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課要具備的因素非常多,如:教師良好的個人基本素質、精彩豐富的教學內容、有效的組織教學等。其中最關鍵的因素筆者認為是能否有效的課堂組織教學。所謂組織教學,簡單來說,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管理及調控的活動,目的在于通過教師不同形式的組織、管理、調控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以此來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簡言之,就是“駕馭課堂”的能力。音樂課有別于一般的課程,它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藝術,特有的音樂語言令人喜愛,它幾乎是所有學生喜愛的課程,它參與性高、互動性強、課堂的氛圍活躍。正是因為音樂課的這些特點,所以更顯得組織教學的重要性。教師組織教學的能力強,那么參與性及互動性強,氛圍活躍的音樂課必定會成為一堂成功的音樂課。反之,教師的組織教學能力差,那么一節(jié)氛圍活躍的音樂課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混亂的局面,甚至無法控制。怎樣才能在音樂課堂上更好的組織教學,使教學效果更優(yōu)質化呢?下面筆者將就這個問題做以下觀點的闡述。
一、教學語言的運用是教師組織好教學的關鍵
如何組織好教學是一門藝術,要組織好課堂教學,教師必須時時刻刻關注課堂上的每一位學生,掌握及運用一定的教學組織技能,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投入到學習中。那么哪些組織教學的技能我們應該掌握呢?雖然筆者的教學年齡只有兩年多的時間,但在這兩年的教學實踐中,從一個完全無法掌控課堂被學生弄得不知所措的缺乏組織技能的教師慢慢變成了一個掌握了相應組織技能漸漸掌控好課堂的教師,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筆者深刻體會到了組織教學的重要性,對于組織教學的技能方面教學語言是非常重要的。
每一門課程都有它特有的教學語言,其中音樂課的教學語言最為特殊。因為它不僅擁有一般教學語言的特征,而且還有著屬于自己的音樂語言,這是其他任何一門學科所沒有的。既要掌握好一般的教學語言,又要掌握好一定的音樂語言,這對于教師對教學語言的掌握提出了一個新的高度。所以說,教學語言在音樂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語言的范圍是非常廣泛的。不單單是指教師說出的話,語速、語音、語調甚至停頓,表情語言都應該屬于教學語言的范疇。在課堂上遇到不同的情況,教師能夠根據(jù)當時的實際情況用相應的教學語言組織、調控好課堂,這樣的效果非常好。
一般,教師所教的年級跨度比較大,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就教學語言來說,須要掌握的空間要很大。對不同年齡不同年級的學生要用不同的教學語言,同時音樂語言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由于他們天生好動,生性活潑,自制能力較差等特點,在教學語言上,可以相應的增加很多童趣的味道,采用活潑、調皮的話語來進行課堂教學,這樣的教學語言能夠讓低年級的孩子們感到親切而不拘束。低年級的學生對于音樂課的積極性非常的高,在演唱和回答問題上都能夠主動的參與。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經(jīng)常會用語言來夸獎和鼓勵他們。對于他們在課堂上克制不了自己,而產生紀律混亂的局面時,教師可以改變語速,停頓來引起他們的注意,讓他們自己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對于那些能夠及時改正錯誤的同學,可以適時的提出表揚。音樂課堂上肯定少不了音樂語言的運用。對低年級學生來說,采用的音樂語言也是同樣充滿童趣,上課問好時,不再采用一般的師生問好,而是采用活潑跳躍、簡單的旋律進行問好。這樣的問好方式,能夠博得學生的喜愛,引起學生的注意,把他們很快的“抓”入課堂中。在表示鼓勵和批評時,表達教師的某種指令時,如:安靜下來,展開討論等,也可以采用不同的音樂來表達,努力使音樂語言充斥課堂,使課堂產生一種獨特的藝術氛圍。
對中學生而言,教學語言就要做相應的調整,不能照搬對待低年級學生的教學語言。要采用符合中學生年齡、心理、思維方式的教學語言。相應的童趣要去掉,而要多幾分“成熟”。中學生較之一二年級的小朋友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變化,個性化的思想和思維方式很強,叛逆心理也開始慢慢助長。面對這些方面的變化,如果教師還是用教一二年級小朋友那種充滿童趣的教學語言,那么在課堂上有可能會出現(xiàn)很多“笑聲”,這些充滿童趣的語言有可能會被學生認為是“幼稚”,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同學們對教師的語言會“竊竊私語”,進而造成課堂的混亂。所以,選擇正確的教學語言進行組織教學是尤為重要的。
那么怎樣的教學語言才能夠更好的組織好中學的音樂課堂呢?
