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波
智力因素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思維力、想象力;非智力因素包括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實踐證明,一個人智力水平高,但非智力因素發(fā)展不好,厭其學,情緒低落,對什么不感興趣,沒有信心,那么他不會取得很大的成功;反之,智力水平一般,非智力因素發(fā)展得好,情緒高昂,信心百倍,積極進取,能承受挫折的考驗,他就會取得很大的成功。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教學不能偏重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必須在發(fā)展智力因素的同時,培養(yǎng)非智力因素,這樣才有利于人才的成長。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呢?
一、滲透思想教育,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動機
在教學中,要使學生獲得知識,形成能力,主要靠學生自覺的學習行為。語文學科是思想教育和語言文字訓練的辯證統(tǒng)一。因此,教師可抓住教材中蘊含的德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語文教學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如《一定要爭氣》中的童弟周,他要為自己爭氣和為中國人爭氣而勤奮學習,刻苦鉆研;《黃繼光》中的黃繼光舍身炸暗堡為的是消滅敵人,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詹天佑》中的詹天佑主動承擔修建京張鐵路的任務,是因為他對科學的執(zhí)著追求和要為國爭光,他們的動機很明確。教材中還有許多例子,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滲透思想教育,啟發(fā)、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動機。
二、喚起求知欲望,培養(yǎng)濃厚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鄙飳W家達爾文童年時被學校認為“是一個很平庸的孩子,遠在普通智力之下?!比欢麑ι锿鯂a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了別人沒有發(fā)現(xiàn)的東西,寫成了《物種起源》。顯然是興趣引導達爾文走上了成功。興趣是成功的起點,學習的動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1.運用實物、視聽手段激發(fā)興趣。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小學生往往用形象、色彩、聲音進行思維。”教師可利用色彩鮮艷、優(yōu)美的實物如掛圖、圖片、幻燈和錄音、錄像等視聽手段進行直觀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使他們興趣盎然地學習。
2.精心設計導語,激發(fā)興趣。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苯處熅脑O計簡潔、精彩的導語,學生閱讀興趣立即被喚起,他們便很快投入到自覺的學習中。
3.用成功來激勵興趣。成功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對少年兒童來說,激勵十分重要。當他們學會做某件事或回答對某個問題,得到鼓勵或表揚,就會感到“我能行”,產生自信,積累了無數(shù)細小的成就。教師盡可能為學生提供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聰明才智,讓他們品嘗因成功而帶來的喜悅,從而使他們更加熱愛學習。
三、創(chuàng)設情感環(huán)境,培養(yǎng)積極健康的情感
現(xiàn)代心理學表明,良好的情緒使人注意力集中,思維流暢,學習效果提高;而不良情緒使知覺狹窄,思維呆板,學習效果不佳。教師要注意積極健康的情緒、情感培養(yǎng)。課堂上師生沒有抵觸情緒,建立平等、和諧的氣氛,學生就學得輕松、主動。當學生的熱情沒有集中到學習上,教師可采用相應的手段,有吸引力的語言或創(chuàng)設條件,如討論、聽錄音、看錄像、競賽等,使學生厭煩情緒轉 為喜歡。教師是學生情感的激發(fā)者,可利用教材對學生進行情感激發(fā)。
1.創(chuàng)設情境??刹捎芒俳柚鷪D畫再現(xiàn)情境;②運用實物演示情境;③播放音樂渲染情境;④扮演角色體會情境。
2.以讀激情?!案腥诵恼?,莫先乎情”。教師通過范讀、導讀,注入真情實感,使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讓學生有所知,有所感,從而體會文章表達的情感。
3.品味語言蘊意。情感和語言是不可分割的,教師要抓住文中句式、重點詞、句、段的理解,品味誦讀,體會語言蘊意,引導學生感知語言美、事物美、境界美、人物的心靈美,使學生的思想情感得到陶冶。
四、進行磨難教育,培養(yǎng)積極意志品質
堅強的意志使人具有明確的目的和方向,自覺克服困難,有效地發(fā)展各種能力??茖W家居里夫人就是憑著堅強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難,兩度獲諾貝爾獎。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及個性差異采取不同的措施,培養(yǎng)學生自覺果斷、堅毅、勇敢等意志品質。首先教育學生從小事做起,敢于與缺點作斗爭,如寫字不認真、害怕上講臺等,學生取得進步及時肯定和鼓勵,這樣既克服缺點又鍛煉了意志。其次充分利用教材例子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學生自覺磨煉意志。其次充分利用教材例子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學生自覺磨煉意志。如《李時珍》中的李時珍為編寫《本草綱目》,不怕嚴寒酷暑,山高路遠,足跡遍布名山大川;愛迪生被譽為發(fā)明大王,經受了許多挫折和打擊,為尋找耐熱的鎢絲,做了無數(shù)次試驗,等等,引導學生正視困難和挫折,使學生明白要取得好成績,同樣要有頑強的意志。有時可帶領學生參加野外活動,如野炊、義務勞動、體育活動等,對學生進行磨難教育,既為作文積累素材,又鍛煉了意志。勤奮是駛向成功的利用舟楫。愛迪生認為“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苯處熆赏ㄟ^典型例子,如童弟周、愛迪生、張衡等,告訴學生一個人的成才靠后天的努力拼搏,從而讓學生形成刻苦學習,不怕困難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