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作文教學如果在“三導”上下工夫,就會克服學生怕寫作文,作文時內容貧乏、思緒紊亂、語句生硬、百人一調、千人一面的不足,學生的寫作興趣就會大增,習作就會變的快樂起來。
一、 加強觀察引導
觀察是學生寫作的源泉,只有抓好這一環(huán),才能為學生作文奠定深厚的基礎。那么,怎么引導學生觀察呢?
(一)到大自然中捕捉大自然景觀,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
大自然是人生最美的課堂,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習作素材。不同季節(jié)的特征、景色、氣象變化,不同季節(jié)中人及其他動物的活動特點等,關鍵是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自然。今年冬天的一場雪特別大,雪花紛紛揚揚的,學生們的視線都被吸引到了室外,我對孩子們說:“去,到大自然中,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吧?!焙⒆觽兿褚恢恢粴g快的小鳥飛出教室。頓時,校園里沸騰起來了,他們歡呼著,旋轉著,仰著臉,伸開手,追逐著,嬉戲著。上課了,孩子們仍然沉浸在無限的快樂中,我抓住時機適時引導,讓孩子們回想一下剛才在校園中玩耍的情景,展開自己的想象,把心中對雪的喜愛傾吐出來。孩子們興趣盎然,提起筆來把觀察到的雪的形狀、顏色及玩耍中的快樂一一道了出來,一篇篇優(yōu)秀習作躍然紙上。
(二)到生活中捕捉生活體驗,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
作文的源泉來自于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作文的過程也是兒童體驗和感受的過程,是對生活的創(chuàng)造和審美的過程,要教給學生積累生活中的材料,學會觀察周圍的事物。觀察時要按一定的順序:時間、空間、或事物的性質特點、事物發(fā)展的順序,根據(jù)觀察的角度確定觀察的順序,鼓勵學生用眼睛看,耳朵聽,鼻子嗅,用手摸,用口嘗等親自去做。并將觀察的事物地記在頭腦中。如我班的一名學生寫的《司令與工兵》一文,就是選材于自己的愛好“下棋”而因驕傲失敗的一場棋賽。文中結尾一段這樣寫:放學路上,那一幕幕激戰(zhàn)場面還浮現(xiàn)于我的腦際:司令雖然是最大的一個,但過于驕傲,也會身陷重圍,弄得全軍覆沒;工兵,雖是最小的一個,但在關鍵時刻也能奪取勝利。世界上的事真是奧妙無窮,令人費解??!
(三)到活動中捕捉活動情趣,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
著名作家孫犁說過:“作家不是教室里培養(yǎng)出來的?!闭嬲岣邔W生的習作水平,激發(fā)習作興趣,就應該帶著學生走出課堂,聯(lián)系生活實際,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除了一些體育游戲活動外,可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如我組織學生參加社區(qū)活動,通過考察一段路的面貌,對街道布局、綠化安排、宣傳櫥窗、社區(qū)文明建設等提出整治方案,讓寫作為社會服務。
二、 加強作文啟導
(一)啟發(fā)談話
這一步是啟迪學生寫作思維,激發(fā)聯(lián)想的關鍵。教師要根據(jù)觀察的事物擬定帶有啟發(fā)性、富于聯(lián)想的談話提綱。本著提綱進行談話,通過談話達到“三了解、三明確”:1.教師了解學生對題意的理解情況,學生明確寫作中心及要求;2. 教師了解學生的選材情況,學生明白圍繞話題寫些什么和怎樣寫;3. 教師了解學生對材料的組織情況,學生明確寫作順序及結構安排。
(二) 擬定作文提綱,寫作文草稿
這一步教師要認真做好桌間巡視,在照顧全面的同時,做到個別指導,使全體學生都能寫出好的文章來。
三、加強講評指導
在作文教學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評講指導千萬不可忽視。我在講評時常常做到“三個結合”。
(一) 講評與修改相結合。這個過程我常常放在瀏覽學生的初稿后,在講評的基礎上指導修改,評中有改,改后又評。講評重點放在字、詞、句、篇的訓練上,引導學生如何遣詞造句,布局謀篇,進而使學生言之有序,文從字順。
(二)全面分析與重點講評相結合。這個過程我放在批改完全班學生的作文之后。我憑借批改記錄對學生的作文進行總結評價,指出本次作文的優(yōu)點和問題,在全面分析的同時,揭示出重點文章、重點段和重點詞句,本著作文要求進行講評,讓學生認識文章好在哪里。
(三)佳作佳句欣賞與集體評講相結合。為了能讓每個學生體會到作文的進步,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欣賞時我力爭從每個學生的習作中找到可欣賞的閃光點,哪怕是一個字、一個詞都行,每朗讀一篇文章或一段話、一個詞我都讓學生進行評講。
總之,作文前的觀察引導,作文中的啟發(fā)指導和作文后的講評指導是作文教學中聯(lián)系比較緊密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只要加強了這三個方面的工作,學生就能豐富寫作內容,開拓寫作思路,提高認識能力,激發(fā)寫作興趣,快樂地進行寫作,作文水平也會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