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閱讀和書寫是學生的兩種最必要的學習工具,同時也是通往周圍世界的兩個窗口。學生如果沒有流利地、快速地、有理解地閱讀和流利地、快速地、半自動化地書寫的技能,他就像半盲目的人一樣?!笨梢姇鴮懩芰υ谛W語文中的重要地位——基礎性內(nèi)容。
曾有一組臺灣教育工作者們在對內(nèi)地交流學習了一周后做出這樣的總結(jié):內(nèi)地的基礎教育抓的很牢實,可是內(nèi)地孩子的書寫能力這是與我們臺灣孩子沒法比的??纯醋约喊嗌系暮⒆訉懙淖?,的確是不盡如人意,上學期的考試中就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丟失了書寫分。
一、小學生書寫能力的下滑原因
漢字是我們記錄語言、交流思想的工具,可是為什么有些小學生寫的字卻不盡如人意呢?歸結(jié)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教師、家長的忽視
在低年級段識字、寫字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每節(jié)課都有近一半的時間分析、書寫每個生字。到了中年級,自認為同學們已經(jīng)掌握了寫好字的能力,對學生書寫能力培養(yǎng)有所忽視。另一方面有家長因為工作繁忙,沒有時間顧及子女的學習;還有些家長認為字寫得好壞與孩子的前途關系不大,書寫能力沒有受到重視。殊不知,三年級學生剛學鋼筆字,是學生寫字的轉(zhuǎn)折時期,更需要重視和指導。
(二)學生寫字的態(tài)度
常言道:字如其人,字是體現(xiàn)學習態(tài)度的重要的方式,一個學生對于作業(yè)的工整程度是檢測學習態(tài)度的重要方式,而一個學生學習狀態(tài)提升或者下滑也首先體現(xiàn)在書寫上。
(三)對現(xiàn)代化手段的依賴
由于高科技產(chǎn)品的不斷推陳出新,電腦已經(jīng)成為學習、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電腦書寫工整、速度快、易于修改,由于這種種優(yōu)勢導致手寫越來越淡出我們?nèi)粘鴮?。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學生用打印來代替書寫。
二、小學生書寫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
小學語文新課標在各階段目標中,把識字寫字和閱讀、寫話、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擺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出了“一低年級學生要寫得正確、端正、整潔,中年級學生進一步把字寫得美觀、大方,高年級學生再進一步把字寫得熟練,有一點兒自己的風格”的具體要求。可見書寫能力的培養(yǎng)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那么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書寫能力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寫字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語文教師重要職責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寫字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在日常的教學中我一方面通過漢字自身的特點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比如:在教學“哭”字時我讓學生聯(lián)想一下“把這個字當做一幅畫你能看到什么?”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舉手踴躍,有人說那兩個口是人的眼睛,還有的說那一點是人留下的一滴淚,答案五花八門。這時我又問學生:“那么怎么把這幅畫畫好?”學生仔細觀察了很久,有的人說這兩個口要寫的一樣大小,因為人的兩只眼睛是一模一樣的;有人說大字好像人的鼻子和胡子要放在中間,不能長歪了。通過這種方法一方面讓孩子記住這個字,另一方面學生學會如何將字寫美觀。再比如學習“武”字時我提示學生“武士身上不帶刀”我們班學生都能準確的寫好這個字。另一方面利用幽默的語言激發(fā)孩子書寫的興趣。比如,教學“三”字時為了讓學生體會到三橫長短不同時,我提示學生:“人要有曲線,有了腰身就好看了,字也一樣,中間一橫是腰,寫的上下一樣長就成水桶腰了。”學生開心的笑了,作業(yè)中都注意了字的“腰身”。
作家畢飛宇說過:“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每一個字首先是一個玩具,在孩子們拆開來裝上,裝上去又拆開的時候,每一個字都是情趣盎然的,具有召喚力的,像小鳥一樣毛絨絨的,啾啾鳴唱的?!彼宰寣懽侄嘁稽c樂趣,讓學生多一點興趣。
(二)加強教師示范性作用
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的勞動與其他類型的勞動有一個明顯的不同,這就是教師不是使用工具去影響勞動的對象,而是用自己的言行去直接影響學生。教師的書寫就是重要的體現(xiàn),比如我寫的字偏大,我們班學生的字普遍都偏大。因此教師的書寫對于學生而言是一塊模板。教師的書寫的示范性不僅要體現(xiàn)在新授課的板書上,還要體現(xiàn)在日常作業(yè)的評語上。比如在日常教學中,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田字格,在識字時向?qū)W生示范結(jié)構(gòu)、位置、筆鋒等重要點,這更利于學生寫好字。平常也可以讓學生多伸手與老師一起書寫。
(三)多樣化的評價方式
在日常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寫得越多,學生書寫越馬虎,字就越來越丑,如此造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我在班上提倡“提筆及練字”,字不在于寫得多,在于寫得精。在書寫《硬筆習字冊》時我要求學生邊寫邊動腦,不僅記住字形也要記住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整體結(jié)構(gòu)。最后在練習本上能工整的再寫一遍,便達到目的。在批改學生《習字冊》時不僅限優(yōu)、良、及這幾個等級,而是在每一個漂亮的字或者筆畫上打上五角星,這樣既能讓學生辨別哪個字,哪一筆寫得好,又能調(diào)動學生書寫興趣。平時,我會利用課間將優(yōu)秀的作業(yè)進行相互傳閱、小組交流、全班展示等活動,大大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及自豪感。另外我還在我們班設計了一個責任田,每個人負責一塊,一學期內(nèi)貼上你最成功的一個書寫作業(yè),學生們都牟足了勁準備一份最好的作品。
寫本身是一件枯燥、辛苦的事情,可是我相信興趣會是巨大的動力,只要我們多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條件,漂亮的字便能相伴于每個孩子的一生。
寫的過程就是理解的過程,寫的能力其實也是理解能力。小學生書寫能力的訓練是不可被忽視的,特別是小學階段應當嚴格要求,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循序漸進,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