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瓊,梁華榮,唐家榮,黃雪淵,張艷梅
我國人群高血壓患病率高于20%,估計目前全國高血壓患者超過2億,故高血壓是最為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1]。左心室肥厚(LVH)是高血壓常見的靶器官損害,LVH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臟病、心律失常、猝死和腦卒中獨立的危險因素[2]。麝香保心丸是在原中藥蘇和香丸基礎上研制成的中成藥,它能降低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LVH及抑制心肌纖維化[3,4]。本研究探討高血壓合并LVH患者在常規(guī)降壓治療基礎上加用麝香保心丸輔助治療,能否進一步改善其癥狀及心電圖表現(xiàn)。
1.1 研究對象
1.1.1 入選標準 按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1]高血壓診斷標準確診為原發(fā)性高血壓,根據(jù)既往高血壓病病史,所有患者高血壓2級~3級。入選時患者正在服用1種~2種降壓藥物,但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此外,采用超聲心動圖檢查,當室間隔或/和左室后壁≥12mm時,確認為LVH,所有入選患者符合高血壓合并LVH。排除標準:繼發(fā)性高血壓?。挥懈哐獕海珶oLVH;肥厚型心肌??;冠心??;急性心腦血管事件(3個月內);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惡性腫瘤以及對研究藥物有過敏和明確禁忌證的患者。
1.1.2 實驗分組 本研究共完成病例數(shù)13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65例,男性42例,女性23例;年齡56歲~75歲(69.0歲±4.2歲);病程13年~23年(17.1年±2.2年)。麝香保心丸組65例,男性43例,女性22例;年齡55歲~69歲(68.9歲±4.5歲);病程13年~22年(16.9年±2.2年)。兩組性別、年齡及病程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在原有降壓治療基礎上調整或加用其他降壓藥物(使用臨床上常用的降壓藥物),盡量使血壓達標(血壓<140/90mmHg),療程6個月。麝香保心丸組,但所有患者需加用麝香保心丸(上海和黃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31020068)2粒,3次/日,療程6個月。
1.3 觀察指標
1.3.1 血壓及心率測定 測血壓前受試者至少休息15min,間隔5min~10min測血壓1次,連續(xù)測量3次,取3次血壓的平均值。同時,檢測患者的心率。
1.3.2 臨床癥狀 觀察治療前及治療6個月后兩組患者自覺癥狀(心悸、胸悶、胸痛、氣促等)的變化。
1.3.3 心電圖 觀察治療前后RV5+SV1幅度及ST-T變化。
1.4 病例隨訪 病例入選初期每1周~2周隨訪1次,待血壓控制后,每1月~2月隨訪1次。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χ2檢驗。
2.1 治療前后血壓及心率的變化 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SBP、DBP及HR均顯著下降(P<0.01),但兩組間治療后SBP、DBP及HR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及心率變化(x±s)
2.2 治療前后心電圖變化 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治療后心電圖參數(shù)(RV5+SV1及V4~6ST下垂型下降幅度)均有顯著改善(P<0.01),但麝香保心丸組的改善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1)。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電圖參數(shù)變化(x±s)
2.3 治療前后臨床癥狀比較 兩組治療前臨床癥狀(心悸、胸悶、胸痛、氣促等)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治療后臨床癥狀均有顯著改善(P<0.05),但麝香保心丸組的改善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比較 %
2.4 降壓藥物比較 兩組均應用降壓藥物(鈣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及利尿劑等),兩組使用降壓藥物種類及劑量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5 隨訪情況及不良反應 兩組在觀察隨訪期間均未發(fā)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對照組和麝香保心丸組分別有6例和5例患者失訪,失訪的主要原因為干咳及雙下肢水腫,此11例患者未納入統(tǒng)計。其余患者對治療藥物的耐受性良好。