少些童趣,多些機智與詼諧,同時也不失嚴肅的教學語言在筆者看來很適合中學的音樂課堂。在音樂課堂上,不管是小學還是中學,活躍的氣氛,積極參與的互動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說,教師在教學語言上就應該顯得活躍生動些。教師用詼諧的話語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隨著教師的語言自然而然的投入到課堂中。當然有時候詼諧的語言得不到控制的話,課堂也會出現(xiàn)混亂的局面。所以,教師在采用詼諧的教學語言時,要適時調控,有的放矢,將課堂氛圍控制和維持在輕松活躍的范疇,避免出現(xiàn)由活躍變成吵鬧的局面。在課堂上,如果出現(xiàn)了吵鬧現(xiàn)象時,教師可以因勢利導,利用巧妙的教學語言機智地解決問題。如果以上方式都無效,有個別學生仍不聽講,影響課堂紀律時,教師應該要嚴肅起來,該批評時批評,當然批評的方式要得當,要循循善誘,不是以勢服人,而是以理服人,讓學生逐步明白課堂上的違紀行為對同學是不利的,對自己本身也是不利的。教師對于這種情況,可以采用表情語言來引起學生的注意,體會教師的意思。也可改變自己的語速或停頓來給學生警告的信號。
在音樂語言方面,教師可以設定符合中學生心理特征的音樂來表達相應的意思。比如,在教師音樂問好方面,不必照搬小學生調皮的音調,可采取跳躍、瑯瑯上口符合中學生心理的音調。也可采用中學生喜愛的健康向上的歌曲來做教師的特殊指令。
二、教學方法的選擇是教師組織好教學的重要方面
當然除了選擇正確的教學語言可以組織和調控好課堂外,還有很多組織教學技能的方法能夠調控好課堂氣氛。下面就其他兩種組織教學的技能做簡單描述。
1、趣味激勵法
對于課堂來說,興趣是非常重要的。雖然音樂課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有著很大的吸引力,但學生不可能每一堂課都始終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設計一些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活動。如教師表演,師生互動表演,學生演唱會等。通過這些活動,一方面可以調節(jié)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更生動。
2、疑問法
疑問是激發(fā)學習興趣的基礎。機智而巧妙的設疑在課堂上往往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它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當某些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利用疑問可以給學生以警示,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設問的前提是所提的問題必須機智而巧妙。
三、提高教師自身素質,促進組織教學能力的提升
為人師表,傳道授業(yè)解惑,教師如果沒有良好的素質是不可能成為一名好老師的,更不可能把課上好。所以,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素質:想上好課,想更好的組織課堂就必須提高自身的素質。教師自身的素質包括教學素質、心理素質、文化素質等。這些素質都是作為一名教師所應當具備且不斷日益進取的。
就教學素質來說,上好一節(jié)課就要組織好教學,組織好教學絕非是指簡單的去穩(wěn)定課堂秩序,而是靠教師嫻熟的教學素質,授課技能,來吸引學生的。能夠良好的組織教學,同時也是教師教學素質的體現(xiàn)。所以,提升自身的教學素質也是提升教師的組織教學能力。善于教書的人,往往會學習各種教學技巧,進而綜合及運用各種教學技巧,使課堂更加生動。
就心理素質來說,為人師表者應該學會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無論在生活中遇到怎樣的困境,有著怎樣的煩惱,當站在講臺上時就應該把這些消極的情緒藏匿起來,不能夠感染給學生,更不能將這些消極的情緒流露和發(fā)泄給學生。因為作為一名教師站在講臺上時,你就成了臺下所有學生所關注的對象,成了他們模仿和學習的榜樣。教師的情感對學生有著很強的感染力。因此,當教師走進教室時,應該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以笑容面對學生,讓學生產生一種親切感。教師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這也是在課堂上能夠有效組織教學的條件之一。
以上便是筆者就如何組織好教學的幾點思考。組織教學的能力是一種綜合性十分強的能力,一堂課的關鍵在于組織教學的調控,有效的組織能夠形成良好的音樂課堂。作為一名青年音樂教師,唯有不斷提升教師自身的素質,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斷學習鉆研教育學、心理學的相關理論知識,堅持做好反思工作,虛心請教有經(jīng)驗的優(yōu)秀教師,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這些都是尤為重要的。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音樂教師,任重道遠。在教育這條道路上,借用屈原的一句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