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道德品質及心理健康直接影響著祖國的未來,因此加強青少年的道德品質及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初中階段正是青少年學生長身體、學知識的最佳時期,同時也是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他們在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及形成健康的心理方面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既容易接受正確教育而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形成健康的心理,也容易受到不良影響而走向反面。
與此同時,以個人主義為核心的人生觀、價值觀,一切向錢看的金錢至上的思想也在邊境地區(qū)中學生中泛濫很大程度上毒害了中學生的心靈,影響著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及形成健康的心理。在部分中學生身上呈現(xiàn)出:道德品質低下;不能明辨是非;缺乏樹立良好中學生形象所需要的精神支柱,迷惘、自私自利等不同程度的思想錯位現(xiàn)象?,F(xiàn)就其成因及教育對策,談談自己的看法。
1.當前,我市形勢的深刻變化,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擴大,為未成年人學習世界先進文化提供了重要機遇。網吧、舞廳、歌廳、卡拉OK等各種文化娛樂場所的快速發(fā)展,豐富了文化娛樂生活,但含有色情、暴力、恐怖、賭博、愚昧迷信的落后文化現(xiàn)象和有害信息也隨之乘虛而入,嚴重腐蝕著邊境地區(qū)中學生的心靈。一些地方道德缺失、誠信缺失,各式各樣欺騙欺詐活動屢禁不止,給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2.我校政教處2011年對部分農村在校學生家庭教育狀況進行了調查,發(fā)現(xiàn)主要存在以下幾種教育方式:家長用物質刺激教育孩子;父母雙方長期在外,孩子只能接受隔代教育;家長重智輕德;家長言行不能起表率作用,家長有愛好打麻將、賭博等不良習慣;用打罵對待孩子的不良行為;家長搞一言堂,缺乏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圍。從中可以看出不良的家庭環(huán)境,家長的不良行為不僅影響了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形成健康的心理,同時對學校的德育教育效果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3.學校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近年來,初級中學搞素質教育“轟轟烈烈”,各式各樣的教學模式層出不窮,德育教育可以說是花樣百出。但在現(xiàn)行通過考試招生的指揮棒的作用下,應試教育還客觀存在的現(xiàn)實,使得很多初級中學片面追求升學率,重視知識傳授輕視德育教育現(xiàn)象十分嚴重,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毫無疑問,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知行不統(tǒng)一,理論沒有很好地聯(lián)系實際的問題是造成少數學生道德品質不高及心理不健康的一個重要原因。
筆者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有以下幾種途徑。
1.要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青少年學生,即要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中華民族精神教育,以《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作為學生一切行為的標準,抓住培養(yǎng)“五講、四美、三熱愛”新人這一根本目標,把“政治育人”放在首位。
2.要注重提高中學生的文化素質,重視教育對人才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作用。全社會都要來積極關心青少年學生思想品德的進步,特別是從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各有關部門的同志,要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抓緊抓好,毫不松懈,絕不動搖。
3.要用行為規(guī)范塑造人,強化中學生的道德意識和法制觀念,正確引導中學生身體力行。要盡可能多地讓青少年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到文明小區(qū)建設實踐中去、到新農村建設實踐中去、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去鍛煉成長。使之成為品德高尚、心理健康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
4.要動員全社會力量齊抓共管,要讓社會環(huán)境得到凈化,用高尚的社會道德風尚感染人。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素質教育是一項社會性系統(tǒng)工程,需要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需要讓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有機結合、高度統(tǒng)一。要非常重視社會環(huán)境的凈化,營造有助于青少年學生培育優(yōu)秀道德品質,塑造美好心靈的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良好社會氛圍。盡量減少社會陰暗面對青少年學生的負面影響。
5.要把中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相結合,以法制教育來推動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全社會優(yōu)良的道德風尚的形成要靠教育,同時也要靠法制。通過法制宣傳教育使青少年學生懂得法律賦予他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知道與自己學習和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知識,養(yǎng)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
加強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中學生的道德品質,是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改革的必由之路。初中思想品德課教育改革應把著眼點之一放在提高青少年學生的道德品質上,要把青少年學生培養(yǎng)成為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接班人。而不重視思想品德課教學是不能適應新世紀對人才的要求的。
(責任編輯 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