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作為賈府嫡派子孫,他出身不凡又聰明靈秀,被認為是賈氏家族寄予厚望的繼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卻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其實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一方面,以男子為中心的貴族社會是那樣虛偽、丑惡和腐朽無能,使他因自己身為男子而感到終生遺憾;另一方面,少女們的純潔美好又使他覺得只有和她們在一起才稱心愜意。而且隨著生活中他所見到的重大事件給予的刺激和教育,隨著他在卷入現(xiàn)實矛盾時精神上所受到的挫折和打擊,他的思想性格里一些腐朽惡劣的東西就慢慢減少了、清楚了,他的叛逆思想性格漸漸堅定了、成熟了。
一、否定封建科舉,厭棄功名利祿
賈寶玉作為一個貴族公子,他一出生就被套上了“光宗耀祖”的枷鎖,就注定他從一識字就要去學習《四書》、《五經(jīng)》、八股文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價值觀。但賈寶玉對待這些是怎樣的態(tài)度呢?是厭棄。他討厭這些所謂的條條框框,討厭八股文。雖然說封建家庭一開始就已經(jīng)為他安排下一條功名富貴、榮宗耀祖的仕官之途,只要他按照所謂的程序走就行了。但我們的寶二爺卻沒有這樣做,他厭棄科舉功名,否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傳統(tǒng)人生價值觀。斥之為“餌名釣錄之介”,是用來誆功名,混飯吃的工具。他把儒家經(jīng)典說成“都是前人無故生事”、“杜撰”出來的,卻偷偷的閱讀《西廂記》、《牡丹亭》一類具有民主思想的“小說淫詞”。對黛玉熱情地稱贊《西廂記》說“真是好文章!你要看了連飯也不想吃呢!”,他自己鄙棄功名利祿,連熱衷此道的人也被他斥之為“國賊祿鬼”,他討厭賈雨村之流,甚至不愿與之交談,最不滿“峨冠禮服賀掉往還之事”。史湘云勸他用心“仕途經(jīng)濟”,寶玉聽了立刻下逐客令:“姑娘請到別的屋里坐坐吧,我這里恐怕腌臜了你這樣知經(jīng)濟的人”。他把“科舉”、“立身揚名”、“仕途經(jīng)濟”憤怒地稱之為“混帳話”。賈寶玉不滿“鐘鳴鼎食、詩禮簪纓”的貴族生活,深感壓抑和束縛。他說:“可恨我為什么生長在這侯門公府之家,綾錦紗羅,也不過褒了我這枯竹朽木;羊羔美酒,也不過填了我這糞窟泥溝”。富貴二字真把人荼毒了。同時,他極力逃避參加士大夫的交游和應酬;對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祿,封妻蔭子十分厭惡,全然否定。
二、否定封建傳統(tǒng)“男尊女卑”,主張個性解放
賈寶玉反對延續(xù)幾千年來的“男尊女卑”、“貴賤有別”等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他的性格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個性,主張個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動,在他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惡、美丑的劃分。他把自己全部的熱情和精力都用在了生活在底層的一群被侮辱、被損害的女孩子身上。不知家鄉(xiāng)不知父母的晴雯死時,他獨作誄文以祭悼。齡官畫薔,他隨著她的筆觸而癡迷,甚至只想到下雨淋濕了她,不知道淋濕了自己。他為黛玉的思想感情所縈繞,為她發(fā)癡發(fā)呆。寶玉的所作所為,是對男尊女卑傳統(tǒng)觀念的大膽挑戰(zhàn),他無視自己的貴族地位,對女奴們的不濟命運寄以深深的同情,甚至到了休戚相關的程度。這實質上就是對于自己出身貴族階級的否定。他恨自己生長在封建的大家庭里,恨自己雖為主人,卻無一點人生自由。他想找回人的個性自由和個性解放。要想不被殘酷的現(xiàn)實窒息死,便只有逃避現(xiàn)實這一條出路可走了。他只企求隨心所欲、聽其自然。亦即在大觀園女兒國中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
賈寶玉的思想和言行深深觸犯了封建勢力的威嚴和封建家庭的利益和希望,終于導致了封建勢力無情的打擊?!镜谌亍考磳氂癜ご?,賈政深知寶玉是個叛逆的種子,所以與其“明日釀成弒父弒君”不如趁早今日結果了他的狗命,以絕將來之患,這里父子之情已蕩然無存了,統(tǒng)治階級要把這個完全違背他們意志的“混世魔王”置于死地,揭露了統(tǒng)治者猙獰的面目。
由以上兩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出賈寶玉的叛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