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根據(jù)英語詞匯的教學原則,以牛津初中英語教材為具體實例從創(chuàng)設語境、結(jié)合文章、展開聯(lián)想、分解單詞、利用實物、開展活動這六個方面來探討如何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學習和掌握單詞,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關鍵詞 英語詞匯 初中英語 詞匯教學
詞匯是語言的最小意義單位,是語言的三大要素(語音、詞匯、語法)之一,就像磚頭是建筑物的最小組成單位一樣。人類思維活動和思想交流首先是依靠詞匯進行的。我們知道,詞匯是組成語言的最基本材料,不熟練掌握詞匯,就不可能掌握一種語言。一個人掌握詞匯的多寡和牢固與否,直接影響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影響他思想表達的豐富與準確程度。沒有詞匯,也就無所謂句子,更無所謂語言。詞匯學習是英語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詞匯,是學好英語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講,詞匯量的掌握就代表外語水平。經(jīng)驗證明,許多學生在英語學習上落后,或干脆放棄了英語學習,就是由于他們從一開始就懶于記憶生詞,沒有大量使用過詞匯。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我們必須下一些苦工夫、實在工夫,努力擴大他們的詞匯量,并確保他們能精確和透徹地理解他們所學的詞匯,能準確地使用這些詞匯。一旦學生通過艱苦的積累,掌握相當數(shù)量的語言“磚瓦”——詞匯,那么他們的英語學習就將進入佳境:句法學習將變得簡單;句型的類型也將大大簡化;學生將會理解并欣賞英語語言的豐富多彩,而不再抱怨英語的同義詞太多,難以區(qū)分等等。
詞匯教學的目的是要學生掌握一定的詞匯量,并且能正確地運用一些常用詞匯進行語言實踐活動。記憶是掌握詞匯的重要條件,而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記憶英語詞匯的習慣和能力,是發(fā)展學生智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詞匯的學習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由于漢語和英語在許多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給中學生學習詞匯帶來了不少困難。在初中一年級時,由于內(nèi)容較少,詞匯簡單,學生尚能應付,但隨著年級的增高,英語內(nèi)容的深化,詞匯量的增加,學生越來越感覺到詞匯的記憶已成為學習英語的最大障礙。于是,逐漸對英語產(chǎn)生厭學情緒,有的甚至于放棄這門學科。
一、創(chuàng)設語境
英語作為我國學生的第二語言,相對來說只有在英語課堂才會使用,缺乏語言使用環(huán)境。有的學生很努力的背的單詞卻往往不知道應該在什么場合使用。長時間不使用短期記憶里的詞匯,最終導致了單詞的遺忘,形成了單詞難記易忘的局面。所以詞匯只有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才有生動的意義,否則詞匯就只是蒼白的文字。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需要想方設法地來營造各種不同的語境配合教學。例如,牛津譯林版教材8B第四單元的Vocabulary,這一課時主要是教8個和舞臺有關的詞匯??此坪唵蔚慕虒W內(nèi)容,其實可以大做文章。首先第四單元的主題是A charity show,圍繞這一主題,可以呈現(xiàn)汶川5.12地震中學生為受難的同學籌集資金,重建校園的事情。關于如何籌集資金這個問題的討論可以幫助學生復習前面所學習的短語advertise on the Internet, give out leaflets, sell books, organize a charity show等。同時導入到舉行慈善演出需要舞臺,從而就此學習新單詞。或者教師以某某明星要到學生所在的城市開演唱會為話題,呈現(xiàn)演出的場景來教授新單詞。對于相同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結(jié)合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出最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假設場景。這樣往往能達到出乎意料的好效果。
二、結(jié)合文章
詞→句→文,是英語教學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任何的單詞都必須放在句子和文章中才有鮮活的意義。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將課文中較長或者難以理解的句子作為例句,讓學生先反復地讀。通過朗讀和復述能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單詞的詞義并記住句子的結(jié)構(gòu)。再安排學生模仿造句,通過造句可以檢驗學生是否正確地理解了詞義。這樣學生不僅可以記住單詞還能學會單詞的用法,一舉多得。
三、展開聯(lián)想
初中英語教材里的單詞雖然詞匯量大,但是很多單詞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如何在眾多的單詞之間發(fā)現(xiàn)他們內(nèi)在的潛規(guī)則就成為重中之重。教師可以在日常的教學中多整理勤思考。例如,在教授牛津英語8B第三單元Online travel時能以computer為中心串聯(lián)整個單元的單詞。這樣既可以將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Different uses of computers與Vocabulary的Words about computers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并可以補充延伸討論電腦使用的利弊,為日后相關的話題作文打下基礎。同時這種類似的聯(lián)想在同意詞的區(qū)分上也能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既鞏固單詞也能區(qū)別他們的用法。如,單詞damage(破壞)可以分為break(折斷),cut(剪),tear(撕)。單詞write(寫)可以分成draft(草稿),record(記錄),note(筆記),rewrite(重寫)。這樣很多關聯(lián)單詞可以成串記憶,更加的條理化,系統(tǒng)化。
四、利用實物
牛津英語教材每個單元都有一個和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主題,圍繞著這些主題,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相應的實物。通過實物的展示來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將他們吸引到即將學習或者正在學習的知識中。比如,在學習7A第四單元Food時,教師準備一些水果等實物不僅教授新單詞,同時引導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在學習7B第一單元Dream homes時,教師可以事先拍下自己家的視頻,并且同時配音介紹家里的房間、家具等。當看到7B第三單元Finding your way時,可以準備一些指明方向的交通指示牌和指南針、地圖等。
五、開展活動
教師可以根據(jù)所要教授的課程類型和內(nèi)容來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貫穿整個課堂,寓教于樂,讓學生不知不覺中認識單詞并且掌握單詞的用法。例如,①詞匯小動車,教師給出一個名詞,請各組學生逐步的添加一些形容詞,數(shù)詞,副詞等組成一個句子,看哪組組合得又長又好又正確。②拋繡球,教師告訴學生一個需要復習的單詞類別,給學生3分鐘時間來回憶與此相關的所有單詞。學生準備好后,開始快速地拋第一個小球。每個學生都可以把球拋給任何一個同學。接到球的學生要說出這類單詞的中的一個,然后將球傳給下一個人。在接到球之后,沒有說出單詞或者說錯說重復單詞的學生都要被罰下場。游戲的勝者就是最后剩下的一位學生。
總之,詞匯教學任重道遠,為了豐富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學生詞匯學習的興趣和效率,教師需要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將課堂教學加以延伸,使課內(nèi)和課外的英語學習有機地聯(lián)系到一起,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達到使其多元化發(fā)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汪榕培,盧曉娟.英語詞匯學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2]何家寧.談詞匯語境教學方法[J].中小學外語教學,1998(6).
[3]王興華.聯(lián)想與辨析在英語詞匯和句型教學中的運用[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0(6).
[4]董蔚君.英語游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