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夢,人生如歌,面對生來的追求與掙扎,我們只能順流而上,抑或溺水而亡。于是,行在路上的心,成了我們漂越于塵世濁流的奇葩。既如此,就讓我們攜著各自的心靈來一次完美的漂泊吧。
暢想在彩云之上
腳下遠(yuǎn)山色,身旁夕陽紅/流星透明心,銀燕穿云空/天高無絕頂,松清望蒼穹/人心無常竟,世事云來分。
2012年與團友在機場相聚后我們一同登機,開啟了屬于我們的俄羅斯之旅。
這一路,我們在客艙內(nèi)一直緊追著太陽,舷窗外的太陽沒有一絲殘陽如血的意味。我們坐在客艙里用一種俯瞰的姿態(tài),體味著夕陽帶給我們的別樣感受。也許是時差的關(guān)系,這天的晚霞時分變得悠長而愜意……
飛機追著太陽飛行,我們的心亦追隨著太陽前行。此刻,飄渺的云霧就在腳下,我們睜著眼睛看著塵事遠(yuǎn)去;此刻,我們離太陽最近,離紅塵最遠(yuǎn);此刻,方才領(lǐng)悟,決定距離的并不是時間和空間,而是心靈。也正是此刻,這五個半小時的飛行,讓我們清醒地過著夢一般的日子。
抵達(dá)時已是夜里24時23分,將要去往的莫斯科,有著什么樣的美麗,有著什么樣的變化,有著什么樣的收獲,有著什么樣的相遇,都要等去到那里才知曉
萬里空中不眠夜,白云身邊見月娥。
星光如燭仙態(tài)近,眼前光動仙夢多。
身飄俯首有彩殿,臨空靈光染你我。
長風(fēng)長空思緒遠(yuǎn),欲知歸途行如何。尋夢紅場
每次來紅場,總會懷揣著心事——借莫斯科深沉悠遠(yuǎn)的天空,撥開那天光云影,做一次人生的回想,做一次多彩的夢。
感謝那飛翔的“銀鷹”,將我送抵莫斯科的紅場。10月正是秋風(fēng)送爽的季節(jié),抵達(dá)時已是華燈初上的時分,周遭一片靜謐,時間仿若靜止于此。我靜靜地立于莫斯科紅場的青石之上,聆聽著自己的心跳,手里的鏡頭大睜著眼睛,記錄著屬于我的那份美好記憶,尋找著屬于未來的答案。
這座廣場,其名聲遠(yuǎn)比面積大得多。它坐落在教堂林立的中央,廣場以悠久的胸懷擁抱著每一個路人。在中國人心中,紅場或許與革命有著關(guān)聯(lián),只有來過莫斯科的人才知道,紅場的俄文原意其實是“美麗的廣場”。人們常常將紅場比做莫斯科。莫斯科便是它,它便是莫斯科。我用多情的目光,膜拜著這座不朽的建筑。如果有一天我變成了一粒塵埃,愿能就落在那金光之上。
紅場上留存著革命年代的氣息,那個偉大的人物列寧就躺在這里。這個不朽的老人,在這里見證了莫斯科88年的興衰過往。只是這一點,就讓我們不得不敬重瞻仰。為的就是尋著他的夢,對自己的人生做一次回首。
我知道,進入這片廣場的人,不一定就能領(lǐng)悟全部。只有帶著虔誠的心,才能感知這片廣場的高遠(yuǎn),才能讓我們的愛恨和著紅場那點點的霓虹落于此地歇息。
鐘聲想起,寧靜的音符傳遞著夜色的幽香,又一次擊中我的心窩,我能稱出它的重量,鐘聲在告訴我,向生命的深處走去,在生命的深處尋找自我。心在瞬間靜止,我記住了莫斯科紅場的午夜12點,不用點燭,只需靜默,讓心靜靜地膜拜。
偶來紅場午夜行,之間教堂立如林。
靜安用心會神靈,知此遙遠(yuǎn)情更濃。
述懷新圣女公墓
