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翠
摘 要:教學反思是高職英語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也是提高教師教學質量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和途徑。了解教學反思的內涵、意義、內容和方法能培養(yǎng)教師優(yōu)良的教學習慣,同時也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反思;方法
高職英語教學質量的有效與否,關鍵在于教師自身的教學業(yè)務水平,而教師自身教學業(yè)務水平提升的方法多種多樣,其中不斷加強教學反思、做開放型教師是有效途徑之一。教師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對自己教學內容或是所面臨的各種突發(fā)問題進行有系統(tǒng)的反思,是促進教師自身成長的重要因素。而時刻對教學進行系統(tǒng)反思,就無疑成為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認真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提高理論素質,自覺總結反思實踐經驗,謹慎改進教學,超越自我,才能在自我發(fā)展中促使學生全面、和諧、健康地成長,才能達到教育的最終目的。為提高高職英語課堂的有效性,現(xiàn)就教學反思的內涵、意義、內容和方法進行如下思考。
一、教學反思的內涵及意義
反思,是思想界、知識界關于元科學研究的一種理念與方法,亦稱“元理論”。它以科學為研究對象,研究科學的性質、特征、形成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學科。“元科學”概念,最先由邏輯實證主義學派提出。認為科學哲學不把自身當做關于客觀世界的知識體系,而把它作為研究科學的本質及科學研究方法的“元科學”,指出科學概念與元科學概念有嚴格的區(qū)別,后來移植于教育教學,于是教學反思就產生了。教師把自己的教學活動作為思考目標,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統(tǒng)稱為教學反思。一方面是對教學活動中的某些現(xiàn)象或事件進行思考,使這一現(xiàn)象在教學整體中得到重新認識與解釋,賦予新的教學意蘊;另一方面是把教學活動中的某些現(xiàn)象或事件與教師這一意識主體創(chuàng)建關系,使得教師根據(jù)實際教學活動中的某些現(xiàn)象或事件對自己的思想境地、心靈過程、情緒世界、理論體系、操作方法等進行透視和檢查,進一步形成相關的綜合性事實與價值的認識、檢討和決斷。
教育家葉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边@意味著教學反思有助于完善和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美國學者波斯納提出: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狹隘的經驗是沒有經過反思的經驗,主要表現(xiàn)在意識性不夠,系統(tǒng)性不強,它可能只形成膚淺的領會,并容易使教師的心態(tài)關閉,不但無助于教師進步,相反可能遏制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只要經過深刻地反思,把原始的經驗置于被關注、被改進、被強化、被否認的思維加工中,去粗存精,去偽存真,這樣才能形成新課程理念所要求的先進的教學觀念,才能不斷地超越自我,走出封閉,才能使自己的教學更有效,從而有效地發(fā)揮反思的作用,使教師的專業(yè)技能不斷提高。
二、教學反思的內容
教學反思需要教師做到全身心地投入教學活動,搜集反饋消息,迅速靈活地做出調理和反應。教師可運用錄音和錄像設備,與觀察手段一起為教學反思提供消息。教學反思圍繞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策略進行。
(1)教學目標方面。教學目標是能夠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教師要依照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及學生學習知識的情況,了解學生通過每節(jié)課的學習,是否預期達到教學目標。因此,反思教學目標,要做到:①反思教學目標是否以總體課程目標為指引,以順應社會前進和學生成長的需要為目的,全面綜合設計教學目標;②反思教學目標是否將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學習需要,讓學生主動參與,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③反思教學目標是否在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以學生為本,因人施教,適時調整教學目標;④反思教學目標是否符合新教材的特性;⑤反思教學目標是否符合學生的真實狀況。
(2)教學內容方面。通過相應教學內容的學習,就能實現(xiàn)相應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往往是教學反思的重要因素。反思教學內容,要注意做到:①反思教學內容是否與教學目的相吻合;②反思教學內容的科學性、思維性和風趣性,以及是否與學生的年齡特點相吻合;③反思能否按照學生的自身差別設計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的個性成長;④反思能否根據(jù)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進度以及突發(fā)事情,及時調節(jié)教學內容。
(3)教學決策方面。反思教學決策的選用經過,也是反思理論如何聯(lián)系實際的經過。例如在英語教學中,就可以反思是否采用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教學決策,積累知識、培養(yǎng)語感的教學決策,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決策以及提高學生課外閱讀質量的決策等。對教學決策的反思,要注意:①反思能否以系統(tǒng)的觀點為指引,選擇合適的教學決策;②反思能否根據(jù)教學決策的外部形態(tài)和學生認識活動的特點,優(yōu)化教學決策;③反思教與學的方法能否保持一致,是否增進學生的自主成長。
