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莉
摘 要: 隨著初中閱讀活動課的開展,學生成為閱讀活動課的主角,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著重激發(fā)學生活動探索的動機和學習興趣,端正學生學習態(tài)度,促使學生樹立主動開拓精神,通過閱讀活動課鍛煉學生綜合能力。文章就讓欣賞覆蓋閱讀,有效提升整體閱讀水平的策略展開論述。
關鍵詞: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欣賞 閱讀水平 提升策略
提高中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有諸多意義,它不但可以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人文精神,還有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審美觀,進而實現(xiàn)素質教育目標。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怎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首先必須讓學生認可科任教師。語文教師應該注意用誠懇的語言感染學生,從而使學生對學習保持濃厚興趣,把教材里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抽象的道理具體化,用繪聲繪色的語言感染學生,使學生愉快、動情、著迷。此外,教師講課時的語言表達要準確、中肯、規(guī)范、合乎語法,既不能廢話連篇,模棱兩可,又不能拐彎抹角,不著邊際。
二、開闊視野,豐富閱讀實踐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的這句名言,形象地說明了書籍對推動人類文明的作用,一個愛讀書的人,必定是一個文化素質較高的人,要把學生教育好,讓他們學到真正的學問,一定要加強課外閱讀指導。中學圖書館以其豐富的資料和大量的信息作為保障,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教育機構。用潛移默化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是學生學習的第二課堂。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讀物,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個人興趣和愛好,在教師指導下選擇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展示自己的閱讀收獲。在閱讀活動課中要求學生寫讀書筆記與讀書感言,收集有關閱讀的故事或短文,不斷培養(yǎng)學生興趣、個性和特長。閱讀活動課的開展,使學生通過自主閱讀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在自主閱讀實踐中提高口頭、書面語言的理解和表達能力,提高閱讀速度,培養(yǎng)收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
三、切合教學目標,實現(xiàn)閱讀教學的梯度性
1.制定切合實際的教學目標,訓練目標要明確。
每一節(jié)閱讀教學課都要有具體目標和任務,訓練目標要明確,課后閱讀要有比較具體的閱讀目標。如在布置課文預習時,讓學生利用工具書查找認識并學習理解課文中生的字生詞;要求學生閱讀整篇文章,通過閱讀課文,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自由組合學習小組共同討論課文的結構層次,并給各小節(jié)加小標題。教給學生鑒賞詩歌、散文的方法,教給學生理清作者思路的方法,教會學生如何欣賞、鑒賞美文中精彩的內容,分析課文的藝術特色,了解作品中的故事情節(jié),體會人物形象的藝術魅力。
2.因材施教,分層教學,讓每個學生樂學、愛學、會學。
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要求,對于不同題材和體裁的課文內容選擇不同的角度進行閱讀,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學好。這就要求我們對各層次學生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比較明確的目標和要求,使他們樂學、愛學、會學,在活動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訓練和提高。
3.重視方法,訓練閱讀技巧,提高閱讀效率。
教師應該適時地分類對學生進行一些必要的、有效的閱讀指導。要求學生綜合運用各種方法,在閱讀中積累閱讀技巧,針對不同題材和體裁的文章進行問題的解答。無論哪種題材和體裁,都要特別留意文章或段落開頭開篇點題、照應題目、總領全文、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的詞語和句子;要注意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呼應前文的詞語和句子。注意文章結尾點明中心、升華感情、深化主題、照應開頭、畫龍點睛的詞語和句子。因為在某種程度上,這些詞語是理解文章、抓住文章主題的突破口,是解答問題的關鍵之所在。
四、調動學生主動閱讀的積極性
動機是行為的誘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閱讀課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各種活動入手,通過一系列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探索興趣。
1.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意識和主動探索的態(tài)度。開展某項活動之前,教師引導學生在圖書館閱讀及查找資料,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力,讓學生通過小組同伴的協(xié)助過程,充分表現(xiàn)。學生查找資料、自我準備的過程,就是一個自我探索的過程。這樣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
2.讓學生自由選擇,自主閱讀。要進一步強化學生讀書意識,教師要幫助學生選擇書目,引領學生跨進浩瀚的書海中,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片段欣賞,與同學交流,開設閱讀表演課,用表演形式把故事表達出來,尋找相關資料閱讀,而后交流。
3.讓學生充分表現(xiàn),自我發(fā)揮。學生都有自我表現(xiàn)、自我發(fā)揮的欲望,在閱讀課活動中可以滿足學生的欲望,達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端正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的目的。
五、加強閱讀方法指導,合理選擇閱讀方式
良好的閱讀方法和習慣可使閱讀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首先,教師可向學生推薦一些名人閱讀方法,鼓勵學生學會做讀書筆記,及時摘抄和記錄對自己有啟發(fā)意義或較為優(yōu)美的語句,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做好相應的標記和圈點,這樣長期堅持下來,學生必會積累一定的讀書心得和經(jīng)驗;其次,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閱讀技能的指導,針對不同的文章和資料采取不同的閱讀策略,比如有的材料需要學生大聲朗誦出來,有的需要學生反復進行研讀和分析,有的只需要粗讀即可??傊?,要指導學生根據(jù)不同的材料合理選擇閱讀方式。
六、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展示課外閱讀的成果
閱讀活動課強調群體間的經(jīng)驗交流,相互啟發(fā),使學生產生更強的探索愿望,樹立自信。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的參與程度,全體學生是否真正動起來,師生之間的互動,生生之間的互動?!皠印钡闹黧w是學生,但在活動時,教師必須參與進來或點撥引導,或評價激勵。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課。在教師指導下,采用豐富多彩的讀書方法,讓他們有機會展示課外閱讀成果,獲得成功的喜悅。讓學生們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擴大視野,提高綜合素質。
羅曼·羅蘭說:“從來沒有人讀書,只有人在書中讀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和檢查自己?!闭n內的欣賞閱讀是遠遠不夠的,要加強課外閱讀,真正拓寬學生的視野、陶冶情操、提高品位,一次欣賞、一次閱讀就是學生一次心靈遠足。讓閱讀教學課堂被欣賞覆蓋,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整體閱讀水平,夯實文字功底,提高鑒賞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