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jīng)斗膽揣度陸游何以要講“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是出于文學(xué)巨擘的自謙,還是遭遇后學(xué)刨根問底,不愿或不能應(yīng)對時的搪塞?我一直篤信“文章非天成”是作文訓(xùn)練卓有成效的第一要務(wù)!
哪個少女不柔情,哪個少年不風(fēng)發(fā)。青少年有的是敏銳的感知能力,熱烈的表達愿望;他們所缺少的只是經(jīng)驗和技法而已。記敘文寫作訓(xùn)練就是要讓學(xué)生通過具體的案例,在知其然的基礎(chǔ)上知其所以然。然后,模擬、提升。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是佛家三境界,用以形容記敘文寫作訓(xùn)練同樣適用。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階段
這個階段,學(xué)生們拿出來的作品常常是原生態(tài)的,像剛采出的玉石籽料,樸素甚至老土,很多人苦于“情之所至”卻無法“自然成文”。
初稿
媽媽帶我采菊花
我的媽媽是一個沒有文化的勞動婦女。但她并不比別的媽媽少給我一分關(guān)懷。
有一年秋天,我很不順利?;氐郊?,媽媽沒有責(zé)怪我,卻帶我到山上采菊花。山上的野菊花開的很燦爛,一下子改變了我的情緒。菊花安神,媽媽要給我做個枕頭,有利于睡眠。
我的媽媽是如此愛我,將來,有機會,我一定要報答她。
以上文字,不可謂不“情真意切”,但也確實無法動人。充其量,它就是個故事梗概。
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階段
教師要肯定作者的真情,同時提醒小作者“再偉大的詩人,他的第一聲啼哭也不是一首詩”!告訴小作者“美文不厭百遍改”,啟發(fā)學(xué)生對初稿進行雕琢,賦予其鮮活的生命力。
修改稿
太陽枕
2008年秋,在外碰得頭破血流的我重新站在了母親面前,我曾經(jīng)豪情萬丈,歸來卻空空行囊。我并不指望能從母親那里得到多少寬慰抑或指導(dǎo)。母親這輩子沒離開過家,外面的花花世界她永遠不會懂。我回來,只是想在母親溫暖的懷中將我蓄積太久的眼淚傾瀉無余。我哭得一塌糊涂。
母親捋了捋我的頭發(fā),平靜地說:“傻孩子,今天還是你的生日呢。今年菊花開得好,我給你做個菊花枕頭。據(jù)說,那東西提神醒腦,你是用腦的人,用得著,今兒就跟我采菊花去吧……”
一年四季我最不喜歡的就是秋天。因為我覺得它灰頭土臉的像個癮君子。但真正置身山野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秋天也別有一番景致:漫山遍野,金燦燦的野菊花開得正艷,仿佛是秋天的太陽一個不小心摔碎在了山坡上。直到此時我才明白,為何有人要把秋天喚作“金秋”。
微風(fēng)過處,野菊花們搖搖擺擺,又好像一群樂顛顛的娃娃。我年近而立,母親已過了知天命的年紀,我們一老一少穿行在這花的世界里。上崖下坡時,母親總走在前頭,然后轉(zhuǎn)過身,把手伸給我,我則心安理得地將自己放在她溫厚的手掌中任她嬌縱。冰心說:“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誰是我無遮攔的天空下的隱蔽?!蔽也簧蒲赞o,但我仍希望母親能夠聽到女兒心中最最幸福的歌。
我握著大把的青春任意揮灑著。母親卻背靠金秋一絲不茍地收獲著點點金黃。野菊花是秋的精靈,是太陽的寵兒,母親將它們統(tǒng)統(tǒng)裝進我的枕頭里。從此,海角天涯,我不孤單!
窗外,密密的雨絲交織成網(wǎng)。母親啊,你可知道,每一滴雨里都蓄滿女兒咸咸的思念!
初稿與修改稿在課堂上一亮相,高下畢現(xiàn)。修改稿與初稿的不同就是其勝出的所在。這時候,山不再是山,水不再水,我們要研究山的巖層,水的走勢。我們要剖析——語言、動作、心理等細節(jié)描寫;比喻、擬人、對比、引用等修辭手法會慢慢浮出水面。
“知其所以然”的階段最是讓人如坐枯繭。因為有些時候,我們可以截取學(xué)生作品的只言片語加以展示,而后,甚至可以機械模仿。請初學(xué)者務(wù)必用好原文、修改文、范文或反例。比較、求異,總結(jié)、模擬。學(xué)生著意為表情達意推敲字句了,甚至他們僅僅是把曾經(jīng)讀到的好句子,或者一個讓人眼睛一亮的詞,鸚鵡學(xué)舌般地“鑲嵌”在自己的文字里……那么,假以時日,他們離破繭化蝶也就不遠了。
三、“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階段
福樓拜對他的學(xué)生莫泊桑說:“無論你所要講的是什么,真正能夠表現(xiàn)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適用的動詞和形容詞也只有一個,就是那最準確的一句、最準確的一個動詞……”當(dāng)“尋找最準確的那個”成為一種自覺,山還是靜默的山,水還是靈動的水,放下執(zhí)著,拋開章法, “飛花落葉亦動人”。讓我們且受用無邊的創(chuàng)作快意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