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湖北省進入新課改后的第一年,正處于新舊高考的過渡轉(zhuǎn)型期。新高考怎么考?有哪些新的題型變化?這是備受人們關注的一個問題。在全面解讀《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湖北卷語文科考試說明》(以下簡稱考試說明)后,不難發(fā)現(xiàn):探究性題型將成為今年新高考的一種新題型。下面就針對這種題型做一番探討。
1.探究性題型會考到嗎?
答案是:一定會考。之所以做出如此肯能的預測,這是有充分的依據(jù)的:“探究”已經(jīng)成為新課改的核心概念之一。我們知道一份高考試卷的制定必須依據(jù)考綱,而考綱的制定又必須依據(jù)教學大綱,下面就從教學大綱開始討論這個問題。
教學大綱進入新課改后就改名為《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3年頒布)(以下簡稱新課標),新課標要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和科學文化素質(zhì),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這段文字里面就提出了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三種能力,其中“探究能力”是新教學大綱明確提到的概念,這在舊教綱中是沒有的。
以新課標為依據(jù),我們選用了人教版的新教材,在新教材里也非常明確地把“探究”列入必須學習的內(nèi)容,并安排了獨立的單元——“梳理探究”。
今年年初,湖北省頒布下發(fā)了考試說明,考試說明的性質(zhì)相當于考試大綱,比考試大綱更為詳盡。
考試說明中的命題指導思想有這樣一段文字:“考查考生的語文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以及考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審美能力、探究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和提高?!痹诳荚囌f明的“考核目標與要求”中同樣提出“高考語文要求考查考生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表達應用和探究六種能力,這六種能力表現(xiàn)為六個層級。”并且將“探究能力”列為“F”級。 而舊考綱最高能力層級為E級(表達應用)。F級“探究能力”是新考綱最大的一個新變化。在考試說明的現(xiàn)代文閱讀部分又兩次提到“探究”。從整份考試說明來看,“探究”散布于文中多個部分,并且被反復提及,這尤其值得我們重視。
從教綱、教材、考綱分析來看, “探究”已延伸到教學、考試的各個部分,深入到各個環(huán)節(jié),成為新課改一個核心概念之一。既然新課標有明確的要求,新教材有明確的編排,新考綱又有明確的規(guī)定,探究性題型就不能不在今年的高考語文試卷中有所反映。如果今年高考語文試卷中沒有探究題,則不能反映出新課改的新變化,也說明高考命題人沒有真正領會吃透新課改的精神。
2.什么是探究性題型?
探究,即探索研究,是在某種事件、某類現(xiàn)象的基礎上做出深入的思考,探尋追究,要求透過現(xiàn)象歸納總結(jié)出具有本質(zhì)性的結(jié)論。在考試說明中是這樣定義的:“指對某些問題進行探討,有見解,有發(fā)現(xiàn),有創(chuàng)新,是在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的基礎上發(fā)展了的能力等級?!?/p>
探究性問題一般由兩部分組成,前半部分直接點名問題的中心,即要回答什么問題;后半部分則指明作答的方向,即從什么角度作答。其特征,第一、問題的設計大多具有開放性。第二、回答的方向具有明確的指向性。
3.探究性題型如何作答?
把握了探究性題型的特征,探究性題型的作答就不難了。
第一、觀點明確。開放性作答不等于沒有觀點或觀點不明,觀點一定要非常明確,放在答案要點的最前面,我的看法是什么,同意還是不同意、贊成還是反對都要旗幟鮮明,避免不置可否或態(tài)度含混的作答。
第二、展示個性。探究性題型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也是最能展現(xiàn)考生學識修養(yǎng)、個性才情的地方,要求說出“你的理解”、“你的看法”,考生的觀點見解往往在文中找不到現(xiàn)成答案,這就要求考生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經(jīng)驗積累(書本知識與人生閱歷),做出個性化解答。
第三、選準角度。探究性題型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指向性,作答時就不能不有所顧忌,一定要審清題目的要求,到底是結(jié)合文本、聯(lián)系實際,還是運用原理。
第四、言之有理。探究性題型雖允許考生提成新穎獨到的見解,但一定要持之有據(jù),言之有理。這就要求在作答時理清答案要點,深入思考一下,可以從哪些不同的方面把道理說得透徹,還要分清邏輯層次,先說什么再說什么,前提和結(jié)論的推導要站得住腳。
本文預測了探究性題型為2012年湖北省新高考語文必考題型,并初步探討了探究和探究題型的含義,歸納出探究題型的兩大基本特征,在此基礎上總結(jié)出探究性題型作答的四個要領,給出了規(guī)范的參考答案的標準。希望對2012年積極備考的語文教師和即將參加高考的考生提供一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