秋雨帶著冰冷的涼爽,也帶著沉靜的思考,我們從這里走過。尋覓著什么。是26000個逝者的故事?是長亭林園給我們的警示?或者逝者與生者之間時空的對語。
在雨中那位俄羅斯老婦人,一手撐著傘,一手吃力地拔著秋草,她拒絕我們的幫助,甚至拒絕我們幫她撐著傘,我把這一幕的照片帶回家,想想我還能得到什么。
深秋風(fēng)帶著涼意,秋雨宣泄著飄零,我們行走其間,聽不到雨聲,但知道雨落地的重量,雨拉長了我們的心事。我們肅靜地尋找著什么,但究竟要找到什么,卻無法解答。
這里靜謐的林園,誠實的土地,沉默的古樹,多情的秋葉,無論什么樣的情緒在這里都可以淡淡地流轉(zhuǎn)。眼前青石的小徑,承載著多少人的腳印與思愁,這里的每座石碑,仿佛永遠(yuǎn)都帶著濕潤的印記。多年前的一天,我曾來過此地。那對俄羅斯老夫婦,坐在木椅上,專注慈愛的看著那墓碑。
這里的一片欄桿,一塊石碑,一方泥土,甚至一株小草,都會拉開我們的距離。如今,這里已是旅游景點。那些奮斗過的人們創(chuàng)造了歷史,雖然已與我們相隔漸遠(yuǎn),但他們留下的思想?yún)s依然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這才是我們此行的方向。
秋風(fēng)、秋雨、秋葉,秋日的思念,這一切都是清涼的,明凈的,一塵不染的。飛翔的蒼鷹孤傲地眺望遠(yuǎn)方,和平的白鴿仿佛要給人們帶來吉祥,那一座座石碑,形態(tài)各異的創(chuàng)意,精致唯美的雕工,仿佛是一扇扇或關(guān)或開的雕花古門窗。每一座石碑都寄托著親朋好友的無窮思念,此時,我的思念是否能傳遞到異國他鄉(xiāng)人的心里?
踏出園林,回歸來時的路,這讓我想起,人生是否果有輪回?從起點到終點又回歸到起點,由平靜到喧鬧又歸為平靜。
秋雨雨人生,碑林景色佳。
移步思緒進,古林吐清芽。
林碑濕園地,時機用心拿。
問安激情懷,盛開思想花。
氣派的克里姆林宮城堡
第一次來克里姆林宮是20年前的事,而這次來則是深秋。同樣的倉促,讓我分不清楚這次算是初來還是重逢。然而,雄偉的建筑,濃郁的風(fēng)情,似曾相識的美麗輕車熟路地帶著我暢游在歷史的河流中。那感覺,就像登上了俄羅斯古老的船艙,讓霞光和鐘聲為你打開克里姆林宮的大門,揭開莫斯科建筑、文化藝術(shù)發(fā)展的卷軸。
走在克里姆林宮古老的青石路上,我仿佛看到了12世紀(jì)多爾魯斯基大公建造的木結(jié)構(gòu)城堡。俄國人將它解釋為城堡,蒙古人稱作堡壘。但如何解釋都不重要,在我眼里它就是一座世界建筑陳列館,世界文化遺產(chǎn)保管所。
這里處處都洋溢著人類的智慧,行在這里的青石路上,你便能追憶舊夢,斑駁的紅墻能助你細(xì)數(shù)出歲月的年輪,輝煌的教堂能幫你解讀民族建筑藝術(shù)的風(fēng)味與格調(diào),就算只是隔著那條青石路相望,也能讓你找到歷史過往的許多瞬間。
坐在涅格林納河與莫斯科河的交匯點上,我細(xì)品著鮑羅維茨丘陵上的克里姆林宮。這座宮殿始建于12世紀(jì)上葉,至今已形成了長2235米,高5米至19米不等,厚3.5米至6.5米的城墻,19個尖聳的塔樓。在這個漫長的建筑過程中,不知道會有多少故事深藏其中。而不論歷史、文化、建筑、藝術(shù),乃至風(fēng)情,都是由眼下兩河的流水孕育而來。這里的河水,養(yǎng)育了一代代的俄羅斯人,也浸洗了他們質(zhì)樸的靈魂和固執(zhí)的性格。
