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靜萍 馬西庚
[摘 要] 石油高校圖書館聯盟是全國性的、跨區(qū)域的圖書館聯盟組織,旨在實現石油高校圖書館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聯盟目前通過建立聯盟中心網頁,采用API、網頁抓取等技術,對聯盟資源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整合共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云計算是一項迅速發(fā)展的信息技術,已引起圖書館界的廣泛關注。云計算能夠突破目前石油高校圖書館聯盟資源共享中存在的管理和技術等方面的瓶頸問題,極大提高聯盟資源共享的能力。
[關鍵詞] 云計算;石油高校;圖書館聯盟;信息資源共享
[中圖分類號]G3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3-5595(2012)03-0109-04
圖書館作為知識信息的收集和傳播中心,是知識信息服務的重要載體。正因為圖書館的這種特征使得它能夠始終緊跟計算機、通信技術發(fā)展的步伐,將最新的信息技術應用到自身領域中來。從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到數字圖書館,從圖書館2.0到移動圖書館,都折射出不同時期出現的各種新的信息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云計算這一新技術一經出現,就得到了IT界、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圖書館作為網絡時代與IT技術結合最緊密的領域也對這一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將其應用到自身領域中。如2008年10月,J. Griffey 提出了“云圖書館員”(cloud librarians)的概念,認為云計算環(huán)境下圖書館員將成為“云圖書館員”,依托“云”來為讀者服務;2009年4月,非營利性圖書館服務與研究機構——OCLC(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宣布將向它的會員圖書館提供基于World Cat書目數據的 “Web級合作型圖書館管理服務”,成為圖書館界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云計算服務[1];還有CALIS(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tǒng))三期建設項目已經開展工作,將云計算技術應用到了圖書館資源共享中。
石油高校圖書館聯盟是全國性的石油行業(yè)圖書館的聯盟,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資源的共建共享,開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實效,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霸朴嬎恪钡牡絹頌槁撁说馁Y源共享建設帶來了一個新的標準、一種新的運作能力、一種更加有力的整合手段。在云計算環(huán)境下,借鑒國內外云計算研究與應用的成功經驗,結合石油高校圖書館聯盟的實際情況,探討適合聯盟自身特點的資源共享模式,對聯盟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和聯盟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云計算概述
(一)云計算的定義
按照美國國家標準和技術研究所頒布的最新版《NIST云計算工作定義》試行稿中的定義,云計算是一種能使用戶便捷、隨需應變地對共享的可配置計算機資源共享池(如網絡、服務器、存儲器、應用程序和服務)進行網絡訪問的模型。該模型可在最少的管理投入或服務供應商介入的情況下快速實現資源的提供與發(fā)布。[2]在技術實現上對云計算的描述如下:“云”是由并行的網格所組成的一個巨大的服務網絡,它通過虛擬化技術將軟、硬件以及存儲等計算資源虛擬化,通過網絡對這些計算資源進行統(tǒng)一的管理和調度,從而擴展云端的計算能力,使各個設備發(fā)揮最大的效能。[3]
“云”的出現是互聯網時代的一場巨大改變。云計算基本原理是,用戶所需的應用程序并不需要運行在用戶的個人電腦等終端設備上,而是運行在互聯網的大規(guī)模服務器集群中。用戶所處理的數據也并不存儲在本地,而是保存在互聯網的數據中心里面。這些數據中心正常運轉的管理和維護則由云計算服務中心負責,并由他們來保證足夠強的計算能力和足夠大的存儲空間來供用戶使用。[4]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點,用戶通過網絡借助瀏覽器就可以很方便地把“云”作為資料存儲中心或數據計算中心。
