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志平,王佳佳,劉 杰,許啟泰,李昌勤,康文藝*
(1.河南大學 中藥研究所,河南 開封475004;2.河南省中醫(yī)研究院,河南 鄭州450004)
薔薇科(Rasaceae)懸鉤子屬黑莓(Rubus spp.blackberry)原產(chǎn)北美,1986年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首次從美國引進[1]。其果實具有改善人體新陳代謝、清除自由基、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等功能,特別具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治心臟疾病、抗癌(降低化療引起的毒副作用)和抗血栓的功效[2-6]。查閱文獻未見關(guān)于黑莓脂溶性成分的相關(guān)報道。我們首次對黑莓脂溶性成分進行GC-MS分析,為進一步研究黑莓的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提供理論依據(jù)。
GC6890N型氣相色譜儀、5975型質(zhì)譜儀(美國安捷倫公司);黑莓采集于河南省新鄉(xiāng)市封丘縣,由河南大學中藥研究所生藥教研室李昌勤副教授鑒定為黑莓(薩尼)。
新鮮的黑莓10kg,室溫下用甲醇浸泡3次,每次3d,回收甲醇,得甲醇總浸膏。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甲醇總浸膏,得到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取黑莓石油醚部位進行脂溶性成分分析。
氣相色譜條件:HP-5MS石英彈性毛細管柱(50μm×0.25μm,30.0m);載 氣 為 高 純 氦 氣(99.999%);流速為1.0mL/min;進樣口溫度為250℃;色譜柱初始溫度50℃(保持3.0min),以5℃/min 升 溫 至 180 ℃ (保 持2min),最 后 以10℃/min升溫至250℃(保持10min);進樣量1μL。
質(zhì)譜條件:電離源為EI,電離能量70eV;離子源溫度為250℃;傳輸線溫度為280℃;四級桿溫度為150℃;電子倍增器電壓1 765V;質(zhì)量掃描范圍為30~440amu,分流進樣,分流比20∶1。
按上述實驗方法和條件,對黑莓溶脂性成分進行GC-MS分析,計算機質(zhì)譜數(shù)據(jù)系統(tǒng)檢索(RTLPEST3.L和NIST05.L),面積歸一化法確定各成分的質(zhì)量分數(shù),各組分按照從氣相色譜 HP-5MS柱中流出的順序,結(jié)果見表1和圖1。從中鑒定出12種成分,相對含量占總峰面積的98.94%。
表1 黑莓脂溶性成分
圖1 黑莓脂溶性成分的總離子流圖
表1顯示,黑莓脂溶性成分中含有8種酯類成分(79.96%),3 種 酸 類 成 分 (16.7%),一 個 烷 烴(2.28%)。可見,黑莓脂溶性成分主要為酯類和酸類。
[1]王玉霞,張超.黑莓的開發(fā)與利用[J].西南園藝,2002,30(3):6.
[2]李倩,劉延吉.黑莓果實次生物質(zhì)及花色苷組分的研究[J].北方園藝,2011,1(6):26-30.
[3]邊磊,馬永昆,沈凱嬌,等.頂空固相微萃?。瓪赓|(zhì)聯(lián)用分析黑莓的香氣成分[J].江蘇農(nóng)業(yè)學報,2010,26(1):178-181.
[4]吳文龍,顧姻.新經(jīng)濟植物黑莓的引種[J].植物資源與環(huán)境,1994,3(3):45-48.
[5]王學勇,張均營.樹莓和黑莓的研究進展[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0,38(10):5 070-5 073.
[6]宋建強,王華,胡勁光,等.黑莓起泡酒香氣成分的GC/MS分析研究[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08,34(8):14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