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唐方教授治療小兒病臨證經(jīng)驗擷析

      2012-04-13 11:29:05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中醫(yī)科天津300052
      陜西中醫(yī) 2012年1期
      關鍵詞:汗法咳喘運化

      胡 瑞 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中醫(yī)科 (天津300052)

      唐方教授是天津醫(yī)科大學教授,天津市首批名中醫(yī)工作室導師。尤擅長采用中醫(yī)藥治療小兒疾患,臨床用藥以古方為依托,注重靈活化裁,糅合相濟,靈活應用經(jīng)典原方;遣方用藥不求多但求精,倡導用藥劑量小、處方藥味簡,方證相對。現(xiàn)將唐教授治療兒科疾病的經(jīng)驗介紹如下。

      1 呼吸系統(tǒng)疾病 因呼吸道與外界自然環(huán)境相通,氣候冷熱變化常能影響肺氣宣發(fā)肅降,引發(fā)呼吸系統(tǒng)疾患。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肌膚疏薄,衛(wèi)外不固,加之寒暖不知自調,難以適應外界氣候的變化,更易感邪而發(fā)病,常見病有感冒、肺炎、發(fā)熱、咳喘等。

      1.1 治療外感病密切關注氣候變化 外感病多發(fā)于氣候多變的季節(jié),如遇氣溫驟降,寒邪客于腠理而致發(fā)熱,必用汗法,正如《幼科釋謎》所說:“當其感冒,淺在肌膚,表之則散,發(fā)之則祛,病斯痊矣?!?/p>

      對于發(fā)熱、惡寒、無汗的表實證治以麻黃湯,處方:麻黃6~9g,桂枝9g,杏仁6~9g,甘草6g,生姜3片,大棗5枚,高熱(T>38.5℃)加生石膏。而汗出熱不解的表虛證則給予桂枝湯,藥用:桂枝10g,白芍15g,甘草6g,生姜3片,大棗5枚,伴周身關節(jié)疼痛者加羌活,項背不舒者加葛根,即桂枝加葛根湯。夏季暑濕之邪為患,人體腠理開泄,如因貪涼飲冷、不避風露而致寒邪束表,麻、桂恐過于溫熱,易致發(fā)汗太過,耗氣傷津,故宜以新加香薷飲外解表寒、內(nèi)清暑熱、兼以化濕,藥用:香薷、厚樸、銀花、連翹各10g,白扁豆15g。

      但小兒“陽常有余、陰常不足”,肺氣衛(wèi)外不固,每易感受風寒;且脾常不足,易致飲食停滯不化。對于內(nèi)有食積復感風寒的小兒,使用汗法的目的是發(fā)越郁閉之陽氣,取“火郁發(fā)之”之意,故發(fā)汗不可過強,對于未曾使用汗法或發(fā)汗不透者,方用汗法。

      1.2 治療咳喘側重分經(jīng)辨證 《黃帝內(nèi)經(jīng)》云: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唐教授臨床將小兒咳喘主要歸于肺、肝、脾經(jīng)。

      在肺:六淫之邪侵襲,不論邪從口鼻而入,或從皮毛而受,肺必首當其沖,致使宣降失常發(fā)為咳喘。證見咳嗽陣作,甚至喘息,音啞、惡寒、鼻塞、咽痛、口渴,舌淡紅苔薄白脈浮?;虬榘l(fā)熱,舌淡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治以《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三拗湯宣肺解表,處方:炙麻黃6~9g,杏仁6~9g,甘草6~9g,黃芩6~9g,瓜蔞15~30g,大貝母6~9g,前胡6~9g,熱甚加生石膏,喘甚合葶藶大棗瀉肺湯或三子養(yǎng)親湯。

