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珮,毛小冬
(江蘇省南京市紅十字醫(yī)院內(nèi)科,江蘇南京,210029)
頸動脈硬化癥(CAA)是一個慢性炎癥反應過程,是引起缺血性腦卒中的主要病理基礎(chǔ)。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飲食習慣與結(jié)構(gòu)的不斷改變,此病的發(fā)病率將會不斷升高[1-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Hcy)是甲硫氨酸的中間代謝產(chǎn)物,與血管病變的關(guān)系日益引起醫(yī)學界的重視,流行病學等資料證實,Hcy水平輕至中度升高是心腦血管疾病重要的獨立危險因素[3]。因此,本研究從臨床藥理學角度,探討Hcy水平與CAA病變程度的關(guān)系,為該病的臨床治療提供理論科學依據(jù)。
選擇2007年5月—2010年6月來本院門診就診或住院的腦卒中患者126例,均行頸動脈超聲檢查。其中,男85例,女41例,平均(58.4±13.9)歲?;颊吲懦?、慢性腎功能不全或嚴重肝功能衰竭、惡性腫瘤、嚴重心臟疾病、消化道等疾病。
采用西門子Antares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7.5~10.0 MHz,由專人對患者兩側(cè)頸動脈進行檢查?;颊哐雠P位,頭略向后仰且偏向檢查者的對側(cè),先橫向掃查頸總動脈,然后將探頭往頭側(cè)方向移位,依次掃查頸總動脈(CCA)、分叉部(BIF)、顱外段頸內(nèi)動脈(ICA),并在CCA遠端距分叉2 cm處血管后壁測量內(nèi)膜中層厚度(IMT)。記錄患者有關(guān)血流參數(shù):收縮期最大流速(PSV)、阻力指數(shù)(RI)、搏動指數(shù)(PI)、舒張末期最低流速(EDV)等。按照彩色多普勒顯像儀超聲數(shù)據(jù),參照華盛頓CAA斑塊的超聲分別,根據(jù)頸動脈直徑狹窄率大小分為5個等級,其中分別為正常研究組、異常組4個等級,分別為A級:CCA、ICA 的 IMT <0.1 mm,BIF 的 IMT <1.2 mm;B 級:CCA、ICA 的 IMT≥1.0 mm,BIF 的IMF≥1.2 mm;C級:斑塊增大,狹窄率16% ~49%,PSV仍 <125 cm/s;D級:狹窄率50% ~79%,PSV>125 cm/s,EDV<140 cm/s。各組受試人員分別為正常研究組43例,異常A組21例、B組23例、C組19例、D組20例。
所有受試患者清晨空腹抽取肘靜脈血約6 mL,其中4 mL離心分離血清,放置入冰箱中冷凍保存,測定血清Hcy、葉酸及VitB12,另外的2 mL測定血脂。
血清Hcy的測定:采用色譜分析儀配熒光檢測器法(HPLC-FD),熒光激發(fā)波長368 nm,檢測波長478 nm。葉酸及VitB12的測定:采用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試劑盒購自上海信然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血脂的測定:采用過氧化酶法,用BTS-24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購自廊坊市科脈得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測定。
由表1可見,本院正常體檢人群的一般血清Hcy水平為5~15 μmol/L,本研究發(fā)現(xiàn),CAA 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呈增高趨勢,尤其是Hcy水平異常升高患者,經(jīng)頸動脈超聲檢查,發(fā)現(xiàn)正常研究組,異常A、B、C、D 組的 Hcy水平分別為(11.4±6.8)μmol/L、(17.8 ±11.3)μmol/L、(19.9 ±10.2)μmol/L、(22.8 ±11.6)μmol/L、(24.7 ±9.6)μmol/L,呈逐漸上升趨勢。以健康體檢人員的血清Hcy水平為參照,CAA各組HCY 升高者的比率分別為13.9%、35.7%、43.7%、64.8%、75.8%。與正常研究組比較,其中異常A、B、C、D組血清Hcy水平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或P <0.01)。
表1 CAA各組Hcy水平比較(±s)
表1 CAA各組Hcy水平比較(±s)
與正常研究組比較,*P <0.05,**P <0.01。
/%正常研究組 43 11.4 ±6.8 13.9 A 組 21 17.8 ±11.3* 35.7*B 組 23 19.9 ±10.2* 43.7*C 組 19 22.8 ±11.6** 64.8**D 組 20 24.7±9.6** 75.8組別 例數(shù) HCY水平/(μmol/L)HCY升高者**
目前醫(yī)學界認為,Hcy水平 >15 μmol/L屬于異常升高,其中,16~30 μmol/L為輕度升高,>30 μmol/L為中、重度升高。按照這樣的 Hcy水平標準,經(jīng)檢測正常組、輕度升高組、中、重度升高組的葉酸水平分別為(9.31 ±4.25)μg/L、(8.07 ±4.58)μg/L、(7.38 ±5.14)μg/L,VitB12水平依次分別為(281.29 ±149.37)μg/L、(269.53 ± 153.19)μg/L、(201.27 ±129.62)ng/L。從這分析可知,隨著 Hcy水平增高,葉酸及VitB12水平逐漸下降,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表明Hcy正常研究組與異常組間葉酸、VitB12差異存在顯著性意義(P <0.01)。
