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題立意是作文的關鍵,“意”猶如一軍之帥,是靈魂。高考作文,可謂是成也立意,敗也立意,集中進行審題立意訓練勢在必行。只有審題立意到位,議論才更給力。什么是材料作文:給出一則或幾則簡短的材料,讓考生從材料中提煉觀點,自選角度,自定立意、文體和標題。
材料作文的特點:
一、形式特點:形式豐富多樣,情境類、故事類、寓意類、話題類等等。
二、內(nèi)涵特點:通過典型的“現(xiàn)象”,傳達深刻的道理。
三、高考命題選材趨向:材料越來越中性化,可選立意越來越多元化。
材料作文審題常見病癥:
脫離材料,隨意而為;朦朧感知 ,似是而非;抓一鱗而棄全魚,抓現(xiàn)象而棄本質(zhì)。
材料作文如何審題:
抓住矛盾,化繁為簡;層層剝繭、追問到底;以小見大、設分論點。
本次作文訓練所給材料:
胡迪尼是一位偉大的魔術師,同時也是杰出的逃脫藝術家,他曾經(jīng)夸口,一小時之內(nèi)能從世界上任何牢籠中逃脫。
英國一小鎮(zhèn)特地建造了一座堅固的牢籠,向胡迪尼發(fā)出挑戰(zhàn)。胡迪尼信心十足地走進牢籠,門隨即在他身后關上了。他立刻脫下外套緊張工作起來。但是30分鐘后,他的自信消失了,一小時后,他渾身上下已被汗水濕透。兩個小時后,胡迪尼徹底崩潰了。他筋疲力盡地倒在門上——門竟然開了。
胡迪尼想當然地認為門被鎖住了,其實門根本沒有上鎖,胡迪尼能夠打開世上任何一把鎖,卻不能解開自己心中的鎖。
學生本次訓練審題突出的問題是“虛”,表現(xiàn)為:立意虛空,缺少對內(nèi)涵的落到實處的把握。如從“心靈的困境”、“打開心中的鎖”角度立意,但是對“心靈的困境到底是什么?”“心中的鎖到底是什么?”缺少明確具體的揭示,因而造成分析似是而非,甚至偏離材料主旨。
本次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思路:
一、抓住矛盾,化繁為簡
矛盾的兩個方面:一方面(優(yōu)勢條件):大師技藝精湛,自信,用盡一切辦法開鎖;另一方面(意外結(jié)果):鎖無法打開,無意中卻將根本未鎖的門碰開。由矛盾引出的問題:大師錯了,由對問題的解答產(chǎn)生兩個判斷方向:(1)大師的確錯了,因為他的努力是無效的。(2)大師盡管沒有成功,但他的努力是可貴的。由兩個方向可以拓展衍生出如下觀點:解決問題的關鍵是看清問題的實質(zhì),僵化的思維和習慣是成功的絆腳石,過分依賴優(yōu)勢反而是一種禁錮,“簡單”是一種最高的智慧,成功從來都不會是偶然的,永遠不要奢望不勞而獲,人生需要有大師那樣的勇氣和執(zhí)著。
二、層層剝繭、追問到底
什么鎖最可怕?什么把胡迪尼鎖住啦?信心重要嗎?胡迪尼為什么徹底崩潰?生活中什么不能缺失?故事有什么哲理?
三、以小見大 、設分論點
示例一:
(1)莫使心鎖阻前行,不要讓一時的榮耀成為束縛自己的枷鎖;(2)莫使心鎖阻前行,不要讓一時的失意成為自己前行的阻力;(3)莫使心鎖阻前行,不要讓心中之鎖給自己留下遺憾。
示例二:
(1)找回打開心鎖的鑰匙,需要處事不驚的從容;(2)找回打開心鎖的鑰匙,需要永不言棄的自信;(3)找回打開心鎖的鑰匙,需要寒窗苦學的執(zh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