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有效性教學已經(jīng)成為所有學科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大家都知道,課堂是教學的平臺,即師生交流對話的場所,學生所獲取的知識主要來源于課堂,課堂是素質(zhì)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yè)上有所收獲。由于體育課堂教學的場所主要在室外,上課難度比室內(nèi)教學大。因此,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根據(jù)多年的初中體育教學實踐經(jīng)驗,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努力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激發(fā)學習動機,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
學習動機是指個人的意圖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圖達到目標的一種動因、內(nèi)在力量。學習動機對學生的學習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保持一定的喚醒水平,并指向特定的學習活動。因此,激發(fā)學習動機應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在呈現(xiàn)教學目標后,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進行練習。教師在學生的每一步學習中,如果發(fā)現(xiàn)其進步,就應該對他們進行表揚鼓勵,以激發(fā)他們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每次導入新課之初,是激發(fā)學習動機的關(guān)鍵。一個好的開端,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愉快地投入到課堂氛圍。體育課的導入方法有很多,可以通過講故事(體育明星)、示范、提問、情境(體育道具)、激勵等引入新課,要讓學生自己想學,以達到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比如,在進行武術(shù)教學時,我身穿一身整潔的運動衣,干凈利落、動作連貫地打完整套拳,同學們的掌聲頓時響起來,老師再問“你們想不想也練成這樣一套拳法?”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想!”這樣就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們濃厚的學習興趣,之后再進行教學,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好的開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我們在上課之前費些心思,采用良好的導入方法,上課過程中就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采用什么樣的課堂導入方法,還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當時的天氣情況等因素靈活安排,不能一成不變,墨守成規(guī)。
二、教學方法多樣,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
教學方法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指導學生學習,以達到教學目的而采取的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稱。單一的教學方法,會讓學生感覺單調(diào)、乏味,提不起興趣。在教學中科學地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把精力全部放到課堂中,還能豐富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體育課堂教學方法很多,有情境教學法、游戲教學法、分組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等。這些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知識、技能。比如,在做準備活動時,打破以跑為主的練習,讓學生和教師一起在優(yōu)美的音樂的伴奏下,做一些簡單的健美操或韻律操,在歡快的旋律中翩翩起舞。這樣既可以達到熱身的效果,又可以提高學生鍛煉的興趣。再如,在快速跑的教學中,可以通過追逐跑、圖形跑、游戲的形式進行練習,男生追女生、女生追男生、能力強的追能力稍弱的(間隔適當距離),等等。
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可以避免因教材枯燥單一,而導致學生厭惡上體育課。合理地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才能使學生內(nèi)在的潛力得到發(fā)展,體育技能得到提高。這樣,學生由興趣開始逐漸形成自覺鍛煉的意識,從而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關(guān)注個體差異,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
關(guān)注個體差異是當代教育的一個重要命題。學生個體差異論指出,學生在諸多方面都存在差異,從嚴格意義上說,不存在兩個運動能力完全相同的學生。所以,我們在體育教學中應表揚優(yōu)秀生,同時鼓勵后進生。
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因材施教地進行競爭意識的培養(yǎng),在了解學生個性特征前提下,采取相應措施。如對膽小怕事、易受影響、猶豫不決的學生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勇敢、果斷的競爭品質(zhì),有針對性地開展對抗性較強的活動(球類、田徑等);對于做事虎頭蛇尾、缺乏毅力的學生,鼓勵他們逐步養(yǎng)成鍥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競爭品質(zhì),有針對性地開展耐力性項目(長跑等)。在積極滲透競爭意識的培養(yǎng)中,使學生在開展自我競爭與他人競爭的同時,真正理解競爭的根本目的在于超越自我。
在體育課堂的教學中,可適當?shù)亟档秃筮M生的評判標準,在其取得了相對較小的成功時,要及時地給予鼓勵。教師要力求讓所有的學生通過努力來完成所學動作技術(shù),使每個學生的潛能都在原有基礎(chǔ)上得到充分的發(fā)展。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以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shè)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挖掘體育課程資源,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責任編輯 譚有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