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銳
摘要:李符清是清代乾嘉時期的著名詩人,舒位《乾嘉詩壇點將錄》將其比作青眼虎李云。李符清由順天府保定縣知縣,仕至直隸深州知州,候補知府,為官二十多年,也是一位政聲頗佳的地方官吏。充分利用了眾多清代檔案、地方志及詩文集,厘清了李符清的生平仕履。李符清的《西川海棠圖》,是其年少輕狂的表現(xiàn),《濮陽策蹇圖》則展現(xiàn)其循吏的一面。
關(guān)鍵詞:李符清;詩人;《濮陽策蹇圖》;循吏
中圖分類號:K2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27-0189-02
《清代詩文集匯編》自面世以來,在學界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乾嘉時期著名詩人李符清的《海門文鈔》、《海門詩鈔》,亦在其影印之列。①書前解題言李符清“約生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卒年不詳,嘉慶五年(1800年)尚在世。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舉人,選直隸滿城知縣,官至開州知州?!睂罘迳绞寺牡拿枋鲱H不完整,且有舛誤。茲綜合《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中李符清自呈履歷,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直隸總督梁肯堂奏折,臺北“中研院”史語所內(nèi)閣大庫檔案,乾嘉間《大清■紳全書》,并地方志及同時代人詩文集等史料,將李符清生平仕履作一歸納,并順帶談一談他的《濮陽策蹇圖》。
李符清,字仲節(jié),號載園,廣東廉州府合浦縣(今屬廣西北海市)人。②乾隆十九年(1754)生,嘉慶十三年(1808)卒。③乾隆四十二年拔貢,后充四庫全書館謄錄生。四十八年舉順天鄉(xiāng)試。五十一年謄錄期滿,議敘一等,分發(fā)直隸以知縣試用,署順天府保定縣、大名府清豐縣事。五十三年八月,署保定府束鹿縣知縣,期滿實授。嘗署滿城縣事。五十五年六月,委署天津府天津縣知縣,本年十二月丁母憂,旋回籍守制。服滿赴直隸委用,五十八年十一月二十日到省。五十九年二月,題署束鹿縣知縣。其間嘗署天津府滄州知州、正定府正定縣知縣。嘉慶八年正月,升大名府開州知州。八年九月,因在河工出力,又拿獲鄰省盜犯,交部議敘,以直隸州知州用。十年三月,補授深州直隸州知州。遵衡工例,捐升知府,十一年二月引見,發(fā)直隸以知府候補。十二年游蘇州。十三年三月引見,旋卒。
李符清是乾嘉時期的著名詩人,舒位《乾嘉詩壇點將錄》將其比作青眼虎李云。馮敏昌《小羅浮草堂詩集》卷三十二《題李明府載園符清詩集》詩云:“李子詩才好,真同合浦珠。一行雖作吏,五字不枝梧。自可光全粵,還看繼大蘇。如何皇甫序,亦及舊詩癯?”則將其詩比作名貴的合浦珍珠。李符清藏有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詩墨跡,顏其居曰“寶杜齋。”他還是一位官聲頗佳的地方官吏。《海門文鈔》卷首,有時任內(nèi)閣侍讀學士翁方綱嘉慶元年所作的《載園集序》,謂“見其詩古文集,體格家數(shù),皆日進而未有已。載園為吏,歷諸邑,有政聲,而筆力乃日益醇且肆,是則尤難能也。”《海門詩鈔》卷首,有時任吏部侍郎吳省欽嘉慶二年所作的《海門詩鈔序》,文中有云:“李子仲節(jié)自合浦至京師,以詩聲公卿間。既而試吏保定,屢攝望縣,其政聲一如其向之詩?;蚯乙栽娭粡妥?,作亦不復工也,而仲節(jié)詩益工,工者復不少。”對李符清的詩才、吏才皆頗為稱賞。
