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該文運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邏輯分析法等對安陽市中學體操教學開展的現(xiàn)狀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析與研究。并針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 初中 體操教學 現(xiàn)狀
前言
近年來從中學生體質狀況來看,我國學生的身體素質、生理機能與身體形態(tài)發(fā)展不平衡。學生身體素質逐年下降,身高高、體重輕、胸圍窄、體力差、心肺功能低下等問題日益突出。而體操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翻轉、支撐、跳躍等基本活動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優(yōu)勢,在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品質方面也有著特殊的價值。
通過查閱文獻及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中學體操教材的實施情況及實施體操教學的條件令人擔憂。本文對安陽市部分中學體操教學現(xiàn)狀及影響體操教學的因素進行了調查與分析,并提出看法和建議,旨在促進中學體操教學更好地開展。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抽取安陽市6所中學,以6所中學的體操教學為研究對象。
2.4.2體操專業(yè)教師缺乏
2.4.3體育師范院校的體操課時縮減
許多師范體育專業(yè)的學生在中學里并沒有學過多少體操動作。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差,學習器械體操有一定的難度,再加上體育師范院校體操課時的縮減,使畢業(yè)生的體操整體水平下降。
2.4.4高考導向因素
國家逐漸加重文化成績在體育高考中的比重,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具有積極意義。但另一方面也使一些真正有體育才能的考生因文化成績要求的提高而不能上大學,而另一些文化水平略占優(yōu)勢、體育素質又不是很好的學生,為走捷徑“半道出家”,改練體育而成功步入大學。這樣的學生因為缺乏一定的基礎,使得未來的體育老師缺乏實質性的教學技能。
3 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3.1.1中學體操開展不夠活躍
在上述調查中發(fā)現(xiàn),部分學校雖然有一定的體操器械設施,但是執(zhí)行力不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體操專業(yè)師資力量不足和場地器械配置不足,再加上體操本身危險性太高,所以競技體操在中學很難開展。
3.1.2中學體操教學內容開展不平衡
調查發(fā)現(xiàn)中學基礎類體操教學主要以隊列隊形和徒手體操為主,其他輕器械體操、專門器械體操教授率非常低,且僅開展了極個別動作的教學,實用類體操動作教授率也非常低。
3.2建議
3.2.1建議國家教育行政部門重新認識體操教學的價值,加強各高校在校大學生體操技能的學習。
3.2.2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能夠充分重視,增加學校體操器械設備。
3.2.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3.2.4適當調整競技體操教材的難度適應性,整合與篩選體操教學內容,多以基本體操、輕器械體操以及大眾健美操為主,使之更適中學生的身體、心理特點。
3.2.5教師們要盡量克服體操場地器材的不足,因地制宜,因陋就簡,教學方法向多樣性發(fā)展,主動開展體操運動教學。
參考文獻:
[1]吳曉紅.試析江蘇省中學體育課體操教學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J].湖北體育科技,1997,(3).
[2]從燕君.對江蘇省重點中學體育課體操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J].體育與科學,1997,18(6):28.
[3]張猛.中小學體操開展現(xiàn)狀的調查[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1,15(6):72.
[4]劉志明.學校體操教學的現(xiàn)狀與對策[J].寧波大學學報,2003, 25(3):98-96.
[5]謝遠見.新課標下的體操教學探討[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4, 18(6): 7-8.
[6]童昭崗.體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2,205.
[7]曲魯平.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中體操教學素材的篩選與確定[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 2005, 17(5): 90.
[8]趙麗萍.中小學體育課程改革若干問題分析[J].體育學刊,2006,13(1):119.
[9]高延軍.體操運動在教學中遭到“冷遇”的分析[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 2008(3):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