(4)反思媒體的配置與使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媒體的功能與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對教學媒體配置與使用的反思,要注意兩點:①反思教學媒體是否合理選擇與配置,②反思教學媒體是否合理使用。
(5)反思教學評價。教學評價在教學改革中是一大難點,如何搞好教學評價、建構一個科學的評價系統(tǒng),這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亟待解決的難點。反思教學評價應該做到:①反思包括教與學在內的評價辦法是否適應現(xiàn)代教育思想,是否適應現(xiàn)代教學觀、人才觀;②反思自己的教學評價辦法是否具備差異性、多樣性、開放性、發(fā)展性和創(chuàng)新性等特征,注重學問與本領、歷程與措施、情感立場與價值觀的多種評價。
三、教學反思的方法
教學反思的方法多種多樣,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反思也就成功了一半。
(1)反省法。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自我考察、自我監(jiān)督、自我調整、自我評價后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和增進自身反思能力提高的措施。這種措施適用于教學的全過程。如備課時,可自我反?。骸霸鯓右罁?jù)有關理論和學生現(xiàn)實情況設計易于為學生接受的教學方案”“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可能會產生哪些情況”“產生這些情況后應該怎樣處理”等。教學后,教師可以這樣自我反?。骸拔业慕虒W是有效的嗎”“教學中的亮點是什么”“哪些方面還可以進一步改進”“我從中學會了什么”等。
(2)觀摩法?!坝^摩公開課”和“檢查自己的教學”是最有效的比較研究反思法。教學反思要求跳出自我,反思自我,不斷地進行教學交流,學習他人的優(yōu)點,特別是要學習名師的教育教學方法。如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觀摩中,認真研究其他教師是如何組織課堂教育教學的,為何這樣組織課堂教育教學;假若以后我上這一課時,應該怎樣組織課堂教育教學;我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效果與他們相比,有何異同;從中受到了哪些啟迪。通過這樣的反思分析,從他人的教學中受到啟迪、獲得提高。
(3)案例法。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可能包含有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案例研究就是通過把教學過程中發(fā)生的典型事件用案例的方式顯現(xiàn)出來,進行分析、探究、反思,以便改進自己的教學辦法。教師不但要對課堂教學活動作出認真分析,而且要針對案例中體現(xiàn)的教學策略、教學理念進行探討斟酌,還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學理論問題進行解釋。案例探討的素材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探討自己的教學,并從自己大量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一定的案例;二是比較別人的教學,從中捕捉案例取長補短;三是在平時注意搜集書面材料中的案例。學生完成任務后,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對相關內容確認糾正,學生當堂記憶,并通過相應練習檢測。從教學形式看,整個課堂教學活動還是比較緊湊;從教學過程看,也有學生的參與和活動;從教學效果看,學生也基本掌握了教科書中的知識點。
(4)札記法。課后小結與反思札記,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感觸、思考或困惑及時記錄下來,以便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好記憶不如爛筆頭,靈感往往來自剎那之間,及時記錄下來日積月累就是莫大的財富。養(yǎng)成書寫課后教學反思札記的好習慣,不但對教師筆頭工夫是種很好的鍛煉,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教學水平。這種做法關注的是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是教學反思很典型的一種物化形式??梢允恰罢n后思”:一節(jié)課下來就總結思考,寫好課后一得或教學日記,這對新教師非常重要;也可以是“周后思”或“單元思”:一周課下來或一個單元講完后反思,摸著石頭過河,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
著名教育學家朱永新曾說過:“一個教師不在于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用心教了多少年書。”用心教學,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用心地去反思。教學反思能讓我們每天都在教學中成長,每天都在成長中進步,通過教學反思我們每天都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啟發(fā),從而走上一段新的教育探索征程。
參考文獻: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2]文燕.教師反思與高職英語有效教學的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0(6).
(鹽城生物工程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