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云芳
一提到作文,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大多會搖頭嘆息。在大家普遍害怕作文的情況下,我們該怎樣開展作文教學呢?我有幸聆聽了一位老師執(zhí)教的讀寫結合課《留住童年》,獲得了很多啟示:我們應當引導學生在廣泛的閱讀中細心地品味積累,在豐富的生活中敏銳地觀察捕捉,在長期的訓練中暢快地表達陶冶,才能讓閱讀為作文插上快樂的翅膀。
一、范文引路,學生樂在得法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離開閱讀,學生對事物的表達將是無序而枯燥的。在教學伊始,老師安排了這樣一個片斷:
1. 師范讀《男孩的童年》。
師:喜歡嗎?光聽肯定不過癮。來,咱們讀一讀。 (學生讀下發(fā)的文章)
2. 讀出鮮明的形象。
師:讀著讀著,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男孩?
生:大度的,活潑的。
生:頑皮的,有點惡作劇的。
生:邋遢的,逞能的,害羞的,豪爽的……
師:這個男孩有缺點,有優(yōu)點,仿佛就在我們的身邊,也許就是你,我,還是隔壁鄰居家的小淘氣……因為作者呈現(xiàn)給我們的是一個真實的男孩,因此我們一下子喜歡上了他。
3.讀出語言的味道。
師:擁有這么多特點的男孩子,在文章里卻看不到這些特點的詞語,為什么?如果這篇文章這么寫:男孩的童年是大度的,是活潑的,逞能的,害羞的……你還會喜歡嗎?
生:因為這篇文章的語言是“鮮活”的,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生動的、仿佛栩栩如生的、就在眼前的鮮明的形象,所以我們深深地喜歡它。
師:請你舉例來讀讀相關的句子。
生:……
老師選取了梅子涵《男孩的童年》這篇文章,作為一個典型的“例子”,引導學生在這精妙而廣闊的語言文字“訓練場”上學習,讓學生讀優(yōu)美的詞句,品表達的方法,說課文的結構,議蘊含的思想感情,通過扎扎實實地讀寫訓練,范文的語言就進入到學生的語言儲備庫。范文中優(yōu)美的詞句、表達方法、修辭、結構等通過朗讀品悟進行吸收、咀嚼、消化,最后變成自己的東西。在習作時學生就有樣可循,逐漸完成由模仿到運用這種質(zhì)變的飛躍。其實,語文教材的每篇文章都是篩選的名家名篇,不僅內(nèi)容豐富多彩,而且語言規(guī)范精美。有些課文的章法、結構一致,技巧相同,教師就該抓住典型處,舉一反三,模仿歷練,讓學生在輕松地閱讀訓練中掌握寫作方法,幫助學生在作文的園地里快樂起步。
二、涉獵群書,學生樂在厚積
要想作文寫得好,必須做到積累是基礎。只有厚積,才能得心應手地薄發(fā)。如果沒有大量的閱讀,就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讀和寫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課堂上,老師這樣引導:
同學們,童年是多么美好,我們今天讀了童年,是多么有意義。不過要讓童年更美好,更豐富,我們還要不停地去閱讀,去積累。梅子涵教授曾經(jīng)這樣說——“童年多閱讀一些屬于自己的文學書,這是種植童話?!币粋€希望優(yōu)秀的人,是應該親近文學的。這個“親近”,就是閱讀。相信,只要大家不斷地閱讀,不斷地積累,從你們筆下流淌出來的文字一定是更智慧的,優(yōu)雅的。同時,你的靈魂也會變得美麗而優(yōu)雅。
一般來講,一個人讀的書越多,涉獵的知識越廣,對作文的幫助就越大。而現(xiàn)有小學語文課本的篇目較少,只不過是中外語文精品之滄海一粟,如果只盯著課本,學生的視野就被束縛了,所以增加閱讀量也無疑是擴大學生作文空間的一條重要途徑。為此,我校每班設立了班級書架,讓學生把自己所擁有的課外讀物捐獻出來,成為班內(nèi)所有同學的公共讀物。在做好正常教學工作的基礎上,進行名著、古詩詞等的誦讀,涉獵多方面的知識。目前,一股爭讀書、愛讀書的氛圍在我校已經(jīng)初步形成。為了強化學生的積累運用,我們又定期開展課外閱讀交流。讓學生誦讀名篇佳句,品評人物情節(jié),暢談心得體會,進行課本劇的表演等。學生交流的不僅是故事、文學作品,還有天文、地理、自然常識等。在大量閱讀交流中,學生培養(yǎng)了豐富的情感,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為寫好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真是樂在其中。
三、聯(lián)系生活,學生樂在體驗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離不開生活?!鄙钍菍懽鞯脑慈虼俗魑慕虒W要加強與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寫出真話來反映生活的真實與快樂。本教學案例中,老師把生活引入課堂,把作文引向生活,啟發(fā)學生從生活中去選擇材料:
師:同學們,我們的童年生活是多么豐富多彩啊,你(男孩)你(女孩)的童年又是怎樣的呢?你有和這個小男孩一樣的特點嗎?即使一樣的特點,也許也是不一樣的表現(xiàn)。給大家兩分鐘的時間,你在紙上羅列一下你的特點,當然,這個“你”是作為一個“男孩”或者“女孩”的特點,注意要有性別的特點。選擇一個特點寫一句話。(指名交流)
生1:男孩的童年是經(jīng)常和弟弟一起到外婆家的樹林里去追著喊著玩抓小偷的游戲。
師:好,這個男孩是個怎樣的男孩?
生:活潑貪玩的男孩。
師:嗯,“活潑貪玩”這幾個字他剛才說了嗎?
