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楊樹在我國主要被用來作為用材林、防護林以及綠化。近年來由于管理問題和氣候原因等,楊樹蟲害日益嚴重。本文分析了楊樹主要蟲害的形態(tài)特征及為害特點,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楊樹;主要蟲害;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7-0059-1
楊樹在我國的分布很廣,是用材林、防護林和綠化的主要樹種。由于楊樹具有適應性強、分布廣、早期速生、容易雜交等特點,我國造林面積逐年增加。然而近年來,由于林木撫育、管理、保護、防治措施不當?shù)仍颍x害發(fā)生普遍較重,有些地區(qū)的楊樹林甚至大面積死亡。因此,對楊樹主要蟲害進行研究并加強防治刻不容緩。本文對楊樹主要蟲害的形態(tài)特征及為害特點進行概述,并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
1 蠐螬
1.1 形態(tài)特征及為害特點
蠐螬是金龜類幼蟲的總稱,白色,少數(shù)為黃白色,頭部褐色,頭大而圓,體肥大,體型彎曲,呈C型,腹部腫脹,上顎顯著。體壁柔軟多皺,體表疏生細毛。主要為害幼苗的根莖,造成根莖殘損、苗期缺苗等。
1.2 防治措施
在苗木生長期,可以使用25%異丙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在苗床上打洞灌溉根際,毒殺蠐螬。同時,還可以利用蠐螬不耐水淹的特點,在每年5月上中旬或11月前后澆灌大水,并且保持一定的時間,這樣蠐螬的數(shù)量會下降;另外,還可以設置黑光燈誘殺成蟲,以減少蠐螬的發(fā)生數(shù)量。
2 小地老虎
2.1 形態(tài)特征及為害特點
小地老虎,又名土蠶,地蠶。老熟幼蟲體長約37-50mm,寬5-6mm,頭部褐色,體灰褐至暗褐色,體表粗糙,布滿大小不等的顆粒,臀板黃褐色,有兩條明顯的深褐色縱帶。成蟲小地老虎體長約17-23mm,翅展40-55mm,暗褐色,前翅褐色,黑色波浪形內(nèi)橫線雙線將全翅分為三段,具有顯著的圓灰斑、腎狀紋、棒狀紋和黑色劍狀紋;后翅灰白色,縱脈及緣線褐色。小地老虎主要以幼蟲為害幼苗,低齡幼蟲常聚集于葉莖間,3齡以后分散并潛伏在土里,夜晚出來將幼苗嫩莖咬斷,拖入土中取食;也會爬到苗木上部咬食幼嫩莖葉,影響幼苗生長。
2.2 防治措施
1-3齡幼蟲期,可以采用48%樂斯本乳油、5%勁彪乳油2000倍液、48% 地蛆靈乳油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210%高效滅百可乳油15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1500倍液進行地表噴霧。成蟲發(fā)生期,可以配制糖醋液誘殺。取糖6份、醋3份、水10份、白酒1份、90%萬靈可濕性粉劑1份,混合調(diào)勻既可,或者將甘薯、胡蘿卜等發(fā)酵后,誘殺成蟲。還可以利用黑光燈誘殺成蟲。
3 刺蛾
3.1 形態(tài)特征及為害特點
刺蛾幼蟲頭小,體短粗肥,蛞蝓狀,無腹足,代以吸盤,體上生有枝刺。成蟲體長13-18mm,翅展28-39mm,翅上鱗毛厚體暗灰褐色,腹面及足色深,觸角雌絲狀。低齡幼蟲咬食葉肉,將葉片食成網(wǎng)狀,形成圓形的小斑,老熟幼蟲可將葉片食成缺刻,嚴重時僅留葉脈和主脈。
3.2 防治措施
幼蟲初期抗藥力較弱、防治效果好,可以使用90% 敵百蟲800倍液、20%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20%殺螟硫磷1000-1200倍液防治。對于成蟲,可以利用其趨光的特點,在羽化期,設置黑光燈誘殺,效果顯著。
4 楊扇舟蛾
4.1 形態(tài)特征及為害特點
楊扇舟蛾初孵幼蟲呈淡綠色,3齡后金黃色,頭黑褐色;老熟幼蟲頭黑褐色,全身長滿灰黃色長毛,每個體節(jié)有環(huán)形排列的赭色毛瘤8個,其上有長毛;成蟲灰褐色,頭頂有一個橢圓形黑斑,前翅灰褐色,扇形,有灰白色橫帶4條,頂端有灰褐色的扇形大斑一塊,后翅灰白色,中間有一橫線。幼蟲常數(shù)十條或上百條群居一株,咬食葉片,嚴重時在短期內(nèi)就將樹葉吃光,將整株樹葉吃光后,會轉(zhuǎn)移到鄰樹上,繼續(xù)為害。楊扇舟蛾整年都為害,無越冬現(xiàn)象。
4.2 防治措施
害蟲產(chǎn)卵初期,釋放松毛蟲赤眼蜂,放蜂量控制在每公頃25-150萬頭。天敵主要有赤眼蜂、小繭蜂黑卵蜂、大腿蜂、灰椋鳥等,要加以保護利用。在楊樹高12m以下中幼林地區(qū),幼蟲3齡前,采取人工地面防治。噴25%滅幼脲800-1000倍液、2.5%敵殺死6000-8000倍液、或80%敵敵畏800-1200倍液防治。對于高大樹體,由于噴藥困難,可以打孔注藥防治。在樹胸徑處不同方向打3-4個孔,注入40%氧化樂果乳油等,注藥后要封好注藥口;還可以利用成蟲趨光性,采用黑光燈誘捕誘殺。
5 天牛
5.1 形態(tài)特征及為害特點
天牛幼蟲淡黃或白色,體前端擴展成圓形,似頭狀,故俗名圓頭鉆木蟲,上腭強壯,能鉆入樹內(nèi)生活兩年以上,破壞木材?;记跋蛲忏@一孔道,在樹內(nèi)化蛹,新羽化的成蟲經(jīng)此孔道而出。天牛的幼蟲蛀食樹干和樹枝,影響樹木的生長發(fā)育,使樹勢衰弱,導致病菌侵入,也易被風折斷,受害嚴重時,整株死亡。
5.2 防治措施
取0.1克磷化鋁片塞入蟲孔,然后用泥封住,即可毒殺。還可以采用化學藥劑注孔法。用注射器吸取40%氧化樂果或80%敵敵畏,注入蟲孔,藥液自孔中流出時,封住蟲孔。成蟲羽化盛期,可以向樹干和樹冠噴灑敵百蟲800倍液或80%敵敵畏,噴至藥液沿樹干微微下流為宜。
參考文獻
[1]蔣萍.淺談楊樹常見蟲害的防治[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10(16).
[2] 李少娜,等.豫西地區(qū)楊樹蟲害的發(fā)生與防治[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1(9).
[3] 劉桂生,等.淺析楊樹造林技術措施及有害生物的防治[J].科技與生活,2010(24).
[4] 鄭世鍇,高瑞桐.楊樹豐產(chǎn)栽培與病蟲害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王治洲(1979-),吉林伊通人,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滿族自治縣伊丹鎮(zhèn)林業(yè)工作站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栽培育苗,森林經(jīng)營,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