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婷
摘 要: 詞匯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難點。為了增強學生詞匯學習的效果,本文主要從認識和策略兩個方面對小學生的詞匯學習展開論述,旨在在清楚地認識相關詞匯元認知策略的基礎上,指導小學生如何形成高效的詞匯學習策略。
關鍵詞: 詞匯學習 小學英語教學 元認知策略 有效性策略
語言由詞匯構(gòu)成。沒有一定量的詞匯,就無法與別人進行有效的交流與溝通。因此,詞匯學習在語言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它是第二語言習得的基礎。然而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小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最大的弱項就是詞匯。詞匯學習如果不講究策略,往往就會事倍功半。詞匯教學應該從小學起始階段就受到重視。
一、了解詞匯學習的元認知策略
元認知策略是指學習者對認知活動的計劃、監(jiān)控和調(diào)節(jié)策略。在詞匯學習中,學生應知道采用何種策略有效掌握詞匯,從而一旦在學習中出現(xiàn)某些偏差,就知道如何調(diào)整學習策略。詞匯學習的元認知策略包括:
1.Why。
對于“Why”即“為什么要學習詞匯”。自然教學法的倡導人特蕾西認為,詞匯學習對于理解語言和言語輸出都至關重要。有了足夠的詞匯量,即使對結(jié)構(gòu)的了解為零,也可以理解和說出大量的第二語言。魏爾金斯更是精辟地指出:沒有語法就不能很好地表達,而沒有詞匯則什么也不能表達。第二語言習得理論認為,大量的再認詞匯是培養(yǎng)語言技能的基礎。對于初學者來說,詞匯量遠比結(jié)構(gòu)準確重要??梢院敛豢鋸埖卣f,詞匯量是制約外語學習效率最重要的因素。
2.Which。
“Which”是指“應該學習哪些詞匯”。教師應該教給學生有用的詞匯,以及學生很可能遇到的詞匯,即出現(xiàn)頻率高的詞匯,同時也是學生感興趣的詞匯。小學生應該把時間和精力用于學習這些有用的詞匯。對學生來說,詞匯有三類:很熟悉的詞、似曾相識的詞和根本不認識的詞。實驗表明,對似曾相識的詞進行再學習、再記憶,是學習詞匯最有效的做法。
3.How。
“How”即“詞匯應該掌握到什么程度”。過去的英語教學大綱經(jīng)常用“四會”、“三會”、“兩會”等標準決定詞匯學習和掌握的程度,其實這種標準并不完全合理。事實上,檢查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一個單詞,除了看他是否能拼寫該單詞,明白該單詞的意思外,還要看他是否會在有意義的語境中使用該詞匯。
二、提高詞匯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了解詞匯學習的元認知策略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知道如何學習詞匯。在實踐反思中,筆者總結(jié)出如下策略。
1.讀音法背單詞。
很多學生只用眼睛背單詞,從來沒有用耳朵背過。換句話說大多數(shù)學生只注重單詞的漢語解釋,忽略單詞的發(fā)音。發(fā)音教學是學習新單詞的一個重要策略。大多數(shù)單詞只要掌握讀音就能夠根據(jù)拼寫規(guī)律正確地拼寫出來。有一個良好的發(fā)音習慣會大大提高背單詞的效率。學生應該讀準了再背,必要的時候可以加上手寫,充分調(diào)動每一種感官,這樣單詞就會背誦得比較深刻。
2.形象化記單詞。
所有記憶方面的書都會告訴我們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人們對于圖像的存儲速度要遠遠高于對語言圖像的存儲速度。把這個理論應用到單詞的記憶上,可以把枯燥的單詞轉(zhuǎn)變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學習某個單詞時,如果成功地想象出這個單詞代表的人或物,將來再遇到這個單詞時,學生也許不記得這個詞的文字釋義,但可能記得這種影像。因為視覺信息比文字信息更容易記憶。對多數(shù)小學生來說,形象思維勝于抽象思維。對抽象的詞或短語的意義進行想象,但是對具體的人物或動作進行合理的想象并不困難,不那么容易。這正是詞匯學習策略之一。
3.利用語境,猜測詞義。
學會如何運用上下文線索及通過上下文猜測詞義,對學生很有幫助。學生遇到生詞時可以運用這個策略,可以根據(jù)單詞之間的指代關系、同義詞或近義詞、詞與詞之間的搭配等來猜詞義。其實,單詞之間不僅搭配有規(guī)律,聯(lián)系的方式也是有限的。比如跟在動詞drink后面的名詞并不多,基本上都是水和飲料之類的東西。如果某個生詞緊接在drink之后,就可以斷定這個詞表示某種可以喝的東西。
4.利用聯(lián)想,對單詞進行深加工。
所謂深加工,是學生在高認知水平處理信息或?qū)W生從個人層面處理信息,它可以使信息更有可能被記住。要使新單詞成為學生的詞匯,僅僅記憶單詞和詞義是不夠的,還要學會在有意義的語境中使用該詞匯。單詞的深加工一方面使學生在新單詞和之前獲得的知識之間建立聯(lián)系,另一方面讓學生依據(jù)單詞的性質(zhì)和特征給單詞分類,同時把新單詞和學習者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詞匯課變得個性化。例如,在教授與房間有關的單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談論他們自己的房間,或者寫一篇題目為“My room”的小作文。
5.運用規(guī)律,巧妙學習。
大量的英語單詞都是加前綴或后綴變成的派生詞。因此學生只需找出單詞的規(guī)律就可輕輕松松地掌握單詞,即所謂的構(gòu)詞法記單詞。例如牛津小學英語3B Unit5 Plus and minus中,學生要掌握13個~20個的數(shù)字。如果一個個記憶的話,既煩瑣又無效,因為學生已經(jīng)在Unit4中學習了1個~12個的數(shù)字,所以我們可以利用“上下對比找規(guī)律”巧妙記憶這些數(shù)字。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 sixteen seventeen eighteen nineteen
這樣,學生馬上就能找出規(guī)律,因為表示十幾的數(shù)字基本都帶有后綴“-teen”,同樣規(guī)律可以推斷表示幾十的數(shù)字都帶有后綴“-ty”。
6.提高單詞的復現(xiàn)率,強化記憶。
學生在豐富的語境中反復接觸新單詞,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換言之,教師不要期待學生在周三還記得周一學過的單詞。要牢記一點,新單詞在接下來的幾周里,需要反復出現(xiàn)在不同的語境中。例如,如果要教兒童關于房間的單詞,教師可以在周一帶來不同的玩具,讓學生猜這些玩具應該放在哪個房間。周三教師可以拿出教學掛圖,讓學生看圖說出相應房間的英語單詞。下周教師可以讓學生畫畫自己的房間,并用英文單詞標注??傊?,讓學生在多種感官的詞匯輸入中受益。
7.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學英文。
在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是美麗的英文,如何發(fā)現(xiàn)他們,關鍵在于我們是不是生活中的有心者。事實上,“在生活中學英文”與其說是一種英語學習方法,不如說是一種英語學習習慣。只有處處留心觀察我們周圍每一處富含英文的角落,學會思考,才能真正體驗到其中的樂趣。
學習過程中,我們應該幫助小學生從小講究策略,培養(yǎng)策略意識。一旦這種策略意識形成,他們就能自動判斷,而且這種判斷是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的,有時根本意識不到。我們要以科學的教育心理學理念和高效的教學方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單詞教學寓于娛樂之中。
參考文獻:
[1]程曉堂,編著.英語學習策略.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2]林立.兒童英語教學實用技巧.譯林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