跳躍的思緒被石板路拉長,在這片建筑物的任何一個角落仿佛都有許多古老的秘密。這條石板路上,曾走過修道士,走過沙皇,走過總統(tǒng),如今我們也走過。它如同一位從歲月深處走來的老人,與我們邊行邊敘說著過去的故事。
跟隨著人群,我們在圣母升天、天使報喜、天使和十二使徒大教堂之間穿梭??茨切┊嬒瘢嵌嗌偃烁F其一生的創(chuàng)作。藝術(shù)家們用虔誠的心讓神靈鮮活,用五顏六色來感動你的靈魂。
看著宮墻內(nèi)建于1960年的白色烏拉爾大理石與玻璃結(jié)構(gòu)的克里姆林宮大禮堂,你一定會想要為這60萬平方米的恢宏建筑拍個全景照,但這很困難。這座建筑的整體氛圍有些朦朧,從這里你可以眺望教堂的蒼茫,亦可以俯首守護無名烈士墓的圣火。
風(fēng)景只為懂的人而生,克里姆林宮卻為每一個平凡的過客存在著。但無論你懷著什么樣的目的,什么樣心情而來,斯巴斯克塔樓上的自鳴鐘都會為你響起。
《又見克里姆林宮》
教堂高開古圣賢,人在佳處見雕欄。
兩河之上石堡遠(yuǎn),天轉(zhuǎn)地險眼界寬。
石深路幽行進難,金頂向上漲微瀾。
游人若贊親臨美,早在人世第一觀。謝爾蓋耶夫小鎮(zhèn)
2012年10月14日,當(dāng)我隨眾踏進莫斯科郊外的謝爾蓋耶夫鎮(zhèn),進入那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的謝爾蓋耶夫圣三一修道院時,我這顆漸老的心,競生出了些別樣的新奇感。
普通的白墻,金色的教堂圓頂,相同的青石路面,我們走過時,那群虔誠的鴿子正守在拱形的修道院門口,悠揚的鐘聲引領(lǐng)著川流的人群,大家臉上帶著祥和的神情。這一切都給了我極其寧靜的心靈感受,以致于我不忍按下照相機的快門。
有別于許多信徒,我們的來,不是要遠(yuǎn)離紅塵、祈求庇護、逃離苦難、以求平安,甚至連許愿的沖動也沒有。來,就僅僅是喜歡,喜歡那厚重的門欄,喜歡院中的古書,喜歡飄渺的云霧,喜歡形象各異姿態(tài)萬千的建筑,喜歡那里似懂非懂的文字,喜歡那里帶給人的一份清凈。
耳畔傳來了一陣悠遠(yuǎn)的鐘聲,那鐘聲來自于86米高的鐘樓頂上。那鐘樓不高,但那聲響卻像穿越時空而來,它穿透天空呼喚著每個人用心仰望,全身心的仰望,感受著平靜與幸福。在陽光的照射下,圣母升天大教堂金碧輝煌的屋頂閃閃發(fā)光。離開時,立于院中,我仰望著謝爾蓋耶夫的塑像,回味著教堂建筑的遺韻,思量著留在這里的歷史人文與風(fēng)土民情。
醉心于小鎮(zhèn)的風(fēng)情,銘記下這里曾發(fā)生的故事,不論去留,何處都有幸福。
小鎮(zhèn)修士人仰慕,終身煉就名如月。
六百年來不思悔,青石無語人思策。
神學(xué)碧海吐明珠,秋葉聚會胸中熱。
教堂林立看人事,悠然修行心胸徹。
從來人性難回避,今觀信仰情更烈。
鐘聲響遠(yuǎn)圣水涌,百年吟誦信仰得。
風(fēng)起云歸憶念遠(yuǎn),心歌舞起看天河。
冬宮的記憶