長期顯著的血壓增高引起LVH,可以是心臟最早期的靶器官損害,高血壓引起的LVH已被公認為是心血管并發(fā)癥獨立的危險因素。引起高血壓LVH的主要原因是血流動力學因素和神經(jīng)內分泌激活,此時心臟的組織結構發(fā)生改變,包括心肌細胞肥大和心肌間質纖維化[5]。與非LVH患者比較,高血壓LVH患者的心血管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風險增加(2~4)倍,故早期識別LVH并采取有效的治療決策,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6]。
高血壓LVH時除心肌細胞肥大和間質纖維化外,對冠狀血管和冠脈血流還可產(chǎn)生以下影響:①細小冠狀動脈結構和功能受損,使冠狀動脈的血流儲備能力下降[2];②LVH發(fā)生時心肌內的血管(小冠狀動脈和毛細血管等)不能隨著心肌體積的增大而相應增加,故單位體積內的血管數(shù)目顯著低于非LVH人群;③伴有心外膜冠狀動脈粥樣硬化[2]。此外,高血壓LVH早期常合并左心室舒張功能障礙,隨著病程進展逐漸出現(xiàn)左心室收縮功能障礙[7]。由于上述多種病理生理機制的共同作用,高血壓LVH患者常有心悸、胸悶、胸痛及氣促等癥狀,心電圖上表現(xiàn)為左心室肥厚勞損。麝香保心丸由麝香、蘇合香酯、肉桂、冰片、蟾酥、牛黃和人參等組成,臨床主要用于治療冠心?。?,9],在緩解心絞痛方面,具有起效快,療效確切,副反應少等優(yōu)點[10]。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于高血壓LVH患者,在降壓幅度無差異的前提下,對照組和麝香保心丸組治療6個月后均能夠減輕患者的心悸、胸悶、氣促等自覺癥狀,但后者癥狀改善程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同時,麝香保心丸組尚能改善胸痛癥狀。對照組和麝香保心丸組均能夠改善患者的心電圖表現(xiàn),而后者改善程度也明顯優(yōu)于前者(P<0.01)。麝香保心丸在降壓治療基礎上更進一步改善高血壓LVH的自覺癥狀及左心室肥厚勞損的心電圖表現(xiàn)。其可能機制是在有效降壓治療基礎上進一步改善LVH及舒張功能障礙[10];麝香保心丸還可能增加心肌內細小血管數(shù)目,改善細小冠狀動脈結構和功能異常,提高冠狀動脈的血流儲備能力,但其確切機制有待今后的基礎及臨床研究進一步證實。本研究結果將為高血壓LVH提供新的治療策略。
[1]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8):701-743.
[2] Agabiti-Rosei E,Muiesan L.Hypertension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J].Dialogues Cardiovascular Medicine,2005,10(1):3-18.
[3] 張奇志,卜培莉,于文強,等.麝香保心丸對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心肌纖維化的干預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8,6(5):546-548.
[4] 武多嬌,洪華山,江瓊.麝香保心丸減輕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心肌纖維化的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5,25(4):350-353.
[5] 孫寧玲,喜楊.高血壓的藥物治療[M]//曹林生,廖玉華.心臟病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646-669.
[6] Katholi RE,Couri DM.Review article: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Major risk factor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Update and practical clinical applications[J].Int J Hypertens,2011,30:495349.
[7] Solomon SD,Verma A,Desai A,et al.Effect of intensive versus standard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on diastoli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uncontrolled hypertension and diastolic dysfunction[J].Hypertension,2010,55:241-248.
[8] 曾群英,王禮春,高修仁,等.急性冠脈綜合征早期輔助應用麝香保心丸治療的作用及安全性臨床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3,1(4):221-223.
[9] 王桂珍,戈升榮.麝香保心丸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概況[J].中國藥師,2004,7(5):392-393.
[10] 陳復瓊,梁華榮,唐家榮,等.麝香保心輔助治療逆轉高血壓左心室肥厚及舒張功能障礙的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9(9):1027-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