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在現代化的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教學以其形聲兼?zhèn)洹⒙暻椴⒚?,打破了以往單一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與其他教學媒體的運用一樣,不是盲目、無原則、雜亂無章的、應該十分注意這種手段使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使用恰當,會起到雪中送炭、錦上添花的效果;反之,則可能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多媒體技術對語文課堂教學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利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是接受者,只能被動地參與這個過程,即處于被灌輸的狀態(tài)。教師通過黑板、教具模型等媒體向學生展示各種信息,在講臺上講解、示范,學生在座位上吸收、記憶,課后抄寫、背誦,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舊式的教學方法,缺少了生動形象,學生感到枯燥單調、不感興趣。而多媒體教學可以不受任何的限制,將教學內容生動地再現于課堂。
第二,利用多媒體強化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
很早以前人們就體會到了“情景教學”在學習過程中的重大作用,而我認為多媒體可以看作是“情景教學”的一個發(fā)展。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聲、形、色具備的這種特質,創(chuàng)設模擬各種生活情景,創(chuàng)造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場景氛圍,使學生在一種虛擬而又真實的生活空間中得到最深切的情感體驗,化復雜為簡單,化抽象為具體,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能全面正確地把握課堂教學內容,以及對重難點的消化和理解,從而很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第三,利用多媒體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多媒體計算機將無聲的語言和有聲的口頭語言及形象的直觀畫面結合在一起,為語文教學提供帶有極強感情色彩的形、音、義統(tǒng)一的信息集合體,學生的各種感官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從而撥動學生“趣”的心弦、“美”的情感,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語文學習,在“視”中感受形象美,在“聽”中感受音韻美,在“想”中感受意境美。
多媒體教學利用它自身的優(yōu)勢確實對語文教學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多媒體教學的弊端也逐步顯現出來,下面就這點略談自己的看法。
第一,過于重視學生感官欣賞,忽視學生語文實踐
語文教學要指導學生正確運用語言,掌握基本的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基本方面的能力。這就要求要求學生動手、動腦、動口來實踐語文知識。而不能停留在看、聽等感官的欣賞上,同時,學生的語感的培養(yǎng)也非常重要,因為語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核心素質,對于學生以后的語言的運用起基礎作用。但是,在實踐當中,高中階段過分應用多媒體技術,僅靠屏幕上聲、像觀賞來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僅靠多媒體技術是無法做到對學生基本素養(yǎng)的全面培養(yǎng)的。
第二,重視教學速度,忽視課堂效果和教學啟發(fā)
運用多媒體教學,在直觀化、形象化方面絕非傳統(tǒng)教學手段所能比。然而,大量教學實踐表明,音像手段運用于語文課堂,如果控制不當就會成為干擾因素。例如,教學有關名山大川、花木鳥獸的課文,教師不惜花費大量時間精力來制作課件。這些課件雖然讓人耳目一新,一時帶給學生強烈的視聽沖擊,引起多感官的興奮刺激,似乎“有聲有色”,熱熱鬧鬧,卻往往成了中看不中用的“作秀課”。既占用了過多的教學時間,也淡化了教學目標,喧賓奪主,勢必忽視教學啟發(fā)。
第三,重視視聽、形象,忽視朗讀、想象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焙芏嘟處熢谡n件中集中了大量聲音圖像信息,并在課堂上充分運用。但這樣一來,學生的思維反而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學生想象力的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