生:沒有。
師:哦,了不起,看來你已經(jīng)把作者的秘訣學到手啦!
生2:男孩的童年和女孩的不太一樣,他是總喜歡抓幾條毛毛蟲把小區(qū)里的小女孩嚇得哇哇直哭;
生3:男孩的童年是不買洋娃娃、不買蝴蝶結、只買大大小小的玩具汽車組成一個車隊,還有各種恐龍,然后玩星球大戰(zhàn);
……
(學生寫,老師巡視,播放鋼琴曲《童年》)
“只有從兒童心底流出來的命題,兒童才會以極大的興趣對待它?!比~圣陶先生的這句話道出了作文的真諦。我們的作文教學要考慮兒童的情感實際和需要,對學生作文的內(nèi)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順乎自然,讓學生體驗生活中的樂趣,寫自己平時喜歡寫的東西,這樣使學生的選材豐富多彩,學生的作文就不再是苦思冥想地編造,而是他們生活的真實寫照,是他們心泉的自然流淌,學生當然會樂于去寫。不一會兒,一篇篇活潑、有趣的習作應運而生。
四、交流修改,學生樂在自信
“文章不厭百回改?!蔽覀兌贾?,一篇好的文章都是精心修改出來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嘗試著把作文的評改權交還學生。當看到一篇佳作,就讓小作者在課堂上聲情并茂地朗讀,讀后還說說這樣寫的靈感,或者這樣寫的目的、動機等。這不僅是對學生的表揚,使學生的主體愿望得到了尊重和滿足,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還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完善自己的作文、切實提高作文能力。同時,學生評改時,有什么想說的話就說什么,發(fā)表不同的看法,使同學之間研究學習的風氣更濃了,從而拉近了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的距離。請看以下教學片斷:
(實物投影展示學生作文,交流并修改)
(1)展示1,啟發(fā)。
師:文章是三分寫七分讀?,F(xiàn)在的講臺是你的,請你讀給大家聽吧。讓我們成為他的第一讀者和第一聽眾。
點評要點:是否寫出了男孩的特點,而且沒有出現(xiàn)一些表示特點的詞語,通過具體的事例和情境來呈現(xiàn)。
(請學生拿起筆,鄭重地在題目下方寫上自己的大名。學生讀習作)
師: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嗎?這是兒童寫的“兒童文學”!祝賀你,第一篇文學作品誕生!大家把掌聲送給他!祝賀他第一篇作品——處女作的誕生!
師:請問小作家,你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痛苦嗎?(引導學生表達創(chuàng)作時的心情,應該是快樂和興奮的)
師:那怎么我以前聽說有的同學對寫作非常害怕?(回應課前談話,引導學生體會,寫作是充滿樂趣和魅力的。)
(2)展示2,點評。
師:同學們,拿起你的大作,自信地讀一讀,看看哪里還需要修改的,拿起筆來改一改。(學生自由讀,修改)
葉圣陶先生說:“‘改與‘作關系密切,‘改的優(yōu)先權應屬于作文的本人?!痹谶^去的作文教學流程中,從始至終都是以教師的意志為中心,一切跟著教師的指揮棒轉(zhuǎn),老師寫了不少評語,學生們根本不看。學生的“自我”被置之度外,只允許做一個忠實的聽眾,本堂作文教學則注重從學生的主動性出發(fā),引導他們在寫好的基礎上,嘗試同學間互相修改,在全班交流,評議,再修改。這樣做,不僅可以促使學生間的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自己評議的好習慣,避免產(chǎn)生對習作不負責任的現(xiàn)象。在參與評改的過程中,交流的同學朗讀自己的范文,自然讀出了自信;評改的同學談出自己創(chuàng)新的建議,自然也評出了自信。大家共同分享習作的這份自信,這樣的美事,何樂而不為呢?
五、陶冶情操,學生樂在求真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睂懽鞯淖罱K目的不在于學生能夠?qū)懗龆嗝磧?yōu)秀的文章,而在于通過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來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得到升華,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造就一批現(xiàn)代社會所需的一代“真人”。因而,在最后,老師飽含深情地說:
梅子涵教授說過:“閱讀那些經(jīng)典和杰作,在故事和語言間得到和世俗不一樣的氣息,優(yōu)雅的心情和感覺在這同時也就滋生出來;慢慢的,閱讀就使你有了格調(diào),有了不平庸的眼睛。文學,是能夠撫摸所有人的靈魂的,文學是這樣的一盞燈,只要你親近過它,那么不管你是在怎樣的境遇里、每天從事怎樣的職業(yè)和怎樣地操持,它都會無聲無息地照亮你?!边@些話我不知道讀了多少遍了,可是我還是非常喜歡,今天看到大家的表現(xiàn)這么棒,能讀、會寫,而且創(chuàng)作出了非常精彩的處女作,我非常高興把這些話轉(zhuǎn)送給你們。文學是一盞燈,希望這本書和今天的課也能成為你們心中的一盞燈,哪怕是一星火光,讓童年變得明亮起來,溫馨起來。
我想:通過本課的教學,在童年歡樂的叫喊聲里,在一行行稚氣清純的文字間,在一篇篇稚嫩的學生創(chuàng)作的“兒童文學”處女作里,孩子們能累積起對閱讀對表達的興趣,也能漸漸領悟文學給予人的“與世俗不一樣的氣息”,使自己具有雅致的格調(diào)與不平庸的眼睛。這應當是這堂課教育的終極目標。
讓閱讀為作文插上“快樂”的翅膀,也祝愿每一個學生在習作的天地里能快樂地成長起來,寫出自己的、自然的、快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