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豬瘟(CSF)是嚴重危害養(yǎng)豬業(yè)的古老傳染病之一,其流行范圍幾乎遍布世界各地。豬瘟兔化弱毒疫苗(國際上稱C株)對豬瘟預防有著顯著地作用,有些國家已經利用此疫苗消滅了豬瘟,因此本文通過對豬瘟新型疫苗、免疫注射方法以及使用誤區(qū)上進行綜述,目的是為生產實踐上豬瘟免疫提供參考。
關鍵詞:豬瘟;新型疫苗;免疫方法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7-0203-2
豬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又稱古典豬瘟,是由豬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熱性傳染病。目前關于豬瘟的起源問題,國際上尚無確切的定論,Kernkamp對豬瘟被發(fā)現的歷史作了綜述(Kernkamp,1966)。Salmon和Smith于1885年第一次診斷豬瘟為一種獨立的病,但卻誤認為是豬霍亂桿菌所引起(SalmonSmith,1885)。Deshweinitz和Derset于1903年糾正了這個錯誤,證明此病是由一種病毒引起的,豬霍亂桿菌只在此病中起次要作用(DeshweinitzDerset,1903)。世界糧農組織和各國政府都密切關注該病,OIE把豬瘟被列為A類法定傳染病。在我國被列為一類傳染病。該病在美洲、亞洲、歐洲等國家和地區(qū)呈散發(fā)趨勢,一些宣布已消滅豬瘟的國家如比利時、荷蘭、德國、法國等又見豬瘟復發(fā)的報道(Moser、Jon Martin,1998)。近年來,我國養(yǎng)豬業(yè)中,造成豬只死亡仍然以豬瘟為頭號疾病,每年的經濟損失近100億元,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呂宗吉等,2001;王美君等,2011)。針對我國目前養(yǎng)豬業(yè)現狀,接種豬瘟疫苗是預防豬瘟最有效的方法。通過對豬只進行疫苗的接種,使其身體內產生抗體,減少豬瘟的發(fā)生。因此,筆者對豬瘟新型疫苗、免疫注射方法以及使用誤區(qū)上進行簡要綜述,旨在為臨床預防控制豬瘟提供參考資料。
1 常用的豬瘟疫苗
目前,我國生產豬瘟疫苗是利用豬瘟兔化弱毒株來生產的。常用豬瘟疫苗有豬瘟脾淋苗、豬瘟乳兔苗和豬瘟細胞苗。
豬瘟脾淋苗是兔化弱毒株接種成年兔采取無菌方法收獲含毒濃度高的淋巴結、脾臟制備通過減毒而制成的疫苗。其特點是免疫原性強,免疫后抗體產生快,免疫效果好,抗體滴度持續(xù)時間長;根據脾淋苗生產工藝里面含有大量免疫相關轉移因子,起到免疫增強作用;在臨床上脾淋苗用于緊急預防接種,效果優(yōu)于細胞苗;使用劑量一般是1-2頭份;但由于用活體動物生產,兔脾臟淋巴數量少,生產量小,所以成本高。
豬瘟乳兔苗是豬瘟兔化弱毒株接種乳兔,通過無菌收獲肌肉及實質臟器官制備的疫苗。其特點是免疫原性較強,免疫效果較好,免疫后抗體產生較快,抗體滴度持續(xù)時間較長。
豬瘟細胞苗是豬瘟兔化弱毒株接種犢牛睪丸細胞進行培養(yǎng),收獲細胞培養(yǎng)物,冷干燥凍制成的凍干疫苗。其特點是使用劑量較大,一般情況下首免要2-4頭份,用作緊急免疫用量更大甚至10頭份;免疫注射后抗體產生慢,但是用這種方法細胞培養(yǎng)生產量大,相對價格便宜,還可用于超前免疫。
2 新型的豬瘟疫苗
近年來隨著豬瘟兔化弱毒疫苗廣泛運用來防治豬瘟,但由于很多養(yǎng)殖業(yè)主和獸醫(yī)防治員不按照疫苗使用操作,導致免疫失敗時有發(fā)生。同時豬瘟兔化弱毒隨著接種傳代次數的增加和對不同細胞的適應性繁殖,疫苗毒株可能發(fā)生異質性或抗原漂移。數十年來豬瘟病毒在免疫接種的壓力下出現抗原變異,傳統(tǒng)兔化弱毒疫苗已不能完全適應現在的需要,因此研究和開發(fā)新型豬瘟疫苗成為大勢所趨。
2.1 活載體疫苗
某些病毒基因組的某一核苷酸序列,將其切除、突變或在該區(qū)域內插入外源性基因片段后,不影響病毒復制。利用基因工程將該核苷酸序列克隆出來,改造后將異源性抗原基因和啟動子插入其中,獲得重組病毒。該重組病毒免疫動物,可同時提供針對異源病毒與載體病毒的保護。目前,用于表達外源病毒基因的載體包括PRV、痘病毒、腺病毒、皰疹病毒、乳多空病毒和口瘡病毒等。
