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麗娟
摘要:福澤諭吉是日本近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啟蒙思想家,他在其代表作《勸學篇》一書中集中論述了當時日本國民的學習問題,告誡國民要端正學習態(tài)度、明確學習目標、提高個人素養(yǎng),更為重要的是掌握“實學”即真正的學問。其中所蘊含的“實學思想”,對于現(xiàn)今我國的高職教育具有積極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福澤諭吉;勸學篇;實學思想
中圖分類號:G64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4107(2012)11-0049-02
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好像是和一位高尚的人對話?!眴柺烙?9世紀70年代的《勸學篇》,是日本“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日本的伏爾泰”、“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福澤諭吉的經(jīng)典之作。《勸學篇》,顧名思義提倡學習、鼓勵學習,勸人學習的思想非常豐富。近年來,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經(jīng)濟實力大增,大力提倡精神文明、重視思想道德教育等,但在中國社會秩序轉(zhuǎn)型的同時,精神文化也需要轉(zhuǎn)型,社會呼喚“實”的時代。目前對福澤諭吉《勸學篇》各類思想的研究不少,但是關于福澤諭吉在《勸學篇》中提到的實學思想對于高職教育的意義和影響的研究卻很少,本文就福澤諭吉《勸學篇》中所彰顯出來的實學思想進行解讀,并聯(lián)系實際分析實學思想對于今天我國高職教育的意義。
一、《勸學篇》中的實學思想解讀
“實學”,簡而言之就是實際的學問,“實學”是隨著歷史更替、時代變遷不斷被賦予新意的哲學概念。無論從古到今,還是東亞儒學圈的任何一個國家,在歷史的演變中,“實學”的含義都有很多變化,但是其求實精神、學以致用卻始終未變,一以貫之。
(一)實學思想的本質(zhì)和內(nèi)涵
“實學”一詞是福澤諭吉在《勸學篇》第一篇中就提出并經(jīng)常使用的術(shù)語,他認為“實學”就是指廣義上的自然科學,而物理學是處于“自然科學中樞的一門學科”[1],它不僅指社會生活中實用的知識、技能,對人們生活有用的學問,也指立足于實證、合理的方法、意味著實驗和實證的科學。福澤諭吉在《勸學篇》中指出“所謂實學,并不僅僅是認識難字,讀難解的古文,欣賞和歌、做詩詞等對社會不實用的文學”,意思是雖然這些體現(xiàn)人的精神和思想,但是遠離實際需要、遠離日常生活的學問非真正的學問,只有那些能解決實際問題、有利于為人處世、有利于今日你我之需、社會之需、國家之需的學問,才是真正意義上值得學習和推廣的“實學”。
(二)研究學問必須重視“實學”
經(jīng)營、研究學問都必須與實際生活、與時代需求密切結(jié)合,言行一致。只讀書而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不能學以致用,不能把“實學”理論與實際行動統(tǒng)一起來的話,都屬于“實學”的對立面即“虛學”。有人讀中外書很多,但不知天下大勢、不能處理好個人與家庭生活中的問題。大學教育重視知識的傳授是非常正確的,只是在學知識、做學問的同時要研究那些對實際生活更有意義的知識和學問,這樣才能在研究過程中找到更多的樂趣,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就感。現(xiàn)在高職院校經(jīng)常開展“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大賽”,鼓勵和提倡同學們積極地去思考自己的大學生涯,全面規(guī)劃和設計自己今后的人生方向,激發(fā)出努力實現(xiàn)人生目標的動力,并努力去實踐自己的諾言,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這是當代大學生非常必要且不可或缺的能力,也是現(xiàn)代高職教育不可省略的環(huán)節(jié)。
(三)日常生活應該重視“實學”
堅持實學思想的福澤諭吉善于從現(xiàn)實生活的角度出發(fā)考慮問題,主張運用整體的、聯(lián)系的、變化的觀點看待事物。他在《勸學篇》中認為遠離了現(xiàn)實生活的書本知識,是不能證明其實用價值的。從這里不難看出,把不具有實用價值的學問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全面推進日常生活接觸到實用學問課程的必要性。對各科目都腳踏實地地學習,遵從事物的原則,對知識精益求精,才能成為當今國家的有用之材。這是人類社會普遍的實用學問,如果所有的人都不分貴賤上下,重視學習,各盡其能、恪守其職,則個人可以獨立、家業(yè)可以獨立、國家也就獨立了。福澤諭吉《勸學篇》提出的勸學并不是讓人們?nèi)タ袝雷x,他認為洞察時務、議論天下大事,貼近日常生活需要的都是學問,他批評那種僅僅把讀書看做學問而鄙視日常生活的習慣。他不反對人們學習心學、神學、理學等無形的學問,但更鼓勵人們學習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等有形的學問,他認為凡是能夠使人擴大見聞、辨明道理和懂得做人本分的都屬于學問。
二、《勸學篇》中實學思想對于高職教育發(fā)展的意義
目前我國高職教育進入一個從數(shù)量規(guī)模發(fā)展向質(zhì)量效益發(fā)展的轉(zhuǎn)型期,如何培養(yǎng)出受社會和企業(yè)歡迎的學生,筆者認為,應該在高職院校借鑒和學習福澤諭吉創(chuàng)辦慶應義塾(即現(xiàn)在的慶應大學)的實學辦學思想,注重學風務實,教風務實,教學科目以“實學”為主,事無巨細,一切措施都要立足于鼓勵學生學到實際知識,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高職學生踏入社會的競爭能力。