李符清客京師時,與名伶陳銀兒交厚,以《西川海棠圖》倩人題詠,①當時傳為佳話。如劉躍云《貽拙齋詩集》卷八有《李載園符清囑題〈西川海棠圖〉圖為屬伶陳銀作》詩二首:
名花傾國原相對,若個芳姿并海棠?此日作歌人姓李,‘莫忘作歌人姓李,昌谷集中句也?!肚迤健分嘏c賦三章。載園首唱三絕句,和者甚夥。
高燒銀燭影橫陳,絕艷何人擅寫生?老我曾經(jīng)花下醉,披圖回首不勝情。
張德懋《石蘭堂詩稿·宣南草一》亦有《〈西川海棠圖〉為載園同年題》詩:
沉香亭畔春風軟,翩■鳳子羅浮繭。香魂無那付沉酣,■顏乍破珠簾卷?;ǚ恳蝗我挌埣t,雙飛粉翅眉初展。卷紗紅肉鎮(zhèn)相憐,玉奴往日恩非淺。
《西川海棠圖》,體現(xiàn)了李符清年少輕狂的一面?!跺ш柌咤繄D》,則體現(xiàn)了李符清為官勤勉的一面,乾嘉文人別集中亦多見題詠。關(guān)于《濮陽策蹇圖》,李符清《海門文鈔》之《濮陽策蹇圖記》記述如下:
乾隆丁未春,余攝清豐宰,奉檄浚長垣之陶北河,直達山左荷澤境。率役夫千人,眠食河干,兩閱月始蕆事。歸途值大雨泥濘,車不能進,僮仆留視行李,余攜一役乘馬行,馬跛,遂策蹇驢,著芒■,戴草笠,取道濮州,遇逆旅人滿,與負販者同宿檐下。僻道無旅店,于荒村市餅以食,三日始達清豐,得得入城。至大堂下,隸役呵止,余不顧,直入內(nèi)署,署中人見之駭然,審視,乃相與圍繞匿笑。余盥洗畢,攬鏡自照,亦不識為故吾矣,因成絕句一首。庚戌于津門,倩沈君延年寫照,黃君吟川補圖,以志于役之苦云。
《海門詩鈔》卷三《濮陽道中》詩云:“河干兩月為鳩工,風雨歸來車馬窮。一匹蹇驢三百里,無人知是李清豐?!奔瓷衔奶峒暗摹敖^句一首”。李符清以試用知縣策蹇濮陽,事在乾隆五十三年,兩年后倩人繪像補圖。嘉慶二年八月,李符清攜此圖拜望恩師翁方綱于京師,翁方綱《復初齋詩集》卷五十有《題李載園〈濮陽策蹇圖〉四首》詩,即此時所作。觀第一首“畿南政跡皆堪畫,偏借騎驢小影傳”句;第三首“身先吏役饑劬甚,此古循良責己心”句,翁方綱對弟子勤勉供職,政聲卓著,是頗為稱許的。洪亮吉《卷施閣詩》卷十八亦有《李大令符清〈濮陽跨驢卷子〉》詩,同年冬作,詩云:“琴堂三月別,獨跨一驢來。面目都非是,衙胥各浪猜。詎知行役苦,安怪壯顏摧。他日傳循吏,推君利濟才?!睍r任翰林院編修的洪亮吉,亦以古循吏期許李符清。
嘉慶五年夏秋間,時任國子監(jiān)祭酒的吳錫麒作《題李載園明府〈濮陽策蹇圖〉并序》詩,載《有正味齋詩集》卷十四。詩前小序云:“乾隆丁未春,載園攝清豐令,奉檄調(diào)浚長垣之陶北河,兩閱月竣事。歸值大雨,車陷泥淖中,自策蹇驢,短衣草笠而返。至堂上,隸役爭呵止之,不知其為長官也,一時傳為佳話。因繪為圖,屬余題之。”詩云:“長官歸來人不識,草■青衫驢得得。平生慣詠灞橋詩,今日圖中乃見之。高枝大葉挾風勢,似有吟聲落天際。館陶兩月趨治河,功成所系民命多。泥涂辛苦亦踴躍,身穩(wěn)不愁驢失腳。落葉長安一夢逋,醒來破帽猶故吾。十年已老栽花手,顧影瘦于新插柳。不須奚童提錦囊,胸中自有為政章。鱗鱗萬屋來眼底,但見炊煙我亦喜。策勛合署廬山公,從渠馬耳吹東風?!惫賳T應坐轎騎馬,詩人才會騎驢。在吳錫麒詩中,李符清不僅僅是一個詩人,更是一位實心實意、心系民瘼的父母官。其它題詠尚多,②無法一一縷析。
倩人寫圖以寄托自己的身世、志趣,遍乞師友、同僚、晚輩題詠,這在乾嘉文人中是頗常見的。如洪亮吉《寒檠永慕圖》、袁廷■《竹柏樓居圖》、周震榮《課詩圖》,紀先慈撫育之恩。王昶《三泖漁莊圖》、屠倬《耶溪漁隱圖》、張井《愿游圖》,明他年歸隱之志。陸元■《灤陽于役圖》、張道渥《劍閣圖》,志為官于役之苦。江振鴻《怡怡圖》、金■《叢竹圖》,展兄弟怡怡之情等。畫上的那些親筆題詠,則是畫主人寶貴的精神財富。歸田之后,回首平生,展卷把玩,每一段文字都變成與題詠者交往的提示和濃縮。若再傳與子孫,子孫復倩人題詠,書香世澤,綿延不絕,便是續(xù)寫另一段佳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