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燕 劉楚玉 張 昆
患者,男,28歲,傣族。因右眼視力驟降18 d,于2011年2月22日收住我院?;颊?月4日白天有大量抽煙喝酒史,當晚8時突感右眼視力驟降,眼前黑影遮擋,不能視物,患者當即臥床休息,次日病情無改善,因春節(jié)放假患者未就診,于2月9日才到當地醫(yī)院就診,診斷不詳,建議轉診,患者當日即到昆明某三甲醫(yī)院就診,經FFA檢查后診斷為“右眼視網膜分支動脈阻塞”,收住院給予靜脈滴注舒血寧20 ml 7 d,復方樟柳堿右側顳淺動脈旁注射5次,治療后,病情稍有改善,視力由數指/30 cm提高至0.1(抬頭視)?;颊叱鲈捍稳沼值轿以壕驮\,尋求中醫(yī)中藥治療。詢問病史:既往有抽煙喝酒嗜好10年余。雙眼上瞼下垂病史20余年。去年曾發(fā)生右上肢疼痛,上抬、平舉均受限,經當地醫(yī)院針灸治療好轉(具體診斷不詳)。
入院??茩z查:視力:右眼:0.1(抬頭視),左眼 1.0(抬頭視),雙眼上瞼下垂,遮蓋瞳孔約 1/3,雙眼前節(jié)(-),瞳孔等大,約3.0 mm×3.0 mm,右眼直接對光反射遲鈍,雙眼晶狀體無混濁,玻璃體無混濁,右眼眼底視盤邊緣清晰,色可,黃斑上方動脈變細,黃斑區(qū)色素晦暗,中心反光消失。左眼眼底未見異常。眼壓:右眼11 mmHg,左眼19 mmHg。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示:右眼黃斑區(qū)上方分支動脈充盈遲緩,晚期仍未充盈??紤]“右眼視網膜分支動脈阻塞”(圖1~圖6)。體格檢查:右側撓動脈搏動未捫及,右上肢血壓測不出,雙側頸動脈搏動可。舌質紅、苔薄黃、脈細(左手)。生化檢查:甘油三酯2.19 mmol/L。血液流變學檢查:全血黏度高于正常。頸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聲示:1.右側鎖骨下動脈近段,無名動脈顯示段及右側頸總、頸內動脈內血栓形成(血栓導致右側頸總、頸內動脈閉塞,右側頸外動脈不完全閉塞)2.右側椎動脈血流反向(考慮右側鎖骨下動脈盜血現象)3.左側頸總、頸內、頸外動脈未見明顯異常。上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聲示:右側腋、肱、尺、撓動脈流速減低,頻譜異常(考慮鎖骨下動脈近端狹窄或閉塞)。顱腦MRⅠ示:雙側額頂葉多發(fā)小缺血損害灶。
入院診斷:中醫(yī)診斷:右眼暴盲,辨證屬于肝膽濕熱,目絡閉阻。西醫(yī)診斷:右眼視網膜分支動脈阻塞。補充診斷:多發(fā)性大動脈炎。給予中醫(yī)中藥治療,治則:活血通絡,清熱利濕。方藥以四物湯加減煎服,具體如下:生地黃15 g、當歸15 g、川芎 10 g、赤芍 15 g、雞血藤 15 g、地龍 10 g、土鱉蟲 10 g、水蛭6 g、薏苡仁 15 g、梔子 10 g、黃芩 10 g、菊花 10 g、茯苓 15 g、甘草3 g。配合靜脈滴注疏血通注射液6 ml,右側顳淺動脈旁注射復方樟柳堿2 ml;針刺右側攢竹、魚腰、太陽、睛明、印堂、百會、頭維、合谷、足三里。每日1次,治療10 d,患者右眼視力提高至0.12(平視),右眼上瞼下垂減輕,遮蓋瞳孔約1/4,出院。
多發(fā)性大動脈炎又稱無脈癥或Takayasa?。═A),是臨床上較常見的疑難病癥。主要病變在主動脈弓和從它發(fā)出的動脈,如無名動脈、頸總動脈或鎖骨下動脈等。是主動脈及其主要分支的非特異性炎癥性疾病,臨床表現復雜多樣,可引起不同部位的狹窄或閉塞,以致病變處動脈擴張或形成動脈瘤。眼底變化為多發(fā)性大動脈炎的一種特異性改變,發(fā)生率約為 8%~12%〔1〕。
本例患者以單眼視力下降就診眼科,因無脈癥引起眼科重視而進一步檢查,經多普勒超聲證實有廣泛性、全身性大血管病變,符合大動脈炎診斷?;颊咧饕奂坝覀孺i骨下動脈及頸總動脈,導致頸臂血管搏動消失,身體上部血流減少,致腦、眼以及肢體供血不足而產生一系列癥狀及體征。眼部主要表現為視網膜動脈變細,充盈遲緩,早期診斷是提高治療效果的關鍵,但臨床容易誤診、漏診。目前多發(fā)性大動脈炎無特殊治療方法,活動期最好用皮質激素,以及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度、抗血小板聚集等藥物保守治療。病情穩(wěn)定后,根據病變的血管情況來選擇血管重建術和術后繼續(xù)抗凝治療〔1〕。此患者未使用皮質激素,而是采用中藥四物湯加減方煎服及疏血通注射液靜脈滴注等治療。其中四物湯及雞血藤有養(yǎng)血活血之功,加入地龍清熱息風,通絡,土鱉蟲、水蛭、破血逐瘀。動物實驗表明地龍、土鱉蟲具有纖溶和抗凝作用,水蛭煎劑可改善血液流變學,降血脂,增加血流量〔2〕;疏血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也是水蛭、地龍,此類藥物可降低血小板聚集和黏附率,抑制血栓的形成,增加動脈血流量,但臨床使用需注意蟲類藥物用量過大可能發(fā)生中毒。
多發(fā)性大動脈炎的報道多見于青年女性,發(fā)病年齡多在20~30歲左右〔3〕。病因目前尚不明確,可能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此患者為男性,有血液流變學異常、血脂增高、煙酒嗜好等動脈硬化的易發(fā)因素,該類因素是否為引起大動脈狹窄、閉塞的原因尚不能完全排除〔4〕。另一方面,患者經復方樟柳堿右側顳淺動脈旁注射,右眼上瞼下垂意外改善,可能與復方樟柳堿調整眼部植物神經,恢復血管舒縮功能有關,其具體治療機制不清,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1]龍劍鋒,陳百華.以眼部表現為首發(fā)癥狀的頭臂型多發(fā)性大動脈炎一例[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6,24(11):1230.
[2]高學敏.中藥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7:332-411.
[3]何慶勇,吳 榮,王師菡,等.多發(fā)性大動脈炎的辨證論治體會[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8,23(9):784-786.
[4]曹曉莉,杜遠生,李英毅,等.因青光眼發(fā)現大動脈炎1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7(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