(一)實學思想有利于培養(yǎng)高職學生的獨立思想
福澤諭吉在他的教育實踐中一直堅持著“實學”和“獨立”這兩個教育理念。他在《勸學篇》的開篇第一句就提出“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強調(diào)人生來是平等的。同時在承認現(xiàn)實社會不平等的前提下提出不平等的原因是“不學”,即不學就沒有知識,沒有智慧,世界上的賢明、愚鈍、貧富、貴賤都是由于“學與不學”造成的,進而提出“勸學”,提出通過提倡實學來治愚、病貧。他認為學習有用的知識,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擺脫貧困、擺脫愚昧之本。福澤諭吉把實學看成是保證個人獨立平等,乃至國家與國家之間平等重要的前提,這也是福澤諭吉主張人人平等的動力所在。這樣的實學思想對于培養(yǎng)高職學生的獨立思想、獨立品質(zhì)具有重要的意義,高職院校只有培養(yǎng)學生實際謀生的技能,培養(yǎng)幫助學生掌握那些實用技能,每一位學生才能謀得獨立,將來才能真正成家立業(yè)。
(二)實學思想有利于促進高職學生的智育發(fā)展
在智育方面,福澤諭吉一貫反對 “空理虛談”,他認為最先進的科學就是實用科學,提倡向?qū)W生傳授實際有用的知識。福澤諭吉不僅是一位思想家、教育理論家,更是一位真正的實踐家,他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yǎng)實踐者。如果一所學校的教育目標脫離實際,它就無法和其他學校相比。所以在高職院校要開設那些真正有利于學生掌握能自我發(fā)展的實際技能的實用學問課程,這些飽含實學思想的課程才能真正有利于高職學生的智育發(fā)展。
(三)實學思想有利于高職院校師生的角色轉(zhuǎn)化
高職教育需要培養(yǎng)面向生產(chǎn)、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zhì)技能人才,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需要高職院校在辦學過程中推行和貫徹實學思想。目前高職院校提倡“實習實訓教學”,舉行各項技能競賽,開展豐富的第二課堂,有的能增強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有的能提高學生實際的語言運用能力,有的能提高團隊協(xié)作完成某些實際任務的能力等,這些都與福澤諭吉的實學思想是不謀而合的。另外,在教學過程中師生的角色轉(zhuǎn)換非常重要。作為高職院校的教師,一定要努力當好實學思想的推動者,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樹立實學思想,同時要身體力行地把實學思想滲透到“教”和“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努力讓自己從一個知識的灌輸者,轉(zhuǎn)變成知識體驗、實踐實訓的引導者,從而讓學生從一個“受灌輸者”轉(zhuǎn)變成 “實踐者”。
(四)實學思想有利于高職課程體系改革的順利進行
福澤諭吉認為,學校的教學科目應該以實學為主,盡可能為社會培養(yǎng)需要的實業(yè)家,大力提倡“接近世間一般日用的實學”,強調(diào)數(shù)學、地理學、簿記學、商法和經(jīng)濟學等,這些都是在實學思想的指導下開設和調(diào)整課程。目前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改革一直在摸索中進行,我們應該根據(jù)實際的企業(yè)調(diào)研,調(diào)整我們的課程設置,如“計算機基礎”,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可以直接把“計算機基礎”設置成“WORD和EXCEL”,“日語寫作”課程可以調(diào)整為“商務信函寫作”等。
福澤諭吉是個實用主義者,他批判“虛學”,提倡“實學”,創(chuàng)立了“崇實致用”的學問觀,無論是辦學辦報、著書譯書,他一生都在堅持實學精神,貫徹實學思想。雖然福澤諭吉的《勸學篇》中所包含的民主思想無法超越資產(chǎn)階級的局限性,但作為學習者,我們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福澤諭吉提出“實學思想”有其積極正面的影響,在高職教育中借鑒福澤的實學思想,一定可以收到積極的效果??傊?,無論對于哪個層次的教育,處于何時何地,處理何種事情,反對“虛學”堅持“實學”,方可利學利教、利他利己、利國家利民族、利現(xiàn)在利未來。
參考文獻:
[1][日]鹿野政直;卞崇道譯.福澤諭吉[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7:94.
[2][日]丸山真男;曲建英譯.福澤諭吉與日本教育近代化[M].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26.
[3]柯鴻.勸學書[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3-4.
[4]吳默聞.學以致用 學以興國——從《勸學篇》一書看福澤諭吉的學習思想[J].學習月刊,2011,(4).
[5][日]福澤諭吉;柯泓譯.勸學書[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
[6]楊高玕.福澤諭吉“三位一體”教育思想評介[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06.
[7]福沢諭吉(著)、佐藤きむ(訳)、坂井達朗(解説).福沢諭吉「學問のすすめ」[M].日本:角川ソファア文庫,2005.
[8][日]福澤諭吉;陳山榜(評).勸學篇[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
[9]龔浩宇.試論福澤諭吉“實學”主義的哲學思想[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