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湛侯先生的《詩經(jīng)學(xué)史》中第一編的第五章講到了《詩三百篇》的應(yīng)用主要有三種作詩應(yīng)用、言語引詩、外交賦詩,每一種應(yīng)用洪湛侯先生都闡釋的很詳細(xì),對洪湛侯先生所說的這幾點,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古人對于《詩三百篇》的言語引詩方面。
引詩與賦詩的不同點是,賦詩多在正式場合進(jìn)行,引詩往往不拘形式;賦詩系以詩文代替辭令,有時甚至成為辭令的主題;而言語引詩,只是用詩文來印證或發(fā)揮己意,僅屬辭令的部分。[1]
《世說新語》是我國南朝宋時期產(chǎn)生的一部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xué)、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門,全書共一千多則,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遺聞軼事,主要為有關(guān)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jī)智應(yīng)對的故事,在這些故事中,記載了很多交談時的妙語清言,通過作品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平時的交談中經(jīng)常會引用各類典籍以達(dá)到辯論或是說理的目的。
一、統(tǒng)計《世說新語》中引用《詩經(jīng)》的條目[2]
從上面的統(tǒng)計表中可以看到,《世說新語》中有10處引用了《詩經(jīng)》的語言,1處是提到《周詩》,洪湛侯先生在《詩經(jīng)》學(xué)史中講到“無論從語言引詩還是外交賦詩來看,都存在這樣兩個特點:一是斷章取義,而是以詩為喻?!盵3]
二、對《世說新語》中引用《詩經(jīng)》條目做簡要分析
言語第二有三條引用《詩經(jīng)》
13、所引為《秦風(fēng)·渭陽》“我送舅氏,曰至渭陽?!笔侵苯佑谩对娊?jīng)》的題名做了引用,《毛詩序》:“渭陽,康公念母也?!捌浼次?,思而做是詩也。”[4]魏明帝為外祖母筑館于甄氏是為了表達(dá)自己的思念之情,而《秦風(fēng)·渭陽》同樣表達(dá)了思念之情,所以13條所引的“渭陽”是“以詩為喻”。
80、所引為劉注《衛(wèi)詩·北門》但其實應(yīng)該是《邶詩·北門》“出自北門,憂心殷殷?!蓖瑯邮侵苯訉ⅰ囤L(fēng)》中的詩名做了引用,李弘度在這里做這樣的引用,目的就是用相同的詩名來說明自己的懷才不遇有如《邶風(fēng)·北門》所描寫的那樣。
94、引詩為《詩·魯頌·泮水》曰:“翩彼飛鸮,集于泮林。食我桑葚,懷我好音。”此詩主要是歌頌僖公修建泮宮,但是《世說新語》中卻是為了諷刺那些心存嫉妒之人,所以此處的引用并非是原意引用,而是斷章取義的言語引詩。
文學(xué)第四引用《詩經(jīng)》語言有三處
3、分別引《邶風(fēng)·式微》“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軀,胡為乎泥中?”和《詩經(jīng)·邶風(fēng)·柏舟》。
《式微》表現(xiàn)的是征夫之痛和反對徭役的心情,“胡為乎泥中”則可以引申為陷入災(zāi)難而得不到解救,在這里,只是取了其字面意思的直接引用。
對于《詩經(jīng)·邶風(fēng)·柏舟》的理解有兩種,一是《毛詩序》:“《柏舟》,言仁而不遇也?!倍恰对娙伊x集疏》所認(rèn)為的婦人遭受遺棄,又為群小所欺,堅持真理,不甘屈服的抒憤詩。[5]而在此只是單純引用了其字面意思,也可將其歸為直接引用類。
52、同樣有兩處是引用了《詩經(jīng)》原文,第一處是“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句是謝公弟子回答“毛詩何句最佳”的答語,所以既無以詩為喻,也無斷章取義。
第二處是謝公對他們回答的評價“讠于 謨定命,遠(yuǎn)猷辰告?!敝x玄在這里只是取了其字面意思,作為點評。
71、此處的引詩只是寫了夏侯湛在其《集敘》中提到的《周詩》篇目,而并沒有引用《詩經(jīng)》原文,因此也就不存在斷章取義或者以詩為喻的傾向。
賢媛第十九中有一處引用了《詩經(jīng)》
29、所引為《詩經(jīng)·王風(fēng)·大車》“谷則異室,死則同穴?!臂烂昧舜司?,是用了此詩的原意,表達(dá)了其對丈夫的專一之情。
排調(diào)有三處引用
36、引自《唐風(fēng)·葛生》“角枕粲兮,錦衾爛兮;予美亡此,誰與獨(dú)旦”,此詩為婦悼夫之作。很明顯在排調(diào)中,所用意思絕對不是其詩本意,只是袁羊用來調(diào)笑劉恢的言語而已,因此只是取了字面義。
41、引《小雅·六月》記敘的是宣王北伐,“薄伐獫狁,至于太原?!薄对娊?jīng)》說的是戰(zhàn)爭的事,《世說新語》說的也是兩個人是否有共同語言的事,因此,也是應(yīng)了排調(diào)一欄。
58、引《秦風(fēng)·小戎》作者敘內(nèi)外之志,所以美君政教之功。而在此條中,只是取其字面意思,以表達(dá)賓客多而不能交言的感慨。
輕詆第二十六中只有一處引用《詩經(jīng)》
9、引《詩·大雅·瞻印》,《毛詩序》:“《瞻仰》,凡伯刺幽王大壞也?!贝颂幍囊谜怯∽C了輕詆一門,孫長樂對劉真長的死所說之話,乃是斷章取義。
三、歸納引用類別
在對《世說新語》中引用的《詩經(jīng)》做了簡要分析之后我們可以看到《世說新語》中對《詩經(jīng)》的引用可以大致分為四類
1、 直接引用(即兩者都有相似的地方)
賢媛第十九中的第29,則是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都是表達(dá)夫妻情深之意。
2、 陳述事實
文學(xué)第四71,只是對夏侯湛作品中提到的《詩經(jīng)》篇目做了簡單的列舉,主要是作為注釋讓人理解。
3、以詩為喻
言語第二的13、80。其共同點是,兩者都是直接引用了詩題,而非內(nèi)容,目的是以整個詩的內(nèi)容作為比喻的鋪墊。
4、斷章取義
其中剩下的基本都是斷章取義,因為當(dāng)時人們以能讀《詩經(jīng)》為榮,若是能夠在言語中引用《詩經(jīng)》則更是為人刮目,所以很多文人名士都會在其言語中夾雜《詩經(jīng)》語句,長此以往則會導(dǎo)致人們對《詩經(jīng)》的誤讀。
參考文獻(xiàn):
[1][3]詩經(jīng)學(xué)史,洪湛侯,中華書局,2002年5月.
[2]統(tǒng)計表中所收條目均來自《世說新語會評》,劉強(qiáng)會評輯校,鳳凰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4][5]詩經(jīng)譯注.周振甫譯注.中華書局,2003年7月.
(作者單位:暨南大學(xué)文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