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我們的一部分學生存在著這樣的現(xiàn)象:在學習上,或者目的不明,或者不能堅持去做,或者總想投機取巧,或者犯懶得過且過。如何調(diào)動這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育效果呢?我苦惱著,思考著,實踐著。通過查閱相關的心理學及教育理論書籍,我了解到,一個學生學習成績的優(yōu)劣除了與記憶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等智力因素有關外,還在很大程度上與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有關。從人類智慧行為的心理結構看,非智力因素屬于非認知性心理機能系統(tǒng),即動力系統(tǒng),在學習上發(fā)揮著動力、定向、強化和創(chuàng)造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教學效果將會事半功倍。這些現(xiàn)象將會明顯好轉(zhuǎn)?;谝陨险J識,我在調(diào)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與嘗試,起到了一定作用。
一、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建立師生間的和諧情感
現(xiàn)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說,教育里沒有了愛,就好比池塘里沒有了水。愛是教育的基礎,是教師與學生產(chǎn)生良好關系的基礎。只有使師生之間在課內(nèi)外保持一種良好的人際關系,在精神上形成默契,理智上產(chǎn)生同頻共振,情感上產(chǎn)生強烈共鳴,學生對教師有好感、信賴甚至仰慕,聽起課來才會津津有味,注意力才可能集中,知識順理成章地被接受,才會主動去叩響未知王國的門扉。
首先理解、引導學生,讓學生覺得老師貼心。初三緊張的生活、快速的節(jié)奏會讓學生感覺非常壓抑,春天來了,天真爛漫、追求美好的中學生自然想去踏青、遠足,可現(xiàn)實的可能性不大,我非常理解他們,于是想了一個辦法,金臺路旁的一條臭水溝,在夜晚的時候,河水倒映著兩岸的樓房、柳樹、燈火,微風吹來,波光粼粼,靜謐而美好;白天,河水兩旁黃色的迎春花盛開,柳樹抽出嫩綠的枝芽,小草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充滿著生機。我告訴學生,賞景何必去遠方!只要心中有情趣,處處都是景致。早晚上學放學間,孩子們看天的多了,看樹的多了,浮躁的心情沉靜了許多。
其次,充分利用課本,讓學生對老師產(chǎn)生敬愛。語言是人們傳遞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無論是繪景狀物還是敘事寫人,都飽含著作者的情感。因此,教師認真揣摩文本,尋找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點,將備課時體驗到的情感融入到教學之中,用熱情、激情、真情去撞擊學生的心靈,去掀動學生情感的漣漪,使他們置身于充滿濃烈氣氛的情境中,受到感染。這樣,既讓學生產(chǎn)生共鳴,又讓學生對充滿激情與正義感的老師產(chǎn)生敬佩之情,從而增強語文學習的熱情。
二、直掛云帆濟滄海——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的成就動機
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我們的一部分學生思想上確實不重視語文,舉例來說,報家教的、報校外輔導班的幾乎不報語文,語文作業(yè)會用最快的速度、最少的一點時間糊弄完成,課間討論最多的是理科題卻幾乎很少討論語文……怎么改變呢?
(一)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的成就需要。要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首先要進行理想教育?!盎叵肫鹆袑幍哪切┕廨x的語言:理想!人沒有了理想就成了動物。理想推動著進步?!睂W生來說,他們即使有胸懷天下、大濟蒼生的遠大理想,也要從現(xiàn)實做起,從切近的理想開始。對于我校的絕大多數(shù)學生而言,他們切近的較實際的理想就是考上市區(qū)級重點校;對于程度稍微弱的同學,我會給他們鼓勁,努力考上普通高中。燃起學生對理想的追逐事半功倍。
其次,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要使學生明確“為什么要學習語文”。語文學習是中高考的需要:中考120分,高考150分,語文學習是中考總分的重要得分來源;語文學習是學好其它學科的需要: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學科,是了解知識、擴大知識的一把鑰匙,理解、分析、概括、歸納等等都要涉及,是學好其它學科的基礎;語文學習是學習、生活、工作、研究的需要,是怡情悅性的需要:語文涉及語言、文學、科技等各個領域,是一門內(nèi)容廣泛、情感豐富的學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每個人都會在語文當中找到自己心靈的慰藉;語文學好是熱愛祖國文化的體現(xiàn):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漢語言是世界上最動聽、最美好的語言,學好漢字、學好語文就能使中華文化不斷得傳承下去,源遠流長。最后總結成一句話:若想取得好成績,立足長遠,必須熱愛語文。從而促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語文的自豪感、使命感,將語文學習的需要轉(zhuǎn)化成正確的成就動機。
(二) 給學生適當?shù)钠谕?。學生的水平是參差不齊的,針對學生具體情況進行教學,對程度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提出不同的期望值,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老師對他的殷切期望,并且通過一定的努力,達到一定的要求,使學生飽嘗成功的喜悅,產(chǎn)生一種新的希望,從而形成一種循序漸進的良性局面。
(三) 提高學生的抱負水平。研究表明,學生的成就動機不僅跟老師,家長的期望值有關,還與個人的抱負有關。這種抱負有過高、過低、模糊、適當之分。適當?shù)谋ж撟钣欣诔删蛣訖C的培養(yǎng)。因此正確的引導學生的抱負水平,讓他們沿著自己的要求發(fā)展,滿足自己的理想要求,轉(zhuǎn)化為成就動機。
只有成功的激發(fā)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成就動機,才能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持久的興趣,這種持久的動機才能變?yōu)閯恿?,使學生能學好語文。
三、愛你沒商量——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以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盡量聯(lián)系實際,創(chuàng)造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心理,使學生好學、樂學。
(一) 樹立語文學習信心,喚起興趣。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幫助其樹立學好語文的信心。教師的一個親切的微笑、一聲溫柔的問候、一個肯定的眼神、一下輕輕的拍肩、一個贊許的點頭、一個高高豎起的大拇指、一個心照不宣的擊掌、一段激情的朗誦、作業(yè)本上的一句“好孩子”評價、為哭泣的孩子輕輕拭去眼淚的動作等等,都會讓學生感到教師的愛與鼓舞。因此,教師應毫不吝嗇地對學生學習中的每一點進步進行贊美。尤其是對“學困生”更應多些鼓勵,多些賞識,讓他們覺得“我能行”,從而克服自卑心理、加強自信、增強語文學習的興趣。通過這樣的實踐,收到一定效果。
(二) 精心設計課堂環(huán)節(jié),激發(fā)興趣。根據(jù)教材特點、根據(jù)考綱、根據(jù)學情設計的課堂,學生才會喜歡,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我們很多時候關注更多的是課堂的中間過程,忽略開頭和結尾,殊不知,開頭結尾設計到位,同樣能事半功倍。
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喜歡,而學生喜歡的課堂才能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才能融入他們的心中, 才能提高課堂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