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東省郯城縣是全國重點銀杏栽植區(qū)、著名的銀杏之鄉(xiāng)。過去,銀杏很少發(fā)生病蟲危害,但近來,由于銀杏種植規(guī)模不斷擴大、內(nèi)外交流日益頻繁,病蟲危害逐漸加重。作者詳細調(diào)查了郯城銀杏種植區(qū)出現(xiàn)的病蟲害種類,并對常見的5種病蟲害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
關鍵詞:銀杏;病蟲害;種類;防治方法
中圖分類號:S565.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7-0076-3
銀杏(Ginkgo biloba)是現(xiàn)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植物,其渾身是寶,干是優(yōu)質(zhì)木料,果是美味食品,葉是良效藥材,樹是極佳珍貴的城鄉(xiāng)綠化美化樹種。郯城是全國著名的銀杏之鄉(xiāng),銀杏成片栽植面積達1.5萬余hm2,已發(fā)展成為當?shù)氐闹鲗ееa(chǎn)業(yè)。過去,銀杏樹很少發(fā)生病蟲危害,近年來,隨著銀杏種植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內(nèi)外交流的日益頻繁,病蟲危害逐漸加重,嚴重時造成樹株死亡,病蟲害已成為影響銀杏產(chǎn)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因素。鑒于此,我們在郯城銀杏種植區(qū)內(nèi)開展了病蟲害種類調(diào)查,進行了常見病蟲害的防治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 郯城銀杏病蟲害種類
自2000年始,我縣李明光、高森、古立來等多次開展了銀杏病蟲害調(diào)查。在此基礎上,我們又于2010-2012年連續(xù)3年進行了調(diào)查。共發(fā)現(xiàn)銀杏病害8種,蟲害27種,軟體有害生物(蝸牛)1種。對銀杏危害程度較重的有莖腐病、葉枯病、茶黃薊馬、超小卷葉蛾、白星花金龜?shù)取,F(xiàn)將發(fā)現(xiàn)的銀杏蟲害、病害種類列于表1、表2。
注:+表示危害輕度;++表示危害中度;+++表示危害重度;++++表示危害特重度
2 常見銀杏病害
2.1 莖腐病
是當?shù)劂y杏苗期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當年生種子苗基部或幼根。發(fā)病期主要在夏季,莖腐病菌是土壤習居菌,在適宜條件下自傷口侵入寄主。當氣溫超過35℃,土壤溫度過高,苗基干部灼傷或苗木受蟲傷、機械傷時,都會給病菌帶來侵染機會。苗木染病后莖基變成褐色,呈水漬狀,株體萎蔫,上部葉片失綠下垂而死亡。病苗干基皮內(nèi)組織腐爛,若將根拔起,則根皮留在土壤中,唯有木質(zhì)部能拔出。
采取綜合措施防治該病效果較好,重點抓住以下幾點:
(1)整平土地,采用小高床育苗,防止雨季苗床積水。
(2)播種前對土壤進行一次全面消毒。一般施硫酸亞鐵10-15Kg/666.6m2,個別地塊可達50Kg/666.6m2。
(3)提早播種,增施有機肥料,促苗壯旺,提早木質(zhì)化,減少苗木的日灼傷害。
(4)適當加大育苗密度,行間覆草,降低地溫,減少灼傷根部、基干的機會,降低發(fā)病率。
(5)適時噴水,在高溫季節(jié)充分滿足水分需要,降低地溫。同時,汛期及時排澇,防止?jié)n水。
(6)發(fā)病前可噴1:1的(100-120倍)波爾多液進行預防1-2次,每次間隔15-20天。發(fā)病初期用25%多菌靈500倍液或50%多菌靈700-800倍液進行防治,一般7-10天噴一次,連噴3-4次。發(fā)病高峰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800-1000倍液噴小苗根莖處或用2%-3%硫酸亞鐵水噴施。
2.2 葉枯病
成年大樹以及生長較弱的老樹發(fā)生較嚴重,雌樹發(fā)病率高于雄株。苗木移栽時起苗傷根、栽苗窩根以及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少、土壤板結造成植株生長不良等原因均能引起此病,此病的發(fā)生還與早期黃化病關系密切。該病6月上旬開始發(fā)病,8-9月份為發(fā)病盛期。
(1)選擇肥沃土壤,加強水肥管理,促使苗木健壯生長,提高抗病能力。
(2)適時用藥。在發(fā)病前期可適當噴施200倍波爾多液進行保護。初發(fā)病期可用25%-50%多菌靈粉劑500-800倍液噴灑。發(fā)病盛期噴50%退菌特800-1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600倍液,隔15-20天噴一次,約2-3次。
3 常見銀杏蟲害
3.1 茶黃薊馬 (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
成蟲、若蟲均銼吸葉肉及汁液為害銀杏。使葉片很快失綠變?yōu)闇\綠色,嚴重時葉片白枯,早期脫落,影響樹勢、果實產(chǎn)量和藥用葉片質(zhì)量。1年發(fā)生4 代,5月中、下旬至9月下旬聚集在葉片背面危害。該蟲的發(fā)生年度間有差別,明顯受氣候條件的影響。若遇暖冬,翌春氣溫回升快且比較干旱則發(fā)生早、危害重。特別是入夏后降水偏少,雨季來得遲加重其危害。相反降水多,夏季降水提前,特別是暴雨季節(jié)危害受到抑制。