(二)云計算的服務模型
一是軟件即服務(SaaS)。用戶可以使用某應用程序,但不能控制運行該程序的操作系統(tǒng)、硬件或網絡基礎設施。
二是平臺即服務(PaaS)。用戶將托管環(huán)境用于其應用程序。用戶能控制環(huán)境中運行的應用程序,但不能控制運行應用程序的操作系統(tǒng)、硬件或網絡基礎設施。平臺通常是一個應用程序框架。
三是基礎架構即服務(IaaS)。用戶可以使用“基本的計算資源”,如處理能力、存儲器網絡部件或中間件。用戶能控制操作系統(tǒng)、儲存器及部署的應用程序,也有可能控制網絡部件(如防火墻和負載均衡器),但不能控制底層的云計算基礎設施。
(三)云計算的部署模型
一是公有云。簡單來說,公有云服務指的是用戶通過互聯網從第三方供應商獲取的云計算服務。獲取的服務可能免費或使用成本比較低。公有云提供了一種靈活、經濟有效的部署解決方案。
二是私有云。私有云具備公有云計算環(huán)境的許多優(yōu)點,如靈活性強、以服務為基礎等。二者的區(qū)別在于,基于私有云的服務,在用戶內部進行數據和流程管理時,可以不受網絡帶寬、安全風險和法規(guī)要求等的限制,而使用公有云服務則要受以上限制。此外,鑒于私有云所使用的用戶訪問和網絡都被嚴格控制和標識,因此,私有云能為供應商和用戶提供更好的云基礎架構控制,同時提高安全性和恢復能力。
三是混合云?;旌显剖枪性坪退接性频娜诤?且二者可互操作。在此模型下,用戶通常將非業(yè)務關鍵信息和流程轉移至公有云處理,而將業(yè)務關鍵型服務和數據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
鑒于云計算部署的三種模式,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在聯盟建立自己的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二、石油高校圖書館聯盟資源共享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石油高校圖書館聯盟是全國性的、跨區(qū)域的行業(yè)圖書館聯盟,其前身是石油高校圖書館協會,它是一個自發(fā)的、建立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原則基礎之上的信息資源聯盟組織。
2009年7月,石油高校圖書館聯盟會議在湖北荊州長江大學召開。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長江大學、西南石油大學等11所院校的圖書館館長、技術以及參考咨詢等相關部門的領導參加了會議。會議就聯盟的組織機構、原則、職責和成員館的權利和義務、經費來源、發(fā)展模式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討論。聯盟的建立旨在提高全國石油類院校的文獻保障水平和文獻獲取能力,為中國石油行業(yè)的發(fā)展提供文獻資料保障和支持。
(一)聯盟資源共享的必要性
圖書館提供服務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對信息資源的需求。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讀者對文獻信息的需求不再是單一的文獻,而是多途徑、多學科、多類型的信息資源,一個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資源已滿足不了讀者的需求。對具有行業(yè)特色的高校圖書館來說,其文獻信息資源具有強烈的行業(yè)色彩,文獻資源的側重點也具有相當的局限性。因此,通過網絡化、信息化技術手段構建全國性的、跨區(qū)域的石油高校圖書館聯盟,實現石油行業(yè)高校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提高信息資源利用率,降低獲取信息資源的成本,是石油行業(yè)高校圖書館生存和發(fā)展的必然選擇。
(二)聯盟資源共享模式的現狀
1.聯盟中心網站
資源共享首先要建立在網絡資源整合的基礎上。通過中心網站,將各成員館的資源進行統(tǒng)一的整合、發(fā)布,檢索人員能夠快速進行資源的發(fā)現、定位和獲取。共享的資源包括:聯合書目檢索、文獻傳遞、館際互訪互借、外文期刊題錄數據庫、特色庫資源等。除了數字資源之外,聯盟及各成員館的工作動態(tài)、工作成績、工作創(chuàng)新、經驗交流等都會發(fā)布到中心網站上,這是大家相互認知、深入了解、業(yè)務交流、互學共勉、資源共享的軟件平臺。
