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年的班主任經歷中,我已帶了兩屆差班。說其差無非是主要表現(xiàn)在學習和紀律兩方面。對班主任來說,當班內存占著90%左右的學生學習基礎差,無疑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由于學困生跟不上學習,久而久之,出現(xiàn)不愿學習、紀律渙散等現(xiàn)象,甚至影響整個班級的學習進度和總體成績,成為差班。由此也會造成班主任工作無法正常開展,班級教育教學難以正常運行的局面。如何帶好學困生?通過這幾年的摸索探求,我總結出了如下一些經驗,和大家一起探討。
一、關心熱愛學生,溝通師生情感
對學生來說,他們往往有很沉重的思想包袱,總認為自己比別人低一等,再怎樣努力也無濟于事了,已經沒有迎頭趕上的希望了,乃至頹靡不振、自卑散漫、自暴自棄、破罐破摔。這樣的學生,他們的感情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受到傷害,有時甚至故意做一些錯事來引起老師的關注。殊不知這樣的學生平時看起來似乎什么也不關心、什么也不在乎很“瀟灑”,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其實他們內心是最孤獨、最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幫助和愛護的。而我們的教師卻往往忽略這一點傾斜情感天平,對優(yōu)等生倍加呵護,視為精品、可造之材;對學困生則冷眼相待,認為是扯腿生、廢物一個。這樣教師的一個冷漠的眼神,一句嘲諷的譏笑都無形的刺破了學生原本想改正缺點努力學習的一點勇氣,使之不敢多接近教師,遠遠地避開與教師的正面接觸。
教育家夏丐尊說得好:“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愛,就成了無水之池。任你四方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于漪老師也說過:“教育的事業(yè)是愛的事業(yè)。”可見,關心熱愛學生、與學生溝通情感是搞好教育教學的首要條件和保證,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因此,教師要熱愛每一個學生,一視同仁地對待每個學生,努力去捕捉他們的每一個閃光點。尤其是對學困生,我們教師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像愛“小天鵝”那樣愛“丑小鴨”,平時多與其談心,交流感情,建立友誼,解決他們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把希望的陽光播撒在每個學生心田,使他們覺得教師是在真心幫助自己,從而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重新點燃改正缺點奮發(fā)向上的火花。這樣才會產生羅森塔爾效應。
二、培養(yǎng)協(xié)作能力,提高學習成績
每學年在班內開展“分組競爭、加分鼓勵”活動。具體方法是:讓學生們自愿分成若干學習小組,根據(jù)考試成績制定出他們的基礎分。待期末評比時,將每個同學所有課程(含音、體、美)的平時測驗、單元測試、期中期末考試成績都統(tǒng)計起來算出學習小組的總平均分,最后與基礎分比較看進步提高率的多少來獎賞。這樣就免除了優(yōu)等生總拿獎,驕傲自滿心態(tài)的出現(xiàn),使學困生覺得有了競爭的平等機會,內在的潛力積極性也就被充分調動了起來。通過強調學習小組的整體團結協(xié)作能力,從而達到班級學習成績的逐步提高。
另外,評比中還設立了一些加分項目,如做有意義的事、期中期末考試中平均分提高的多少、全年級中排名超過多少名同學、背誦課平均分的高低、優(yōu)秀班干、先進個人、早晚按時來校復習功課的、交作業(yè)次數(shù)等都規(guī)定了加分分數(shù)。這一機制的引入更加調動了同學門的學習熱情,也使每個同學有了強烈的責任感,有了很強的集體意識。
三、樹立自信心,創(chuàng)立特色班
由于學生各方面的差異性,在學校組織的每次文藝比賽、黑板報評比、文明先進班級體評選中,我所任的兩屆學困班無論怎么努力也總是離這些殊榮很遠。面對這一情況,我一方面安慰同學門,教育他們不必把個人、班級的得失看得過重,只要事事努力、問心無愧就好,讓他們懂得“有好的結果固然重要,但努力的過程尤為珍貴”的道理。另方面為了不使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太大的傷害煥發(fā)其自信心,我在培養(yǎng)學生們一技之長創(chuàng)立特色班上下了功夫。
根據(jù)學生及自身條件,首先在體育方面下大力氣,每早總與他們晨跑一同鍛煉身體,平時多與他們打打籃球、玩玩排球、踢踢足球。經過一段時間,同學們的體育有了明顯的長進,還時不時地拿幾個第一名,有三個同學更是在全旗初中生越野賽中包了前三名。這使同學們興奮不已,滿懷豪情,有了很強的自信心,班紀律也越劇到全校第三名,更好地帶動了班級其他方面的進步。
由此可見,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應注意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或在音樂或在美術等方面給予一技之長,使他們對自己充滿自信,邁向成功。
四、培養(yǎng)興趣,指導學法
孔子曾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睈垡蛩固挂舱f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都強調了興趣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有些同學因從小基礎薄弱跟不上漸漸對某些課程失去學習興趣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這就要求教師因材施教,改進教法,降低要求,平時多講一些歷史名人勤奮好學的故事,在教學活動中通過簡單的問題鼓勵他們的點滴進步,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的才智。同時我們也應注意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在教學中,有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總是埋頭苦讀、死記硬背,結果就可想而知了。對于這些學生,教師應在教學當中致力于“導”服務于“學”,通過誘導、疏導,變苦學、死學為樂學、活學,使學生從“學會”轉變?yōu)椤皶W”,培養(yǎng)他們大膽質疑、開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變“被動學習”為“實踐學習”。
總之,學困生的轉化要以愛心和耐心為前提,以期待和信任為基礎,以鞭策和鼓勵為手段,以激發(fā)和引導為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