沒有人知道涅瓦河的河水漫流了幾千年。河水不會回答問題。但我卻能在這流水中聽到悠悠回蕩的鐘聲和隆隆震耳的炮聲。更能從這流水中感受到俄羅斯鼎盛王朝的尊貴與霸氣。
深夜,我站在深秋的風(fēng)中,聆聽著涅瓦河拍打堤岸的聲音,靜觀河面上若有若無的美景,讓深秋的細(xì)雨任性地散落在我們身上。雨歇時,風(fēng)為我們撥開了云霏霧繞,金碧輝煌的冬宮像是出水的芙蓉,就那樣溫柔華貴地立于眼前。初遇這美景的我,一時竟找不出一句合適的語言來表達(dá)此刻的心情。只能深深地感嘆著自己原來是如此幸運的人,能在這異國他鄉(xiāng)遇到這可遇不可求的驚喜。
此刻,冬宮在水中印出秀逸溫婉的身影,雖然歷經(jīng)戰(zhàn)亂,但俄羅斯人沒有讓時間把這里的一切變得滄桑,他們把冬宮的俊美留在了現(xiàn)代人的眼前。
我們遠(yuǎn)遠(yuǎn)地觀望著皇宮的風(fēng)采,將自己當(dāng)作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客人,為旅途找一個驛站,讓心靈在此停留,讓思想穿越時空,任微風(fēng)吹拂思緒……
我們站在橋邊那古老的華表下沉思,一滴雨、一片水、一座皇宮、一夜星空就能讓我們的心清澈無比,就能將那些遠(yuǎn)去的歷史帶到眼前。我們倚著石頭制作的欄桿,開始用相機打撈被河水漂洗過的往事與舊景。
清風(fēng)細(xì)雨看冬宮,二十年前到此游。
半是半非君莫問,涅瓦河水東西流。
情迷夏宮
路走得多了,總會忘記一些故事。平淡一些好奇,但人生中總有某地某人,會讓我們情迷。關(guān)于那未來的種種,我們說不清也道不明,只知道那某地某人帶給你的溫暖會讓人迷戀。讓人不舍得走開。就像夏宮。
或許,你曾多次來過夏宮游覽,或許慕名首次踏入這片天地。無論怎樣,你在這里的每一次每一處停留,都會有一處景致與你共度一段時光,都會有幾位風(fēng)流人物在你思想空白處填上重重一筆。
來此地追尋海天秋波、宮殿樓閣的景觀,是人熱愛美好的本性所致,來此地探尋風(fēng)物人情、人文古跡背后的故事,是人生情感的必然選擇。當(dāng)1705年彼得選擇這片沼澤地修建行宮時,他肯定沒有料到今朝人人都可以來此做一次皇帝,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人前來觀賞。
這里宮殿樓閣金碧輝煌,清泉溪水連著大海,海面平靜如初,煙波牽著云朵,秋葉隨風(fēng)翻飛,這一切都讓我恍若夢境。夏宮之所以讓人銘記于心,就在于它的氣勢和芬蘭灣的美景相互襯托。猶如金鑲玉的樓閣,屹立在碧海藍(lán)天之邊。這座宮殿生長在地海之間,猶如藍(lán)白相溶的巨石老玉,永遠(yuǎn)泛著溫潤的光澤,雍容又華貴,平和又淡雅。立于夏宮湖藍(lán)與白色相輝映的宮殿邊,回首之處,你看到的是俄羅斯的風(fēng)情、歐洲的建筑藝術(shù)和深厚的文化氣息;遠(yuǎn)眺之時,你可以看到人生的蒼茫萬象。
于是,我們感嘆:這里太美,所以眼睛很累;這里太大,腳力不夠使;這里海天一體,想象很單一。夏宮因為有了神話般的故事,神仙般的建造以及勞動者的智慧在我們的思想中更搖曳多姿,耐人尋味,更值得我們銘記一生。