2.2 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的疫苗,是指注入動物體內后能夠誘導機體產生免疫反應的重組表達質粒,以配有原核復制組件和真核表達調控組件的質粒為載體,將免疫原基因插入該質粒中,用裸核酸接種動物即可產生免疫保護。Markowska D I等對豬瘟病毒核酸疫苗進行了測試,經臨床觀察證明,可以抵抗強毒攻擊,但是會出現40℃以上的高燒,免疫后可以檢測出輕微的T、B細胞反應。
重組質??赏ㄟ^發(fā)酵培養(yǎng)方式大量制備,又具有相對較好的穩(wěn)定性,并且大容量的質粒還可同時容納多種病毒的免疫原基因。核酸疫苗免疫的最大優(yōu)點是可以在同一時間,通過質粒攜帶的編碼不同病毒抗原基因進行免疫,若同時將編碼細胞因子的基因插在質粒上,不但可以提高免疫反應,而且可以調整反應從Th1型向Th2型過渡。
2.3 標記疫苗
CSFV標記疫苗的最大優(yōu)點在于能檢測出疫苗接種豬群中的感染豬,還能預防或減少免疫豬間病毒的傳播,防止臨床病例的出現提供針對所有已知致病毒株的終身免疫保護,防止帶毒狀態(tài)存在,還有性狀穩(wěn)定、無直接副作用和不影響鑒別診斷等優(yōu)點。Dewulf等發(fā)現,用E2亞單位標記疫苗對豬群進行2次免疫能提供臨床保護,但缺點是不能阻止CSFV間接接觸感染,而且免疫后抗體產生較慢。An等發(fā)現在E2亞單位標記疫苗中融入細胞因子可以進一步提高疫苗免疫效果。
2.4 豬瘟病毒基因缺失型弱毒疫苗
病毒編碼毒力的基因可以刪除,當某些與病毒復制無關的毒力基因缺失突變后,病毒毒力喪失或明顯減弱,但病毒復制能力并不喪失,同時還保持著良好的免疫原性,因此,通過基因工程技術使病毒基因組中的毒力基因缺失,可以獲得基因缺失型弱毒疫苗株。
3 豬瘟疫苗的使用誤區(qū)
生產實踐中如果我們在使用豬瘟疫苗時操作不當,不僅對豬瘟的預防效果有影響,還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部分養(yǎng)殖戶對豬瘟疫苗的認識和使用存在一些誤區(qū)。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3.1 重復注射
養(yǎng)殖戶認為注射次數越多預防效果就會越好,獸醫(yī)防治員按照操作規(guī)范注射豬瘟疫苗后,過一至二周又自行注射1-2次。如果在短期內又重新注射此種疫苗,其抗體就會與疫苗中致病病毒相互作用,中和抗體,從而導致豬容易感染豬瘟,所以要科學的使用豬瘟疫苗進行免疫。
3.2 過早注射
有些農戶對剛生下幾天的仔豬注射豬瘟疫苗,然而初生仔豬能從母乳中獲得母源抗體可預防豬瘟,好果早期注射這樣就會干擾破壞母源抗體,使仔豬容易發(fā)生豬瘟。據試驗,在仔豬斷奶前40-45日齡,當母源抗體開始消失時注射豬瘟疫苗的效果最好。
3.3 懷孕注射
有些農戶在母豬懷孕或者臨產時注射豬瘟疫苗,這樣會因為豬瘟是一種弱毒疫苗,能通過懷孕母豬的胎盤引起仔豬死胎、流產或早產甚至引起先天性感染豬瘟。如果要注射豬瘟疫苗也只能在懷孕前或產仔后進行。
3.4 注射失效疫苗
如豬瘟疫苗不按要求進行低溫保存而進行常溫或高溫保存,一段時間后疫苗變質失效再進行免疫注射。這樣做不僅是徒勞無益,而且還容易引起豬群感染豬瘟。
3.5 注射不換針頭
在給豬注射豬瘟疫苗時,沒有更換針頭,從而導致健康豬、病豬相互感染,造成豬群發(fā)病的惡果。因此在注射時一定要更換針頭,嚴格按照一只豬一個針頭,并做好注射器械的消毒,這樣才能有效的防止豬瘟的發(fā)生。
4 豬瘟的接種方法
一直以來,人們注射豬瘟疫苗都是采用頸部或臀部肌肉注射方法,然而經研究發(fā)現采用后海穴接種法,用3-5頭份,臨床證實這種接種法遠優(yōu)于肌肉注射法,可以增強豬體的提抗能力。
后海穴接種法可以增強豬的免疫力,因為后海穴具有豐富的神經分布,該穴位注射疫苗后,藥液和針具刺激激勵神經經絡,使機體的網狀內皮系統(tǒng)產生更多的豬瘟抗體,同時可刺激豬體的免疫系統(tǒng)產生大量的干擾素,可抵抗病毒和病原微生物,使豬的抗病能力提高。并且此種方法產生抗體生成快,免疫力產生早,有利于增強免疫力。本種方法不僅適用于健康豬的免疫接種,也適于已發(fā)生豬瘟的同群豬的緊急接種。可用10-15頭份,隔三日加一次。此種方法很安全,雖然疫苗超量注射,但不會引起毒副作用和不良反應。
5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研究人員在新型豬瘟疫苗研發(fā)、接種方法的創(chuàng)新以及尋找出更多的使用誤區(qū),能夠不斷的提高豬只接種豬瘟疫苗的成功率,減少豬瘟的發(fā)生乃至在我國或者世界范圍內消滅豬瘟。豬瘟的有效預防能夠大幅度的減少養(yǎng)豬業(yè)的損失,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員對豬瘟的疫苗、接種方法等方面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參考文獻
