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義務期英語教學中,教師總認為學生閱讀能力低,英語閱讀教學只局限在課堂單詞、短語及難句的解釋及記憶,而把閱讀策略教學及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寄希望于高中階段。事實上,大部分高中的課堂是為高考服務。學生為了多得分而讀,教師為了學生提高分數而教。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通過閱讀策略教學提升高中學生英語閱讀效率、閱讀能力和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本課題是對營口開發(fā)區(qū)高中高一學生英語閱讀策略使用情況的研究。通過運用SPSS軟件對所收集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了解高中生英語閱讀策略的使用情況,探討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英語閱讀 閱讀策略 閱讀教學
一、引言
為了使閱讀教學更有針對性,我校英語課題組對本校高一學生進行英語閱讀策略運用情況問卷調查,以了解高中生的英語閱讀策略的使用情況與他們的閱讀理解成績的關系;通過比較優(yōu)生與差生在英語閱讀策略上的差異,試圖找出提高中學生閱讀理解水平的有效策略,為閱讀策略訓練提供具體的訓練內容及教學策略。
二、研究過程
1.調查研究的內容和目的
(1)高中生使用英語閱讀策略的總體現(xiàn)狀如何?
(2)閱讀成績高分組與低分組的學生在使用閱讀策略上有什么差異?
哪些策略對提高閱讀成績更有效?
(3)教師應采取什么的教學策略?
2.調查研究的對象
本次調查隨機選取本校高一級4個班200名學生作為調查被試,問卷調查在高一第二學期初進行,保證了調查結果的有效性。
3.問卷調查設計依據及內容
學習策略研究的理論基礎是認知心理學,因此,把語言學習策略分為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和交際策略,是大多數研究者比較容易接受的分類方法(程曉堂,鄭敏,2002)。筆者參照以上學習策略的分類框架和主要英語學習策略研究者O’Malley and Chamot(1990)和Oxford(1990)所歸納分類的與閱讀有關的策略,結合新《課標準》所要求掌握的閱讀策略,自行編制了范圍較大,內容較為完整的閱讀策略調查問卷。問卷內容由四部分:元認知策略(共21項),認知策略(共18項),情感策略(共7項), 交際策略(共4項) 共50個問題組成。
4.研究設計
本研究采用的變量有:閱讀策略總體水平,英語閱讀理解水平。閱讀策略總體水平的數據由調查問卷的四部分的得分構成,英語閱讀理解水平數據由高一第一學期期末市統(tǒng)測閱讀理解部分的成績(滿分為40分,優(yōu)秀為32分)構成。
5.數據處理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1.閱讀策略使用的整體情況
四、教學啟示
(1)教師要轉變閱讀教學觀念。閱讀教學不應只是為了學習語法和詞匯,更重要的是通過閱讀,獲取新的知識、提高認知水平、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要教會學生如何按意群閱讀,擺脫逐字逐句地翻譯;要求學生養(yǎng)成在閱讀時做筆記的習慣;學會利用文章的信息不斷地驗證閱讀中的推測和推斷的正確性,避免做題時過多主觀性和思維的不嚴密的現(xiàn)象。
(3)關注學生的閱讀過程與方法,把閱讀策略培養(yǎng)納入到日常教學中。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有計劃地設計閱讀過程中的各項輔助活動,通過活動向學生展示有關的閱讀策略,讓學生操練并掌握這些策略。
(4)在閱讀理解題的評講中要重視分析解題的思路和策略運用。對于學生出錯較多的文章,教師不應將其翻譯了之。
(5)要求學生經常對自己的閱讀進行評價,反思自己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有效的閱讀策略。學生建立自主意識,才能形成自主發(fā)展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策略,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自我監(jiān)控,學會自我評價。
五、 結束語
筆者認為,中學英語閱讀教學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將閱讀策略的傳授與訓練納入到閱讀教學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自我評價能力,從而讓學生認識自我,成為主動的學習者。
參考文獻:
[1]吳本虎.英語學習策略[M]. 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2]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年
[3]英語課程標準研制組 編寫. 英語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