不過人生到底是人生,路過到底是路過,無論我們?nèi)绾握湎嗑鄣臅r光,如何執(zhí)著于留戀都是多余的。畢竟,走過的風(fēng)景不能帶走,行進的腳步也無法停留。留下的只有記憶,任憑時光風(fēng)雨打磨,讓它能潤澤心田便罷。
樓宇夏宮盡,海水涌前來。
秋葉隨風(fēng)去,吐水會花開。
云端青白玉,天地英雄在。
晚風(fēng)惜別情,摧人思緒回。
煙波涅瓦河
我們是在秋雨中登船的,然后,一起云游涅瓦河。前幾次來,都只是在河邊行走,這次登船就像極了赴一場前世的約定。
涅瓦河源頭是拉多加湖,全長74公里,有30公里纏繞在圣彼得堡的城市中央,據(jù)說這已是世界之最。300多年前,水見證了這座城市的繁華與寂寞,河水與這座城市相守相依,相濡以沫,水邊靜止的建筑物襯托著這個城市的靈魂,而這條長河卻默默詮釋著這座城市的永恒。
站在船上,河面被淡淡的云霧封鎖,河水泛著光亮,如雨霧中這座城市的路,實際這河更像是這座城市的血液,流過每一個角落,滋潤每一個角落。水中的空氣蕩漾著濕潤,乳白色的云煙隨著水波的顛簸忽遠(yuǎn)忽近,岸邊的建筑被雨絲鑲嵌在天空與碧水之間。雨霧中兩岸的風(fēng)光越朦朧,也就越親近,一切都恍若仙境。冬宮、彼得要塞、保羅大教堂、紅色羅斯多羅燈柱、阿芙樂爾巡洋艦、荷蘭海盜船、造船廠、各處的大小教堂,皆跟隨著我們一起靈動起來。
再想這城市,因水而建,以河為軸,水脈靈動,縱橫交錯。運河將這塊陸地分割成了上百個小島,島與島之間的生命之鏈就在于那一座座的橋。據(jù)說,這個城市擁有3000多座橋,那么到底應(yīng)該怎么稱呼這座城市呢?水城?還是橋城?這城在水中屹立了幾百年,這橋就這樣靜靜地拉著城市的手,默默地看著橋上的風(fēng)景,見證著一年年的歷史風(fēng)情。
我起身立于船首,聆聽著河水的講述。它述說著沉浮,述說著文學(xué)巨匠的輝煌,述說著燦爛的文化。我在天地茫茫之間,在煙雨翩翩之中,憑水遠(yuǎn)眺,盼望著或許能與那些大師有個短暫的邂逅。然而,一切都是枉然,我還是只能在大師們的文字中感知痛苦,尋找歡樂,用我這一生的時間。
看著這清澈的河水,我不禁想問:幾經(jīng)戰(zhàn)火,這眾多的建筑為何依然完美如初?上百個島嶼為何溝通有序?幾千座橋梁為何日日暢通?問到此,方才明白,我們要挖掘和學(xué)習(xí)的,并不是那遠(yuǎn)去的故事,而是他們對環(huán)境的考量,對自然的保護。
身后一臺手風(fēng)琴,幾把管弦樂,一個響板鈴鼓合奏而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熟悉的曲調(diào)將我的思緒拉了回來??催@游艇,布置簡約,上船的也只有我們18人。于是伏特加、魚子醬、蘋果、香蕉還有俄羅斯藝術(shù)家歡快的歌舞,頓時將小小的客艙營造出了異域文化的氛圍。我們隨歌而動,如醉如狂,帶著快樂一路駛向芬蘭灣。
踏上岸,告別游艇,這一天的緣應(yīng)該叫似水流年,這一天的時光應(yīng)該叫碧海云天。圣彼得堡與涅瓦河似情人依偎,深情款款,相依相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