防治方法:4月下旬在地面和樹干噴敵殺死2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殺滅越冬蟲;到5月下旬開始出現(xiàn)蟲情時,對樹體及樹冠噴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10%吡蟲啉2000倍液;在6月中旬、7月中下旬、8月中旬視蟲害發(fā)生情況分別噴藥2-3次,可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80%敵敵畏800倍液、10%吡蟲啉2000倍液、2.5%魚藤酮2000倍液或1%苦參堿800倍液等噴霧。注意農(nóng)藥要交替施用,不可連續(xù)施用某一種。另外要保護好天敵,利用天敵抑制害蟲暴發(fā)。
3.2 超小卷葉蛾(Pammene ginkgoicala Liu)
是自2007年以后縣內(nèi)銀杏樹上主要害蟲之一。該蟲以幼蟲鉆蛀銀杏短枝、當年生長枝嫩莖和果實,致使被害枝枯死、果實脫落,白果減產(chǎn)。嚴重時枯枝率達50%以上,白果減產(chǎn)80%左右。2009年在新村大發(fā)生,枯枝率達到40%以上。該蟲1年發(fā)生1代,以蛹越冬;危害時間為4-6月份,5月中、下旬為害最重。凡是樹勢弱、透光強度大的樹和孤立木,林緣枝條,該蟲發(fā)生嚴重;老齡樹、雌樹危害較重。
防治方法:(1)清除受害枝。每年4月中旬至6月上旬,初見枝條枯萎時,即應及時剪除,集中燒毀,減少幼蟲轉(zhuǎn)枝危害。(2)樹干涂白。4月上旬成蟲羽化前,用加有敵敵畏的涂白劑,涂刷樹干和骨干枝基部,防止越冬蛹羽化。6月下旬再涂一次,殺滅滯育老熟幼蟲;涂白劑配方:生石灰5Kg、食鹽1Kg、80%敵敵畏乳油200g、清水20Kg。(3)噴霧防治。宜在成蟲羽化盛期(4月中旬)上午9點至下午3點,用50%辛硫磷乳油和2.5%溴氰菊酯乳油各500倍液按1:l的比例混合后噴灑樹干及樹冠,對剛羽化出的成蟲殺死率達90%。4月下旬谷雨前后,用50%久效磷800倍水溶液噴霧,或用80%敵敵畏800倍水溶液與40%氧化樂果800倍水溶液混合后噴灑被害枝,防治剛孵化的幼蟲。若大面積發(fā)生在食用銀杏果的樹上,可用1.8%阿維菌素乳油1000倍或1%苦參堿800倍水溶液噴霧,防治效果在95%以上。(4)干基注藥。4月底在樹木根莖處鉆3-5個直徑0.5厘米的孔,深達木質(zhì)部,注入氧化樂果或久效磷3-5倍液3-10毫升藥液。(5)生物防治。其天敵主要有蜘蛛類、螳螂、獵蝽、螞蟻以及白僵菌,蜘蛛類中的跳蛛是其最主要的天敵。除保護好其天敵外,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按1﹕400比例向樹冠噴BT乳劑。
3.3 白星花金龜(Potosia brevitarsis Lewis)
在我國各地分布廣泛,是果樹、農(nóng)作物、花卉等上常見的害蟲。在郯城該蟲是原有種,2009年6月首次發(fā)現(xiàn)其危害銀杏樹并造成樹木死亡。該蟲對銀杏樹為害具有選擇性和群集性的特點,集中發(fā)生在個別樹株上,以成蟲群集在胸徑10cm左右的幼齡銀杏樹主干的中上部,啃食樹皮至木質(zhì)部,造成樹木因無法輸送養(yǎng)分而死亡。
防治方法:(1)成蟲于5月上旬開始出現(xiàn),6-7月為發(fā)生盛期。在成蟲發(fā)生盛期,充分利用其趨化性、假死性等特點,于清晨或傍晚溫度較低時震落捕殺或用果醋或糖醋誘殺。(2)幼蟲大多集中在腐熟的糞土堆內(nèi),可在5-6月份成蟲羽化前,將糞堆加以翻倒或施用,撿拾其中幼蟲或蛹,集中殺死。(3)藥劑防治。在蟲害發(fā)生期于上午9時或下午5時,用80%敵敵畏乳油和2.5%溴氰菊酯乳油各500倍液按1:l的比例混合后用噴霧器噴灑最好,重點是樹干被害部位的蟲體及樹冠,害蟲殺死率95%以上。(4)于6月初發(fā)現(xiàn)害蟲危害時,對被害株的危害部位涂80%敵敵畏乳油5倍液,然后用塑料薄膜或膠帶綁嚴,效果好。
參考文獻
[1]《山東林木昆蟲志》編委會.山東林木昆蟲志[M].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3.
[2] 曹福亮.中國銀杏志[M].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7.
[3] 遼寧省林學會.森林病蟲圖冊[M].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
[4] 龔麟.銀杏常見病害[J].湖南農(nóng)機,2010,(5),37
[5] 余桂萍,等.銀杏超小卷葉蛾生物學特性與防治[J].昆蟲知識,2004,41(5).
[6] 張格權.銀杏病蟲害防治[J].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5,(12).
[7] 潘小平,等.銀杏病蟲害[J].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1,(1).
作者簡介:顧前廣(1964-),男,山東省郯城縣馬頭鎮(zhèn)林業(yè)站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