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文
【關鍵詞】心理健康輔導 途徑 多樣性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7A-0004-02
在小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工作中,筆者設計了“我與網(wǎng)絡”方面的調(diào)查,其中在“你希望老師與你怎樣進行交流?為什么?”這一問題中,我班有90%的學生不希望在老師辦公室或當著同學的面與老師交流,他們選擇了短信、E-mail、QQ的理由是不用面對面交流,而且可以避免尷尬、害羞……鑒于此,筆者充分利用新信息技術的方式方法,根據(jù)不同對象選擇不同的信息溝通方式,讓它們成為學生和心理輔導老師之間交流思想、表達情感、傳遞信息的重要溝通手段。
一、短信——信息傳達的綠色通道,讓師生溝通零距離
我校是民辦寄宿制學校,學生來自全區(qū)各地,而且大多數(shù)學生家長因為工作原因沒能經(jīng)常陪在孩子身邊,因此,部分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成為學校首要關注的問題。盡管學校也開設了心理健康輔導咨詢室,但是很多學生因為各種原因而不愿意走進咨詢室。長此以往,部分學生的各種問題無法及時得到疏解,長期累積就容易形成嚴重的心理問題。因此,學校應該多渠道地拓展心理健康輔導方式,讓學生無顧忌無障礙地袒露生活或學習上的一些困惑。
筆者認為,運用短信與學生溝通的方式符合當今時代新形勢。由于當今絕大多數(shù)家長都為小學生配備了手機,因此運用好手機短信這一溝通方式,將能起到與學生直接溝通的作用。手機短信方便學生及時向教師反饋學習或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而教師也可以在閱讀短信之后及時地給予學生回復,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從手機短信這一特點出發(fā),筆者對本班學生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學生遇到問題隨時可以編發(fā)短信給老師,老師一定會給予及時的解答,而且,老師保證對于任何學生發(fā)來的短信內(nèi)容都會保密,不向任何人(包括家長)泄密。有了教師的承諾,學生都非常樂于向筆者敞開心扉。如生1發(fā)來短信問:怎樣可以天天都快樂?師:將每天的目標設置得低一點,自己努力一點,就能達到。一點兒一點兒的成功累積就會有很多的快樂。生2:我為什么不招人喜歡?為什么大家不跟我玩?師:多向同學伸出友誼之手,同學就會喜歡你的!生3:老師,怎么樣才能做到十全十美呢?師:十個手指有長短,金子也只有9999999%的純度,人總會有瑕疵,但是我們可以多讀書,讀好書,與人為善,多向別人伸出友愛之手……你可以完善自己的人格,做個心態(tài)好、積極向上的受歡迎的學生。生4:老師,為什么我總控制不住自己?師:學會放一個提示牌在課桌上,或者寫一張?zhí)崾緱l放在筆盒中,每天讀一遍,時時提醒自己:世上無難事,最怕有心人!生5:老師,為什么同學老是和我玩不來,也遠離著我?師:多發(fā)掘同學的優(yōu)點,多幫助同學,多做有利于班級、同學的事,多為班級著想。
從此,短信成為了筆者與學生之間溝通的連心橋,學生可以毫無顧慮地向教師敞開心扉,而教師也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通過短信,筆者給學生的每一個提示或信息反饋,都會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愛與真誠。手機短信,為筆者和學生搭建了一個溝通平臺,使師生間的聯(lián)系更為緊密和方便。
二、E-mail——真情互動的溝通橋梁
雖然大多數(shù)的家長都給孩子配備了手機,但是,總還是有一部分學生沒有配備手機。雖然有時候全班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公開、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tǒng)地進行,可是,依據(jù)心理咨詢保密性原則,對于部分需要特殊關照的孩子,需要教師對其進行特殊的關愛。在心理健康輔導工作中,筆者在了解全部學生的情況后,明確了沒有配備手機的學生范圍,并有針對性地選擇了部分孩子作為關注對象,選擇時機與他們溝通,讓他們接受筆者的倡議,在生活或學習上有煩惱和問題時第一時間通過“真情E-mail”告訴老師。這樣就為那些性格內(nèi)向、不善言辭的學生提供了一個情感發(fā)泄的出口,讓他們可以不受約束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由于E-mail具有私密性,利用E-mail可以及時給有“問題苗頭”的學生一個提示或信號,讓學生知道有人關心、關注他,使問題能在萌芽狀態(tài)得到解決;利用E-mail在不同的時間采取不同的語言方式表達不同的態(tài)度,進行針對性的教育,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對癥下藥。通過E-mail,筆者走進了學生的生活,而且有一些學生和筆者已成為知心朋友。在這份信任下,學生愿意向筆者敞開心扉,傾訴心曲。這也使筆者對信任有了新的認識:信任是一種有生命的感覺,信任也是一種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種連接人與人之間感情的紐帶。例如,前不久,筆者收到了學生瑤瑤發(fā)來的一封郵件,她在郵件中說道:“老師,我的好朋友君君這個學期學習退步了,她背地里經(jīng)??蕖N覇栠^她,她不肯說。我想幫她,可是沒有辦法,您能幫幫她嗎?”從郵件的一字一句中,筆者感受到了瑤瑤對朋友的關愛和真摯之情,同時眼前浮現(xiàn)了君君的身影,這是一個文雅、開朗、麻利的大隊干,是什么事情讓她發(fā)生了情緒變化呢?為了讓瑤瑤放心,筆者先給她回復了郵件:“瑤瑤,別著急,朋友不想說,說明她有難處,你約她來我這兒,我試試。”可是,后來筆者發(fā)現(xiàn)與君君的當面溝通效果并不好,于是就向瑤瑤要了君君的QQ郵箱。