2.資源共享平臺
資源共享平臺是聯盟中心網站上的一組軟件平臺,提供多種訪問方式滿足聯盟成員不同的文獻需求,是實現聯盟成員間資源共享的重要手段。
通過數據庫接口和抓取網頁分析等技術,可以對聯盟成員館的不同信息管理系統(tǒng)進行書目檢索的整合;通過整合的聯合書目檢索,文獻傳遞平臺能夠快速發(fā)現資源館藏信息,定位收藏成員館,在線提交館際互借申請;通過館際互訪,聯盟成員館之間可以互相訪問彼此的電子資源,避免提交申請和傳遞等待,可以自己直接獲取,事半功倍;外文期刊資源題錄數據庫,是聯盟各成員館共同參與建設的自建型數據庫,采用分散管理、數據集中的方式,各成員館將本館負責建設的外文期刊題錄數據通過統(tǒng)一的標準上傳到中心服務器上保存,供聯盟成員共享;特色庫也是聯盟的自建型數據庫,同時也是CALIS三期的特色資源庫建設項目,目前,主要建設了學位論文特色資源庫,收錄了來自聯盟各成員院校的大批優(yōu)秀學位論文,是一筆寶貴的石油專業(yè)學術財富。表1是聯盟CALIS三期特色數據建設項目的具體計劃內容。
(三)聯盟資源共享存在的問題
1.數字資源相互獨立,重復建設現象嚴重
聯盟成員館之間的數字資源建設相互獨立,各館各自建設,對于一些常用的資源如CNKI、維普、萬方、超星、書生、教參資源庫等,幾乎每個館都在采建。聯盟館的數字資源重復建設現象嚴重,造成了人力、物力、財力的極大浪費。
2.圖書館管理、資源平臺不統(tǒng)一,整合難度大
聯盟成員館各自建設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平臺,各平臺的數據層和表示層差異比較大。對于簡單的OPAC整合,通過數據庫接口程序以及網頁抓取分析技術實現起來相對比較容易;而對于一些深層應用如統(tǒng)計信息等方面的整合,實現起來就比較困難,特別是針對Ilas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需要在原平臺的基礎上進行二次開發(fā),針對不同的應用,開發(fā)不同的接口程序,實現比較困難。技術實現的復雜性以及聯盟技術力量的分散性阻礙了聯盟資源共享的進一步發(fā)展。
3.資源共建共享受信息化技術水平及網絡條件的限制
由于聯盟成員館的規(guī)模存在較大差異,對服務以及館藏的要求也相差較大,因此,各成員館在服務器、網絡設備、網絡訪問方式以及租用網絡帶寬的信息化規(guī)劃建設上也存在較大差異。大館服務的用戶多,提供的資源多,對網絡和設備的要求也相對較高,小館則正好與之相反。而且目前的通信線路傳輸速率較低,尤其是在傳遞多媒體信息時更顯得能力不足。[5]技術設施水平和網絡條件制約了聯盟成員館之間的互訪互借效率和效果。
三、云計算環(huán)境下石油高校圖書館聯盟資源共享模式的構建
(一)石油高校圖書館聯盟公有云的構建
石油高校圖書館聯盟公有云是聯盟實現數字資源共享的重要保障。聯盟公有云是運行在云服務提供商的服務器集群和存儲陣列等基礎設施之上的,這些硬件基礎設施的維護、管理、更新都由云服務提供商來負責,聯盟不必投入巨額資金購買服務器和花費大量人力、財力來維護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和有效運轉。[6]云服務提供商在虛擬資源池的某個節(jié)點上建立數據庫服務,然后通過web server 的形式向聯盟提供數據服務,聯盟只需要在云端申請節(jié)點、數據庫類型、存儲空間和存儲時間,定制數字資源的訪問策略等即可。
聯盟公有云提供的基本服務包括:統(tǒng)一認證服務、聯合資源檢索服務、元數據聯合編目服務、全局資源調度服務、數據服務、知識服務、數字對象存儲和下載服務等。聯盟可以將聯合采購的數據庫供應商的數據和服務置于聯盟公有云中,見圖1。
圖1 聯盟公有云
(二)石油高校圖書館聯盟私有云的構建
石油高校圖書館聯盟私有云是各成員館在本館內部建立的云服務體系,包括公有云的本地應用服務平臺、本館的自建或涉密及版權保護的數字信息資源、讀者信息的數據及備份等。
聯盟私有云平臺的搭建,首先要通過VMware Infrastructure、VMware vCenterServer、VMwarew ESXi等虛擬化平臺消除現有的、零散的、豎井式應用部署結構,將類似的資源集中化、虛擬化,整合數字化信息資源建設中心的服務器的計算資源、網絡資源和存儲資源,構建虛擬資源池,將現有的數據中心改造為適合云計算的數據中心。
聯盟私有云主要是對云所在的本館讀者提供云服務,也可開放部分資源對外提供服務,這部分資源可被公有云和聯盟其他成員訪問,實現聯盟資源的進一步共享。
(三)石油高校圖書館聯盟混合云的構建
