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優(yōu)劣,涉及到許多方面,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往往是語言上的差距。同樣一個題目,有的同學寫得妙筆生花,熠熠生輝;而另一些同學寫來則味同嚼蠟,毫無文采。怎樣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使自己的語言表達水平有較大幅度的提高,讓自己的語言運用能力從“下里巴人”奔向“陽春白雪”,是縈繞在許多同學心中的一個揮之不去的夢。方法似乎很多,各式各樣刊物上的指導文章各顯神通,又常常令這些同學無所適從。筆者以為,學會熟練、靈活地運用排比是見效較快的“處方”之一。
排比可以增強作文的節(jié)奏感,表達強烈的情感。讀起來讓人猶如站在海岸上,海浪一波又一波撲面而來一樣。所以,同學們不妨在作文中善用排比句。在具體的運用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排比不是單純的語言形式問題,它與作者的“思想”密切相關(guān)
古羅馬 哲學家朗加納斯說過:“美妙的措詞,就是思想特有的光輝?!薄八枷牒晖ǖ娜?,語言自然宏通;卓越的語言永遠屬于卓越的心靈。”意思很清楚,思想活躍、開闊、縝密,語言自然優(yōu)秀、活潑、大氣、飽滿。“宏通”的思想來自哪里?俗話說“腦子越用越活”,這就要求每個同學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現(xiàn)象和問題要“敏感”即多動腦筋,力求獲得深刻新穎的看法;然后選用最好的語言(如詞語、句式、修辭等,“排比”只是其一)將其傾吐出來。開始可能感到難一些,但只要真正地下過幾次功夫后就可以逐漸登堂入室了。
二、不同的文體,排比的使用也各有不同
記敘文以散句為主,排比等整句的使用應“恰到好處”,一般而言,概括敘述或感情較強烈的段落使用排比能起到“錦上添花”之功效;而具體的敘述、描寫則不宜用排比,尤其是結(jié)構(gòu)復雜“臃腫”的排比。抒情散文要求語言精彩、流暢,議論文要求語言嚴謹、生動,恰當?shù)剡\用排比等整句即能收到預期的效果,而且“劑量”大些也無妨。
三、排比應力求“豐富多彩”
在不同的排比句中,組成排比的每一個“成員”的面目應該富于變化,可以是短語,也可以是單句, 還可用復句甚至多重復句; 或比喻、或借代、或反問等,一篇文章中的幾組排比“各有千秋”,那么精彩、生動、流暢將“不期而至”。
例如:自小到大,我所走過的每一條路,都被父母事先用鮮花鋪就;爬過的每一座山,荊棘已被他們用疲憊的雙手折斷;每一次試飛前,父母總是用他們堅硬的翅膀穩(wěn)穩(wěn)地翼護著我。沒有坎坷,沒有艱辛,沒有從高處墜落的徹骨劇痛。安逸的生活,平淡無味地滑過了十八個春秋,每每讀書,羨慕閏土瓜田捉猹、撒網(wǎng)捕魚的自由,向往屈子的舉世皆濁我獨清的皎察,渴望陶公東籬采菊、悠然南山的雅致。
示例中用了三組排比,第一組由三個比喻構(gòu)成,形象地狀寫了父母對自己的“包辦”式的呵護;第二組排比由四個短句構(gòu)成,靈動跳躍;第三組的三個分句用了三個典故(閏土、屈子、陶潛)表達了自己的生活理想。三組排比富于變化,加大了容量,增強了語勢。
綜上所述,恰當、熟練、靈活地運用排比確實是提高語言“品位”的一種好方法,只要善于“思想”,勤于“筆耕”,不斷吸收,不斷實踐,就一定能使“排比”扮靚你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