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二中
【摘要】為了讓評價真正發(fā)揮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在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客觀評價,建立以激勵為主,從多種角度綜合評價,評價主體多元化的評價機制。本文從教師語言評價,重視學生的自評、互評兩方面闡述如何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多元評價。
【關鍵詞】評價目的 促進 發(fā)展 評價方式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6(a)-0170-01
《數(shù)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評價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長期以來,傳統(tǒng)的評價機制制約著老師,忽視了評價的激勵作用和調控作用,于是它是不可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更不可能促進教育活動的良性循環(huán)。美國教育學家斯蒂芬表示,課堂評價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目的是為了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而不僅僅是對學生的一種測評。他認為,對學生的課堂評價是有效、成功的教學的一部分。作為一線的數(shù)學教師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呢?
1 教師語言評價
教師評價準確巧妙,“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如火炬,能照亮學生的未來;如種子,能深埋在學生的心里?!苯處熣n堂評價語言水平的高低,表達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教育教學工作的成敗。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回答與表現(xiàn),及時、準確、客觀地評價學生的長處及存在的不足,同時注意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興趣,讓學生覺得教師對自己是充滿希望的。
但現(xiàn)在的課堂教師語言評價存在幾個誤區(qū):
(1)是過多廉價表揚。只要學生答對了問題,教師就是“很好”“你真棒”“真聰明”。有時學生僅是重復別人的答案,有的答案還不完整,甚至是錯誤的,教師都給予表揚。而那些確實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卻在教師一視同仁的評價中失去了應得的肯定和激勵。
(2)是不敢批評學生。為了保護學生的積極性,有的教師采用所謂延遲評價或模糊評價的方法,于是出現(xiàn)了在課堂上少評價甚至不評價的現(xiàn)象。學生對概念和方法理解不清或者出現(xiàn)偏差,教師不置可否;有的學生出現(xiàn)了錯誤,教師視而不見;甚至個別學生失去自控,嚴重干擾了正常教學,教師也不敢批評學生。一堂課下來,總是“好”聲一片。
(3)是大搞物質刺激。上課坐得端正獎一朵紅花,字寫得工整獎一枝筆,題目做得快獎一顆巧克力……無論學生回答得如何,總有物質的回報。許多教師片面地認為,對學生笑一笑、點一點頭的鼓勵方式力度不大,效果不明顯;似乎只有一定的物質刺激,學生才會興趣高漲。誠然,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上好一節(jié)課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學生在課堂上學到哪些數(shù)學知識,受到什么啟發(fā),獲得哪些發(fā)展,而不應該僅僅獲得淺層次的滿足。
2 重視學生的自評、互評
開放的課堂教學評價的主體應該是多元的,既要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更要有學生互相評價和自我評價。因此,要倡導教師評價、學生互評、自我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而且要以學生互評、自評為主。在學習過程中,小學生對自己學習狀態(tài)、能力水平的認識不僅依賴于教師的評價,也依賴于同學和自我的評價。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教師要善于利用評價對學生前一次學習活動作出評定并啟動學生下一次學習活動。
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盡量鼓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自評、互評,以此增進學生間的多向交流,有利于取長補短,讓學生自評、互評中認識自我。如在做完一個課堂練習反饋后,讓學生對自己所做的練習作自我評價:“你認為自己的練習可以評幾星級?就給自己打上幾顆星?!痹诮虒W了百分數(shù)的課堂總結時,問學生:“你覺得自己在這堂課的表現(xiàn)怎么樣?請你用百分數(shù)來表示?!?/p>
生評生是學生互學的手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參與評價學生,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營造比、學、趕、幫的學習氛圍。在教學中,我要求生生互評時要做到公平,公正。既要贊賞同學的優(yōu)點,又要客氣指出不足。這樣,學生在互評中,學會了認真傾聽同學的發(fā)言,學會了從知識、語言表達、創(chuàng)新、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互相評價、互相欣賞、互相幫助,課堂氣氛熱烈,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這樣,既讓更多的學生有了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機會,發(fā)揮學生互補的作用,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團結、和諧的氛圍中得到發(fā)展。
把評價的權利交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評價的主人,這就要求學生學會自我評價,自我評價是認知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對學生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能否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學習目的與學習態(tài)度;認真地總結各種學習方法;檢查學習活動進行的質量與效果,直接影響著學生進一步的數(shù)學學習。因此,重視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自我評價,會更好地體現(xiàn)評價促進數(shù)學學習的目的。
而教師在評價中扮演的是“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角色,要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充當評價的主角,組織和引導學生開展學習評價,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評價意見要盡量出自學生之口,而不是教師“拍板定論”。
課堂評價只是一種手段,不是目的,評價主要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對數(shù)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只有在數(shù)學課堂上運用多元評價,才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更積極主動地參與數(shù)學學習。課堂教學實施多元化評價具有導向性、激勵性和發(fā)展性,評價體制的更新,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飛躍,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了新的活力。它能有效地促進了教與學雙方的互動相長,有利于學生的主動發(fā)展。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從而進一步實現(xiàn)教學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