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學和生活中,學生學習是學習的主體,是具有豐富個性的能動主體。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除了集體合作學習以外,具有動手動腦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以及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的“小組合作學習”越來越受到重視。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小組 學習
合理地構建學習小組,是實現(xiàn)學生進行合作與交流的基礎和前提。一個學習小組應該是這個班級的縮影。學生學習水平、接受能力高低、個人性格、智商水平等等都是組建學習小組需要考慮的因素,組建好小組后,教師還應協(xié)助各小組明確個人責任:小組長是誰,負責記錄的是誰,負責匯報的是誰,負責檢查的又是誰等。當然,為了使不同層面的學生都得到鍛煉,教師可根據(jù)實際需要實行輪換每個同學擔任的角色。這樣做既便于學生與學生間的合作,又能體現(xiàn)組內(nèi)的公平競爭,從而起到真正相互學習、討論、交流的效果,最終達到活躍課堂氣氛的目的。與此同時,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獨立自主學習的意識也得到了培養(yǎng)。
一、獨立思考是合作學習的基礎
當教師出示所要學習的問題時,學生應該在第一時間就開始展開合作學習。如果學生沒有經(jīng)歷過或者沒參與過對問題探究時的獨立思考過程,那么他在小組合作學習時的認識是膚淺的,具體表現(xiàn)在:討論時隨大流,人云亦云,盲目從眾,導致合作學習的實效性不高。交流同時在合作時,一般的優(yōu)生支撐著學習的進行,發(fā)言機會多,發(fā)言有深度,使合作學習時差生更多的是附和,筆者認為想這樣的合作還是不如教師直接講授。
在課堂上,我們教師會經(jīng)常看到這類現(xiàn)象,學生合作學習的時間太短,討論時課堂嘈雜,有的學生渾水摸魚聊天,有的無所事事發(fā)呆,又或者是討論的話題偏離等等。出現(xiàn)這類問題,主要是由于學生沒有受到有效的合作學習的訓練,沒有掌握基本的合作技能。一般說來,小組合作學習的結果應形成合作學習的共同成果,成果應融入每一名組員的付出,并得到每一名成員的認可。教師在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競爭轉向小組合作的共同成果的形成,用小組總體成績作為獎勵和認可的依據(jù),引導小組內(nèi)每一名學生建立“榮辱與共”的意識和責任。
另外,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如果師生離開了獨立學習這個大前提,那么教學過程就會就如水上浮萍,飄搖無根,達不到預定的目。教師應當警惕小組合作學習中缺乏獨立學習現(xiàn)象的發(fā)生,力保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在形同虛設的效率低下的合作學習中逐漸喪失,要努力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在社會生能獨當一面的人才。課堂上,當提出一個問題后,教師首先應給學生以充分獨立學習的時間,然后才組織學生開始小組合作學習,在組內(nèi)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當形成“統(tǒng)一”的意見后,再提交到全班進行交流探討,再次形成“高度統(tǒng)一”的意見,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形成正確的認識,獲得成就感,同時體驗積極的情感。例如,講解“統(tǒng)計”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提出預設的問題,然后由學生就這一問題,從書本上找解決方法,在討論中印證解決方法:調(diào)查同學們最喜歡吃什么水果后,再組織學生小組合作進行調(diào)查與統(tǒng)計,然后讓學生匯報調(diào)查與統(tǒng)計結果。通過這一系列的自主學習活動,學生在掌握基本的統(tǒng)計方法之余,還受到了合作思想的熏陶,進而形成高尚、正確的價值觀。
除此之外,師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還要正確處理好形式和目標的關系。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意義已經(jīng)十分明確,可是在具體實施中時,我們不能僅僅關注到學習的形式,還要理清其中的關系,正確處理好形式和目標的關系。另外,教師還應該明確任何教學組織形式都是服務于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實現(xiàn)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是一個提高學生掌握知識技能,提高知識掌握水平,培養(yǎng)合作與競爭意識,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教學方式,在這個教學組織形式中,所有的教師和學生都是平等的,我們要在這種氛圍中培養(yǎng)小組成員建立一種平等、民主、互助的關系,使之對小組的學習任務建立一種責任感,以保證小組合作學習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二、教師是參與合作學習的保證
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有些教師要么在教師中漫無目的地巡視,要么在講臺上無所事事踱步等待,要么就是專注于手中的教科書考慮下一步的教學步驟,或在學生討論時旁觀。教師應該深入學生中,當學生對自己的任務模糊不清時,應立即對學生進行說明;當小組活動進展順利時,應及時表揚;當小組的討論偏離主題時,要及時點撥糾正;當他們的討論受阻時,要及時給予指導;當進行匯報與交流時,要及時評價和激勵。
學生自覺參與,組織管理得當,才能體現(xiàn)出合作學習的真正作用和價值。小組合作學習這個教學組織形式是提倡教師做好“導演”,學生做好“演員”的,與傳統(tǒng)教學所強調(diào)保持教師絕對權威迥然不同。教師應當正確認識學生主體的認識特點,并根據(jù)這些特點運用好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把教師的“導”與學生的“演”進行分離與具體分工,留給學生充裕的課堂時間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各項能力。教師由此以來,在傳統(tǒng)課堂上許多原先由完成的工作現(xiàn)在就可以由學生小組來完成,教師真正成了學生學習過程的促進者,而不再作為與學生并存的主體而使二者對立起來。教師也會由此而使自身的工作負荷得到減輕,可以有時間研究教學問題,科學設計教學方案,進行教學改革,確?!皩А钡馁|量。由于學生主體性得到了具體的體現(xiàn),學生便會自然產(chǎn)生旺盛的求知和探究的欲望,才會把學習當成是一項樂事,逐漸進入“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境地。如此一來,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良性循環(huán)也會據(jù)此建立。
總而言之,我們應該正確認識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教學組織形式,靈活組織合作學習,努力培養(yǎng)學生合作與競爭的意識。另外,我們也要適應新的教學方法,多向教育領域的領導、專家求教,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