石油高校圖書館聯盟混合云是聯盟公有云和聯盟私有云的融合。通過定制統(tǒng)一的API接口,聯盟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間可以無縫集成,實現私有云與公有云之間的互相訪問、互相操作。還可以開放部分接口與第三方公有云集成,豐富自身信息資源、擴大服務范圍,比如,對地方或油田單位開放部分接口,為當地的經濟建設提供更加豐富的文獻資源。這種混合云模式一方面保證和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能夠與其他網絡資源形成資源互補,為用戶提供更加豐富的
共享數字資源。
云計算以實現用戶廣域范圍內的資源共享為目標,這一目標與石油高校圖書館聯盟成立的目標不謀而合。石油高校圖書館聯盟云服務平臺是云計算技術在圖書館聯盟領域的遷移,它通過虛擬化技術,將一切計算機資源虛擬化,向石油高校圖書館聯盟成員用戶提供以計算資源為形式的服務。在云計算環(huán)境下,服務器的計算能力、數據信息的存儲能力、網絡的數據傳輸能力、數據的備份與恢復能力、對外提供服務的能力以及資源的共建共享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能夠有效地解決目前聯盟資源共享的瓶頸問題,從而為石油石化行業(yè)提供更加豐富的文獻資源。
[參考文獻]
[1] 袁援,凌卉. 云計算技術驅動下構建數字圖書館虛擬化環(huán)境的探討[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0,33(12):119-123.
[2] 云計算用例白皮書[EB/OL].(2010-07-02).http://www.docin.com/p-87369036.html.
[3] 武永衛(wèi),黃小猛.云存儲[J]. 中國計算機學會通訊, 2009,5(6):44-52.
[4] 徐麗玲,王琴.基于Web 多媒體資源庫設計與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8(5):74-76.
[5] 李永先,欒旭倫.云計算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探討[J].江西圖書館學刊, 2009(1):105-106.
[6] 張興旺,李晨暉,秦曉珠. 基于云計算的數字化信息資源建設模型的研究[J]. 情報理論與實踐,2011(8):100-105.
[責任編輯:趙 玲]お
On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of Petroleum University Library Consortia
under the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SHEN Jingping,MA Xige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Library, Qingdao, ShanDong 266580, China)お
Abstract: The petroleum university library consortium is a nationwide trans-regional library union. It is aimed at achieving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among the petroleum university libraries. At the present time the union integrates and shares some resources by setting up a center website using the techniques of API and snatching webpage. It achieves some results but still has some problems. Cloud computing, a rapidly develop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aroused the concern of the librarianship. Cloud Computing must breakthrough the bottleneck problem of the management and techniques and it must greatly enhance the capability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in the petroleum university library consortia.
Key words: cloud computing; petroleum university; library consortia;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