后來,在與君君的郵件交流中筆者了解到,君君已經(jīng)有一個上初三的哥哥,可開學不久媽媽又生了一個弟弟。以前爸爸、媽媽輪班每隔一天晚自習后都接她回家,現(xiàn)在改為一周接一次,而且周五還來得很晚。君君認為有了哥哥,爸爸媽媽還要一個弟弟,說明父母重男輕女,因此她心里特別委屈,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導致學習成績也下降了。根據(jù)這樣的情況,我在發(fā)給君君的E-mail中寫道:女孩也很了不起!你看:有李清照——最有才華的女人,有瑪格麗特·撒切爾——英國首相,有賴斯——美國第一位黑人女國務卿,有張茵——吃苦耐勞的中國女首富,有可可·香奈兒——締造了二十世紀獨特時尚王國,有奧普拉·溫弗瑞——美國人的心靈女王,有居里夫人——獲得諾貝爾獎的波蘭女科學家,還有美國現(xiàn)任國務卿希拉里,巴西總統(tǒng)迪爾瑪·羅塞夫……,爸爸、媽媽有個弟弟,是因為你和哥哥都長大了,求學在外不在他們身邊,他們覺得太孤獨了……君君看了我的郵件以后心情開朗了許多。
可見,E-mail的隱蔽性、私密性讓一部分孩子有了傾訴的地方,這一特殊渠道能及時有效地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建立師生之間密切和諧的人際關系,從而提高了心理輔導教育的感染、滲透效果。
三、QQ群——讓正能量與師生一路同行
教育部制定頒發(fā)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教基〔2002〕14號中明確指出:“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樹立在出現(xiàn)心理行為問題時的求助意識,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減少和避免對他們心理健康的各種不利影響;培養(yǎng)身心健康,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毙睦磔o導原則的第一條就是“教育性原則”,它是指心理輔導工作者在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過程中,要始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播撒快樂,讓正能量與師生一路同行也是心理輔導教師工作的出發(fā)點。
平時,學生在學校上學期間,筆者能及時通過短信、郵件等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一些心理問題,所以能及時引導學生朝正確的方向前進。而節(jié)假日屬于教育的真空地帶,教師應該怎么做才能保證學生在健康方向上不容易走偏呢?筆者經(jīng)過探索發(fā)現(xiàn),利用班級QQ群向學生傳遞正能量,在“防”字上下功夫,能使心理健康輔導工作防患于未然。為了讓學生在校內(nèi)校外都能接受正能量的熏陶,筆者非常注重充分利用班級QQ群的功能,通過QQ群向學生或家長傳播正能量。例如,在“六一”兒童節(jié)、元旦、春節(jié)等節(jié)日,筆者都會精心制作精美的賀卡放在QQ群,給全班同學節(jié)日的祝福,祝愿他們快樂成長,讓他們能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期待;母親節(jié),筆者會在QQ群上提醒學生給母親送上最真摯的祝福,讓母親感受到節(jié)日的歡樂;有時候,在中秋節(jié)前夕,筆者會在QQ群中發(fā)出一個小問題:又是一年月圓時,老師想念遠在他鄉(xiāng)的父母。老師因為工作的原因已經(jīng)3年沒有回家了,已經(jīng)連續(xù)寄了三年的月餅給父母,今年,老師想換種方式,請同學們給老師出出主意:今年老師給父母什么禮物最好?”……通過這樣的方式,在QQ群里營造了別樣的溫馨,對學生進行了潛移默化中的感恩教育,強化了學生的道德認知。
作為一名心理健康輔導教師,應緊跟時代步伐,改變傳統(tǒng)的工作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時代的高效性、及時性、便捷性的特點,積極探索符合小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方式方法,以實現(xiàn)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目標:“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fā)他們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保ㄘ熅?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