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教學風格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具有很強的穩(wěn)定性和延續(xù)性,是教師教學走向成熟的標志。教師教學風格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影響學生學習方式的形成,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形成,也會影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
【關鍵詞】教學風格 學習方式 影響
教學風格是指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逐漸形成的,是教師個性和自身獨特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教學觀點、教學效果等方面相融合所體現(xiàn)出來的,具有穩(wěn)定性和獨特性的教學特征和審美風貌。教學風格的形成是教師教學藝術走向成熟的標志,優(yōu)秀的教師總有獨特的教學方式,優(yōu)秀教師總是以形成自身的教學風格作為自己終身追求的目標。教師是 “人類靈魂”的塑造者,承擔著全方位的教書育人的工作?,F(xiàn)在,學生的模仿能力、可塑性很強,教師的一言一行往往成為學生學習和模仿的典范,教師是他們心中學習的榜樣,也是他們最崇拜的對象之一。學校是學生成長的地方,教師是傳播知識、播撒知識的工作者,學生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教師的教學風格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學生的學習方式在很大的程度上都受到教師的影響。
一、教師教學風格對學生學習方式形成的影響
(一)教學相長,密切相聯(lián)
教學是教與學高度統(tǒng)一的活動,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兩個不能分割的整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某些方式方法的偏愛,不管教學內(nèi)容和教授對象發(fā)生了變化而表現(xiàn)出來的具有很強穩(wěn)定性的特點就是教學風格。如果這些方法為學生所鐘愛,那么就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學風格和學習方式密切相連,教學風格體現(xiàn)著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育思想,對學生能起到潛移默化的示范和引領作用。當然,學習方式也會影響到教師的教學風格。如果教師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等方面有充分的了解,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那么教師可能就會對教學思路、教學方式、教學方法等有所調(diào)整,進而反作用于教師教學風格。
(二)教師教學風格對學習方式的重要性
教師的教學風格對學生學習方式的養(yǎng)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古人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學生通過不斷的學習,走向成長,從幼稚走向成熟,在此過程中,是一個不斷模仿不斷超越的過程,而學生模仿和學習的重要對象之一就是教師。身為人師,教師的言行舉止將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成長。一個高素養(yǎng)的老師,一個有魅力的老師,一個具有自身教學特色和教學風格的老師,必然要以自身獨特的教學風格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影響學生學習方式的形成,影響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進而影響學生人格思想的形成。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指路人,教師教學風格對學生學習方式形成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教師教學風格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影響
(一)影響學生學習方式的形成
一般說來,謹嚴型的教師往往嚴格要求學生,一絲不茍,受到教師的這種教學風格影響的學生表現(xiàn)出腳踏實地、謹言慎行,學習穩(wěn)扎穩(wěn)打;幽默型教師上課往往妙語連珠,機智詼諧,給人啟迪,受到教師的這種教學風格影響的學生表現(xiàn)為開朗樂觀,自信自主,對學習有濃厚興趣,學習主動性強……可見,不同的教學風格對學生的影響也是不同的,教師的教學風格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為例,思想品德教學對學生思想觀、政治觀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講政治,講思想,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由于受到上課教材和內(nèi)容的影響,有許多思品教師上課教學風格是一板一眼的,謹嚴有序,學生學起來有時候枯燥無味,對教師的依賴性也很強;而有的教師則引入許多生活的小案例,通過案例來對各類現(xiàn)象進行解讀,密切聯(lián)系學生生活的實際,學生學習氛圍很濃厚,也激起了學生探索生活和各種現(xiàn)象的興趣。
(二)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形成
新課程改革要求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其實也就是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課堂教學的效果跟教師的教學風格密切相關。如果能在教師的教學風格和教學行為上加以重視和改變,就能引導和規(guī)范學生的課堂行為,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進而提高教學效果。以初中思品課堂教學為例,教師在課堂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備課準備,在課堂上要注重自己的儀容儀表,要采用理想的教學語言,要用豐富的表情和整潔的板書等各方面無形中影響學生。同時,教師也應該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或小組討論,或?qū)嵉卣{(diào)查,或多媒體教學,或?qū)W生積極參與,通過多樣性的教學策略來促進學生良好學習方式的形成,避免學生刻板、單一,讓學生在積極快樂的氛圍中成長學習。
(三)影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指導者,教師的教學風格與教學方式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教學風格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表現(xiàn)在向?qū)W生指出應形成什么樣的學習方式,即科學有效的學習方式;二是通過教師的榜樣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習方式的形成。在學校教育中,教師作為榜樣被學生所模仿,并以潛移默化地方式發(fā)生作用。教師獨特的教學風格是教師的精神風貌的獨特反映,它包括教師的道德修養(yǎng)、情感態(tài)度、為人處世、知識結(jié)構(gòu)、能力水平、理想追求等各個方面,擁有獨特的教學風格的教師,在學生中自然擁有較強的影響力,這樣,教師的正確要求就容易化為學生的行動,達到轉(zhuǎn)變學生學習方式的目的。
總之,研究表明,教師的教學風格對學生學習方式會產(chǎn)生同化作用,即學生不自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總在向教師的風格靠攏。具有特定教學風格的教師總是調(diào)教出與之相匹配的學習風格的學生,對學生學習方式形成具有重要影響。
【參考文獻】
[1]楊立剛. 教師教學風格與學生學習方式相關性研究[J]. 教學與管理,2011(23).
[2]胡云杰. 教師教學風格轉(zhuǎn)變與學生學習方式關系的實驗研究[J]. 上海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