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素質教育的實施,班級在學生發(fā)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因此,班級氛圍是否和諧直接關系著學生的成長。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組織者、管理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應著力構建一個和諧的班級,為學生的成長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而和諧班級的創(chuàng)建,涉及方方面面,它包括師生和諧、生生和諧、家校和諧等等。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用“愛心”去感化學生,促進師生關系和諧
“親其師而信其道。”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和諧班級的先導,教師如果真誠對待學生,學生就會產(chǎn)生安全感、理智感和道德感,師生關系才會和諧。因此,班主任要用“愛心”去感化學生,將師愛貫穿于班主任工作的始終,優(yōu)生需要愛,學困生更需要愛。班主任怎樣才能做到關愛學生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做出努力:
1.學會欣賞學生
在鮮活的學生群體中,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著個性、愛好、習慣、品行等方面的差異。作為班主任,要正確看待這種差異,從學生差異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和長處,欣賞他們,鼓勵他們,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特別是鄉(xiāng)鎮(zhèn)初中,生源質量較差,與縣城初中相比,他們是不被重視的群體。而且,農(nóng)村初中學生大部分是留守兒童。如果他們?nèi)狈Π嘀魅蔚男蕾p和鼓勵,內(nèi)心則會充滿自卑,缺乏學習、生活的信心和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所以,在班級管理中,教師不能僅僅從成績方面評價學生,而應當努力從多方面、多角度欣賞學生。
2.辯證地看待學生
學生成績較差,并不等于這個學生一無是處。作為班主任,要善于捕捉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挖掘其身上的潛能,予以充分肯定。積極地評價,使學生的進取之火燒得更旺,使后進生重新找回自我。更為重要的是,班主任的關懷,會給學生克服困難的毅力、信心和勇氣,能拉近師生的距離,促進師生關系和諧,使學生信任教師,樂意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3.寬容學生
作為未成年人,學生的世界觀還不成熟,良好的行為習慣還沒有養(yǎng)成,容易犯錯誤。作為班主任,不能總是用成年人的標準去要求學生,要允許他們犯錯誤,寬容他們的過錯,并且?guī)椭麄兏恼e誤。使他們在不斷地犯錯誤和改正錯誤中走向成熟,切忌“一棒子打死”,不留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而且,學生改正錯誤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可能還是個漫長的過程,是個反反復復的過程,作為班主任要有耐心,切忌產(chǎn)生“朽木不可雕”的放棄心理。當然,寬容學生并不是縱容學生。
二、加強班干部培養(yǎng),提高班干管理水平,促進班級學生關系和諧
和諧的學生關系是和諧班級的基礎,與其他的社會群體一樣,班級中的人與人之間也存在著很復雜的人際關系。學生關系和諧與否是衡量一個集體是否和諧的重要標志。沒有和諧的學生關系,就根本談不上什么和諧班級。只有學生關系和諧了,這個班級才有凝聚力、才有戰(zhàn)斗力,人們常說:“人心齊,泰山移。”就是這個道理。班主任平時要教育全班學生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真誠友好的關系,加強班干部培養(yǎng),提高班干管理水平,也是促進班級學生關系和諧的重要因素。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然而在實際管理中,班級很多學生之間的矛盾往往也是由于班干選拔不好,班干管理水平不高造成的。因此,我們在培養(yǎng)、選用班干部時,要“合理”利用,每當接新一屆的學生時,在班委產(chǎn)生之前,筆者都充分發(fā)揮民主性,尊重學生意愿,讓學生“毛遂自薦”,競聘上崗。班委產(chǎn)生后,筆者都要求全體學生進行監(jiān)督,并讓班干們認識到自己在班級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要求他們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刻苦學習,防止驕橫。還要求他們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堅持原則,靈活處理,幫助團結同學,求得同學支持,大膽工作,做好教師助手,盡量避免在管理過程中與同學發(fā)生矛盾,促進班級同學關系和諧。
三、創(chuàng)建和諧的班級制度,抓好班風建設,促進班級和諧
良好的班風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行習慣、學習習慣、遵紀守法習慣、勞動衛(wèi)生習慣。反之,不良的班風,則容易讓學生養(yǎng)成很多不良習慣。而一旦養(yǎng)成不良習慣,則學生很容易與同學之間、班級與班級之間產(chǎn)生矛盾,發(fā)生沖突,不利于班級的和諧,如打架斗毆、亂扔垃圾、破壞公物等?!袄K以規(guī)矩,始成方圓”,只有和諧的班級制度才能使班級管理真正規(guī)范化、科學化,促進良好班風的建設。班主任不可能制定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班級制度,但班級制度的和諧應當是一致的,和諧班級建設要以現(xiàn)代管理理論為支撐。“人性”是基礎,“制度”是保證,過分強調“制度”將遏制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過分強調“人性”則會走向極端。因此,在制度建設上:一是強調民主,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智慧與積極性,集思廣益,多采納學生合理的意見;二是重獎慎罰,為了張揚學生的個性,在制度執(zhí)行上把獎勵作為主要的激勵機制,當學生犯錯誤時,不馬上懲罰,而是先提醒、警告,給予自我矯正的機會,重視學生自我內(nèi)化的過程;三是體現(xiàn)公正,班級的制度要保障誠信的師生關系,使教師和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教師要蹲下來看孩子,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里率真地袒露他們的一切,只有教師維護了班級的公平、正義,學生的心情才能舒暢,各方面的關系才能協(xié)調,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才能充分發(fā)揮出來,良好的班風才能形成,真正達到和諧的境界。
四、搞好與科任教師和家長的關系,促進班級和諧
班主任只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的成功的。應力爭本班科任教師和家長對學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態(tài)度,并不斷地與他們交換意見,才能促進各種教育關系的和諧,形成教育合力。作為班主任,要善于與科任教師溝通,互相交換意見,了解情況,形成教育共識。同時,班主任要善于維護科任教師的威信,教育學生要尊重、愛戴科任教師,配合科任教師,促進學生與科任教師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產(chǎn)生和諧的課堂氣氛。家長對學校的教育理解支持與否,對學生的教育起著關鍵作用。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應盡量爭取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家長會是學校與家長聯(lián)系的重要途徑,班主任應高度重視,每學期至少要召開一次家長會。其次,家訪也是班主任與家長相互溝通的重要方式,是維持家校和諧關系的重要途徑。班主任可以采取實地家訪的方式,也可以針對農(nóng)村留守兒童多的情況采用電話家訪的方式,了解學生情況,加強家校聯(lián)系,爭取得到家長支持,促進家校和諧。要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配合學校教育好孩子,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加順利、輕松,班級才更加和諧。
總之,和諧的班級才能產(chǎn)生更好的教育效果,才更有利于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才更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我們要以“愛”為基礎,做好班主任工作,促進班級和諧,讓學生全面地、有個性地發(fā)展。
(責任編輯 黃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