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們的學??偸桥囵B(yǎng)不出杰出人才?”其實有的教育者早就給出了答案:因為我們的學生的靈性都被我們的教育搞“死”了,學生過著沒有自由的人生,因而就沒有自由的思想了!從而就缺少了創(chuàng)造的靈感。
我認為,這種看法很有道理。還學生自由,還學生個性,其實,就是還祖國未來。學生沒有自由,缺乏創(chuàng)造力,教育者要負主要責任,且看我們的教育者是怎樣控制學生自由的。
一、父母用溫柔的眼光“扼殺”孩子的自由
夸美紐斯說:“任何人在幼年時播下什么種子,到他老年就會收獲那樣的果實?!彼终f“凡是兒童喜歡的東西,只要對兒童沒什么壞處,就應該讓他們從玩中得到滿足?!彼J為兒童生活的前六年,是為以后生活打基礎的時期,這一時期兒童的教育主要以認知為主,如石頭、植物和動物,兒童自身的肢體名稱,光亮和黑暗,周圍的環(huán)境,房間和農場等。因而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很重要,好奇心是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最重要的必須收藏的寶貝,誰丟掉他,就是一生最重要的遺憾,可我們中國的父母往往以孩子的抽象識字為傲,而不注重孩子的好奇心的培養(yǎng)。他們常常用溫柔的眼睛來制止孩子的好奇心,通俗地說,就是用眼睛把孩子的好奇心“瞪”死,不給孩子以應有的自由!
好奇心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心智,一旦失去,就不易再回來了,而父母及周圍的人們的扼殺往往是孩子失去好奇心的重要推手,好奇心的失去其實就是自由的失去。少年時候孩子的自由生長的環(huán)境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自由的環(huán)境和自由的心靈,才能永遠保持孩子的好奇心,為將來的發(fā)展奠定心智的基礎。沒有孩子的好奇心,國家何談未來?
二、老師用教學的勤奮管著崇尚好奇和自由的孩子
孩子在艱難中開始上幼兒園了,開始,孩子對學校充滿好奇,積木、氣球、玩具槍械、兒童之間的游戲等什么都想動一動,可不久,孩子發(fā)現(xiàn)老師已經不可愛了,因為老師不準堆沙子,不準玩水,不準隨便下位捉蜻蜓、追螞蚱、做惡作劇。不僅如此上課時還得畢恭畢敬,手腳不準隨便動,不準好奇,不準創(chuàng)造等。
有一次,我問兒子的老師:“你們怎么不讓孩子背記一些重要的東西呢?”老師笑著說:“對人的創(chuàng)造能力中有兩個東西比死記硬背更重要:一個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尋找所需要的比它能夠記憶的多得多的知識;再一個是他綜合使用這些知識進行新的創(chuàng)造的能力。死記硬背,就不會讓一個人知識豐富,也不會讓一個人變得聰明,這就是我的觀點?!?/p>
我們的老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其中有大部分時間是用在讓學生死記硬背上,在死記硬背上下的功夫越多、越勤奮的老師,教出的學生往往缺乏再創(chuàng)造的潛力。高剛在《遭遇美國教育》一書中說:“美國的中小學校非??粗睾⒆觽兊膶W習興趣。他們提倡尊重每個孩子的性格、習慣、喜好,鼓勵孩子的一切想像和創(chuàng)造能力。這與我們中國的教育大不一樣,我們中國,從孩子進入學校的第一天起,就把一個公認的標準放置在孩子眼前,讓孩子們死記硬背,千差萬異的孩子都要按照這個標準被剪裁、被馴化?!闭蚍椒ú煌?,目標不同,因而結果就截然不同。
因此,我強烈希望我們中國的老師要善于放手。中國的教育追求急功近利,沒有長遠打算,將來是十分危險的。應該給學生以相對自由的空間。
三、用教學制度捆著尚有靈性的青少年
實踐證明捆死學生的最好辦法是制度,制度當然不能少,有的國家制訂的教育制度是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有利于學生的個性而我們有的學校制定的制度卻是以捆死學生為目的,以抹殺學生的個性為目的。例如,學校行政部門希望學生理一樣的頭發(fā) ,穿一樣的衣服,如某小學制定了這樣一個規(guī)則 :“凡上課做小動作,沒有畢恭畢敬坐好的學生,罰抄寫300字的課文一篇;不準“頂撞”老師,凡頂撞老師、和老師思想不一致的,情節(jié)嚴重的就帶家長。”不錯,遵守紀律是學生應該做到的,紀律是維系一個社會環(huán)境穩(wěn)定和井井有條的一種規(guī)章制度,是要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而定的,并不是某某個學校領導或者教師,為了一己之快漠視學生感受而定的!學生在走廊里不許說話,在走廊里不許跑動,在課堂上保持肅靜,下課時只準坐在自己的桌子旁……這樣死氣沉沉的環(huán)境,還能有與眾不同的思想才怪學生,還能夠算得上是祖國的花朵嗎?凋謝了吧?
四、教育者用功利思想誤導了純真的學生,使學生缺乏務實和追求的精神
孩子本來是具有童真的,是不大會說謊言的,那么孩子是怎么學會謊言的?
這個功勞應該首先歸功于我們的教育:從幼兒園起,為了功利,我們的學校在迎接上級檢查工作的時候,常常做的就是表面文章,教育孩子極盡撒謊之能事。如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經常對學校進行規(guī)范性檢查,這種促進工作的做法無可厚非,各學校為了對付檢查,掃掃地,擦擦玻璃也是無可厚非的,可常常是每有檢查就伴隨著大規(guī)模的造假運動,造資料,造口號,擺形象,教育學生說假話。學生耳濡目染,如何學不會用謊言對付未來?單就課程表的更換就很能說明問題,當上級來檢查時,我們就立馬換成國家規(guī)定的課表,然后找個老師裝模作樣地在課堂舞弄一番(如生理衛(wèi)生,勞動技能課),咋一看學生的負擔是減輕了,規(guī)范是符合了,可仔細一看,那課程表上剛換的墨水還沒有干。如果上級有對學生進行當面問卷的,學校便選派素質相對高的(就是會說謊話而不臉紅的)先接受相關教育者的培訓,然后再去接受上級問卷,這樣,學生的回答一般會符合各個階層的意愿,于是皆大歡喜,上級大加贊揚,下級放心的繼續(xù)工作。
五、功利性成了孩子的信仰,在功利下孩子的心靈就沒有自由了
我們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育手段相對是比較落后的,落后的原因不是知識本身的錯,錯在教學的目的,我們學生學會了該學的東西,卻沒有學會如何學習。如何學習才真正是教育的意義所在。教師是天底下最重要的職業(yè)??晌覀兝蠋熡貌粩嗟目荚?,統(tǒng)一化的答案,不斷地強化學生的同一意識,不斷的灌輸統(tǒng)一的知識來窒息學生的生機,這些內容重復的教學,掐斷了學生追求新知識的強烈愿望,學生就在不斷的重復中耗盡了對知識的渴求和好奇之心,至于如何學習,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如何發(fā)展已經不是我們思考的東西了,結果,我們的學生的信仰變成了就是考好成績,至于做人、將來做什么,怎么做,學生好像很少考慮過,經過這樣訓練的學生不僅智慧喪失,目光短淺,而且作為人的動手能力、做人能力也隨之喪失,孩子沒有自由,心靈就很孤寂,這是世界上最可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