份獨特的父愛深深打動。最后教師要求學生仿照這一段選擇材料寫自己的父母。學生找到了表達親情的方法,他們快樂的表達著自己的獨特發(fā)現(xiàn)。將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學生在能力的提高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快樂教學是一種理念,是一種“生本”“人本”理念。古老的學說中蘊含著新生的力量尚等待我們的探索和挖掘。我將繼續(xù)探索,讓快樂能一直延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