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生雜交高粱栽培是利用當?shù)氐墓鉄豳Y源進行頭季高粱和再生高粱連作的栽培模式,通過品種選擇、卡定播期、適時移栽、配方施肥、田間管理、適時收割、即時砍稈等措施,獲得頭季高粱和再生高粱高產(chǎn)。
再生雜交高粱栽培是利用當?shù)氐墓鉄豳Y源進行頭季高粱和再生高粱連作的栽培模式,一般海拔450米以下的平壩、淺丘,溫度滿足3月平均溫度15℃、9月平均溫度20℃以上的區(qū)域可以種植。
關鍵詞:高粱;再生;高產(chǎn);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51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7-0089-1
1 頭季高梁栽培技術要點
1.1 品種選擇
選用正季生長旺盛,再生能力強,產(chǎn)量較高的雜交高粱品種。如瀘糯8號。
1.2 卡定播期
卡定播期對于高粱來說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這個時期關系到頭季高粱的產(chǎn)量和再生高粱是否能夠按期進行發(fā)苗、及時并且安全出穗和揚花結(jié)實。對于頭期高粱播種的最佳時期是4月,每畝需要備種量為0.35公斤-0.5公斤。
1.3 適時移栽
一定要掌握好高粱幼苗的移栽時間,一般情況苗齡在25-30天左右,葉片在5片左右移植,但是切忌幼苗移植時間不得超過25天。幼苗在移植的過程中有緩苗期,所以最好在雨后或者糞水灌溉后進行移栽。
1.4 配方施肥
肥料是植物生長不可或缺的,但是如何利用肥料的最大效應,需要配方施肥。在高粱的種植和生產(chǎn)過程中,提倡有機肥和無機肥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混合使用,施肥方法為早施重施追肥。頭季全生育期每畝施純氮10-15公斤,氮:磷:鉀以2:1:1為宜。苗肥在移植后5-7天后使用,農(nóng)家肥按照每畝1000公斤使用;尿素每畝5公斤或者碳銨10公斤;每畝使用過磷酸鈣30-40公斤;拔節(jié)肥的使用。在高粱拔節(jié)前農(nóng)家肥的使用要有所增加,每畝使用量1000-1500公斤、三元復合肥25-30公斤;穗肥的施用,穗肥的使用要根據(jù)高粱具體長勢而定,一般情況下,農(nóng)家肥1000公斤,其中加入尿素3-5公斤。
1.5 田間管理
高粱從幼苗到收割都需要進行田間管理,在高粱移栽之后,要注意田間苗的管理,檢查移栽苗的緩苗情況,是否需要補缺,盡量減少苗的缺失。移栽成活后,結(jié)合施肥進行中耕,在高粱拔節(jié)前要完成追肥、培土等一系列工作,以保障高粱的生長需要。蟲害是頭季高粱防御的重要對象,尤其是蚜蟲、螟蟲、炭蛆病等。土蠶、玉米螟蟲、蚜蟲等是高粱開花、抽穗前主要的防御對象。蟲害防御直接影響高粱的產(chǎn)量,所以要采取有效方法進行防御。化學藥品的選用:土蠶的防御選擇速滅殺丁和氯氰菊酯藥劑,在黃昏時候用,效果最佳;防治蚜蟲選用抗蚜威、吡蟲啉、啶蟲咪等;防治螟選用甲維鹽、特殺螟等藥劑等,對螟蟲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對于炭疽病和紋枯病的防治選用春雷霉素、井岡霉素防治,但是不要用有機磷、有機氮、無機銅制劑農(nóng)藥作為防治蟲害,這種方法不利于高粱的生長。
2 再生高粱技術要點
2.1 掌握好收割時間
頭季高粱不能進行盲目收割,太早太晚都會影響高粱的產(chǎn)量,首先要對高粱進行觀察,一般高粱穗子在九成變色、變硬這樣即可收割。
2.2 及時砍稈
在收割之后,要及時砍稈,不宜拖沓,及時砍稈有利于高粱的再生以及提高產(chǎn)量。如果時間拖延,失去砍稈的最佳時機會導致高粱稈上部的休眠腋芽立即萌動、發(fā)芽,由于高粱稈上端的優(yōu)勢,會對其下的腋芽產(chǎn)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使挨近地面的節(jié)位發(fā)芽困難,更可能不發(fā)苗。留稈的高度是高粱再生的關鍵,留稈太高或者太低會直接影響產(chǎn)量??扯捯欢ㄒ莆蘸酶叨?,一般來說留稈3-5厘米即可。
2.3 注意排水
再生高粱抗旱能力較強,但是怕澇。在砍稈之后要立即進行排水。如果遇到天氣干旱,可以把秸稈放到行間保濕。
2.4 及時去蘗除草
如果不能及時去蘗除草會影響再生高粱的生產(chǎn),除草去蘗的最佳時機是再生高粱長出3片葉子的時候,每一組留有壯苗2-3個,其余應除去。在苗生長到30公分左右時應進行追肥,每畝施入足量農(nóng)家肥和10-15公斤尿素,并除草培土上廂。
2.5 病蟲防治
再生高粱病蟲害防治與頭季高粱基本相同。
2.6 搶晴收割
10月中下旬,當再生高粱籽粒轉(zhuǎn)色變硬后,及時搶晴收割晾曬,防止霉變。
作者簡介:唐洪兵(1966-),男,重慶銅梁人,重慶市銅梁縣農(nóng)業(yè)委員會高級農(nóng)藝師,研究方向:種植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