將CAA與甘油三酯(TG)、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危險因素之間進行Spearman等級相關(guān)系數(shù)分析,發(fā)現(xiàn)CAA只與TC和HDL相關(guān),相關(guān)系數(shù)分別為0.27(P=0.01)和 0.24(P=0.03)。
目前大量研究結(jié)果[6-7]表明,在腦血管病的危險性因素中,除了常見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心臟病等誘因外,高Hcy水平與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密切相關(guān),是導致腦梗死再發(fā)的獨立危險因素。有數(shù)據(jù)顯示,腦梗死發(fā)生率及嚴重程度與Hcy水平呈正相關(guān),約40%的腦血管病由高Hcy水平誘發(fā)。本研究資料證實,當患者處于高血清Hcy水平狀態(tài)時,頸動脈狹窄的可能性增大,頸動脈狹窄又可引起血液流變學及血管脆性的改變,導致血管出現(xiàn)硬化,最終促使缺血性腦卒中的發(fā)生。
Hcy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謝過程中的一個重要中間產(chǎn)物,其代謝過程中需葉酸、VitB6、VitB12作為輔酶參與,當體內(nèi)缺乏這些輔酶時,Hcy代謝將會出現(xiàn)嚴重障礙,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發(fā)生。高Hcy血癥的出現(xiàn)又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赡馨l(fā)病機制存在以下幾個方面[8-9]:①通過產(chǎn)生的氧化物及氧自由基,引起血管內(nèi)皮細胞大量增生,促進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②促使動脈平滑肌細胞增生,激活血小板的黏附和凝血因子Ⅴ活性,促進凝血,嚴重影響體內(nèi)凝血和纖溶系統(tǒng),從而導致血栓性疾病;③調(diào)節(jié)血栓調(diào)節(jié)素的表達和蛋白C活性,降低纖溶酶的活性,干擾體內(nèi)纖溶系統(tǒng),促使微血管系統(tǒng)出現(xiàn)血栓。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促使高Hcy血癥誘發(fā)CAA的形成,進而導致腦血管等疾病的發(fā)生。因此,對于Hcy升高的患者應積極給予葉酸、VitB6、VitB12治療,控制高Hcy血癥,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大量發(fā)生。
[1] 洪雁,方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腦梗死關(guān)系的探討[J].疑難病雜志,2009,8(6):357.
[2] 樊東升,李小英,張捷,等.中國腦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研究[J].中華內(nèi)科雜志,2001,40(5):309.
[3] 楊鐵勇,李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1,13(14):6.
[4] 蘇化慶,楊期東.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腦血管病發(fā)病機制研究進展[J].腦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5,13(5):397.
[5] 沈媛,佘華峰.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動脈粥樣硬化腦血管病關(guān)系的研究進展[J].北京醫(yī)學,2007,29(2):104.
[6] 劉海波,高潤霖,陳紀林,等.葉酸及維生素B6對冠心病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的影響[J].心肺血管病雜志,2000,19(3):182.
[7] 周憲梁,惠汝太,王長春,等.甲鈷胺對冠心病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影響[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0,28(4):271.
[8] 王宏利,樊東升,沈揚,等.頸動脈硬化癥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關(guān)系的研究[J].中華內(nèi)科雜志,2005,44(4):258.
[9] Alsulaimani S,Gardener H,Elkind M S,et al.Elevated homocysteine and carotid plaque area and densitometry in the Northern Manhattan Study[J].Stroke,2013,44(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