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可夫說過:“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就能發(fā)揮高效的作用”。因此在漢語拼音教學時,我們覺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剛從幼兒園過來的小朋友。那么,怎樣才能在漢語拼音教學中把學生的有意注意集中在學習新知識上,使他們對所學的內容發(fā)生興趣呢?《語文課程標準》教學建議提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因此,為落實這一教學建議,提高拼音教學實效,我們在教學漢語拼音時充分設計恰當的情境,使學生能更長時間地保持學習的興趣,把精力集中在課堂學習的內容上,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教學效率?,F在漢語拼音部分的學習已經結束,從學生掌握情況來看,還是比較滿意的。情景化的拼音教學,我們主要是從以下方面來進行的。
一、以游戲激發(fā)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在我們年級組的張雪、陳德偉、陳小慧三位老師所承擔的校級公開課上,無不自始至終體現著這一教學舉措。不管是常用不衰的“開火車”,還是新穎的“放鞭炮”,或是令學生興奮不已的“摘蘋果”,這些教學形式都只有一個出發(fā)點,那就是為了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隨時保持學習的興趣。
二、以圖片引發(fā)興趣,讓學生在體驗成功中學習
不管是在公開課還是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年級組的語文老師都是每天利用新穎有趣的課件進行教學,當然這其中少不了最吸引學生注意的內容豐富,色彩鮮艷的圖片,使學生眼前一亮,精神為之一振,大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以多樣的形式保持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
在教學中,我們也經常利用講故事、讀兒歌、唱歌曲等形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力求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四十分鐘的作用;運用生動活潑的兒童化語言,如果在低年級教學時習慣于用成人化的語言講課,雖然語言準確明晰、合乎規(guī)范、言簡意賅,但從小學生的角度來看,是難以吸引他們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盡量采用兒童化的生動活潑的語言,使教學過程充滿童真,富有情趣。這樣可讓小朋友們更好地感受到學習拼音的樂趣,從而提高教學實效,可謂“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四、運用側引,即講故事、猜謎語、畫圖等
我們在教學中,從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出發(fā),從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方式如講故事、猜謎語、做游戲、畫圖展示等入手,使拼音的教學貼近學生生活,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吸引他們的無意注意,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顫娪腥さ挠螒颍瑢捤珊椭C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拼音的積極性,在主動參與中,學會了拼音。
五、運用體態(tài)語言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敝挥信c學生的經驗世界,想象世界緊密聯(lián)系起來的學習內容和知覺方式,學生才能理解,才能領悟得更深刻。因此,與教學內容、教學語言、學生的感情相協(xié)調的體態(tài)語言將給學生一種自然和諧的感覺。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借助體型、手勢、眼、口等體態(tài)語言來協(xié)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既使教學的內容生動、形象化,也能使教學互動進入佳境。
總之,教學過程是一種受情緒、注意力控制的過程。如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以之相適應的情境,化抽象為形象、化難為易,使之自始至終處在輕松自然的氛圍中,形成強烈的求知欲,則能避免學生在沒有積極情感參與下的“壓迫式教學”的弊病。使其在課堂上始終精力充沛,學在其中,樂在其中,輕松愉快地度過每一個四十分鐘。
(作者單位:四川省威遠縣靖和鎮(zhèn)小學?!幷咦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