[1] 劉詠梅.非典型豬瘟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河南畜牧獸醫(yī),2010,(04).
[2] 楊漢春.豬瘟疫苗種類及應用[J].動物科學與動物醫(yī)學,2005,(02).
[3] 高海義.豬瘟疫苗與免疫接種方法[J].畜牧科技,2010,(04).
[4] 湯賽動,成建忠.豬瘟疫苗研究進展[J].現代農業(yè)科技,2009,(04).
[5] 蘇天運,蘇天增.昆蟲滯育化學機制研究概括(下)[J].四川動物,1995,14(4):166-169.
[6] MARKOWSKA-DANIEL,COLLINSR.A.etal.Evaluationofgenetic vaccine against swine fever[J].Vaccine 2001,19,17:2480-2484.
[7] 張韻梅.棉鈴蟲蛹在滯育中脂肪/糖原等化學成份含量變化的研究[J].山東農業(yè)大學學報,1994,25(2):147-150.
[8] 韓素芹.豬瘟疫苗注射的誤區(qū)[J],農村養(yǎng)殖技術,2003,(15).
[9] 王先明.豬群高熱病的控制對策[J].養(yǎng)豬,2006,(6):23-24.
[10]涂長春.豬瘟國際流行態(tài)勢、我國現狀及防治對策[J].中國農業(yè)科學,2003,(6):23-25.
[11] 何啟蓋,陳煥春,吳斌,等.規(guī)模化豬場豬瘟、細小病毒、口蹄疫抗體水平監(jiān)測和免疫效果分析[J].中國預防獸醫(yī)學報,2000,22(1):5-9.
[12] Andrew M E,Morrissy CJ,Lenghaus C,et al. Protection of pigs against classical swine fever with DNA2delivered gp 55[J].Vaccine,2000,18(18):1932-1938.
[13] Parida S et al.Rescue of a chimeric rinderpest virus,with the nucleocapsid protein derived f rom peste-des-petits-ruminants virus : use as a marker vaccine[J].J GenVirol,2007,88(7):2019-2027.
[14] 蘭德松.豬瘟疫苗的研究進展[J].畜牧獸醫(yī)科技信息,2011.(08).
[15] 李興紅,李興如.后海穴接種豬瘟疫苗可增強豬的免疫力[J] .中獸醫(yī)學雜志,2012.(01).
作者簡介:白成友(1969-),男,漢族,就職于重慶市璧山縣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研究方向:畜牧獸醫(yī)。Isci te ver in henis num dolorerosto exeriliquis nim vendre modolor periliquisl dolobor percing ent ipsum ad tat ad dui et ate tat la faci te tate et, si.
Sustiscil dolortin venis diam volobor peraesequat. Ut prat vel ut luptat. Raessis nulput wis enisi blan utat, cons nim velit volutat adip eriustrud dit, verat, commolo reriustrud eugait inim incil ipisi eu facipisi.
Ud ea ad modoloreet am vel eugait utat.
Oreriliquat lan voleniat. Lum velisis nibh enibh ecte et, sent wis atie cor sim il euis dolent ut augiam quisl ut velisi.
Agnibh esequip suscin hendre faccum qui bl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