      在肝:小兒處于成長過程中,生機旺盛,蓬勃發(fā)展,好比旭日之初生、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榮,故為“純陽之體”。肝在五行屬木,亦具有生長、升發(fā)之特性,故《丹溪心法》有小兒“肝常有余”之說。肝木過旺則易反侮肺金,肝火犯肺發(fā)為咳喘。證見:頓咳頻發(fā),咳甚則嘔吐,尤以子時至丑時咳劇、夜寐受擾,夾痰,咽痛,舌紅苔黃厚,脈弦數(shù)。唐教授提出,肝木過旺,上逆阻肺,肝病為本,肺咳為標的病機學說。以《通俗傷寒論》之柴芩枳桔湯加減,通過清泄肝經(jīng)有余之火,改善少陽樞機,助肺氣宣達以止咳,處方:柴胡9~15g,黃芩15~20g,枳殼、馬勃、桔梗各9g,夏枯草15g,瓜蔞20g,大貝母10g,生蛤殼20g。

      在脾:小兒脾胃薄弱,易被乳食、生冷、積熱所傷,導致脾失健運,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反而釀成痰濁,上貯于肺,壅阻氣道,發(fā)為咳喘。此即“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之理。證見:咳喘,晨起或活動后加重,痰多色白或黃,胸悶納呆,舌淡紅苔白膩,脈滑。治以《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二陳湯,處方:陳皮、大貝母、清水半夏各9g,茯苓、冬瓜皮、瓜蔞各15g,甘草6g,蘇梗12g,痰熱加膽南星。

      上述各型痰多加魚腥草、冬瓜皮,咽痛加射干、皂刺,口渴加蘆根,鼻塞重加蒼耳子、辛夷。

      另外,如對粉塵、溫度等過敏而導致的咳喘、鼻炎,則以《傷寒論》小青龍湯加減化裁,另文詳述[1]。

      2 消化系統(tǒng)疾病 小兒脾胃薄弱,而生長發(fā)育所需水谷精氣,卻較成人更為迫切,若飲食不節(jié),恣食無度,則脾胃運化無權,輕則嘔吐泄瀉、厭食腹痛,重則為疳為積,影響生長發(fā)育?!队龐爰颐亍匪孕骸捌⒊2蛔恪奔词枪糯t(yī)家對小兒易患脾胃疾病這一生理、病理特點的概括。唐教授認為,健運脾胃并非單純補脾。健脾意在恢復脾氣以升為健、主濕、喜燥惡濕的特性,恢復脾胃正常運化水谷精微的功能。所以凡能祛除影響胃腸運化之邪,有助于脾胃功能恢復的治療法則均可稱之為健脾,包括消積、芳香、清熱、疏肝、補益、溫中、澀斂等。臨床常用芳香化濕、苦溫燥濕藥物治療小兒消化系統(tǒng)疾病,達到醒脾、助脾運化的目的。

      3 典型病例 崇某,男,4歲,主因“厭食、消瘦3年余”就診于2010年4月?;純浩剿厥秤徽瘢囷枱o常,形體瘦弱,身材矮小,頭發(fā)干枯、稀疏,面色萎黃,陣發(fā)臍周疼痛,夜寐不寧,大便4~5日一行,成矢狀。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診斷:小兒疳積。治法:芳香醒脾、理氣消積、佐以驅蟲通便。處方:藿香、蘇梗各12g,木香6~9g,陳皮6~10g,地骨皮10g,胡黃連6g,使君子、檳榔各9g,瓜蔞仁、萊菔子各20g。上方加減化裁,用藥2月,食欲改善,面色紅潤,形體較前豐滿,大便調暢。

      按:對于小兒疳積的治療,唐教授采用自擬消疳方,蟲積加使君子、檳榔,便秘加瓜蔞仁、萊菔子,食積加雞內(nèi)金,痰盛加半夏,盜汗加生牡蠣,脾虛明顯合枳術丸。每周服用5劑,每月服藥3周,2月為1療程。通過醒脾促進脾胃運化功能的恢復,常取得滿意療效。

      趙某,女,6歲,主因“嘔吐、腹瀉3d”就診于2009年7月。患兒因飲食過飽出現(xiàn)嘔吐,3~5次/d,嘔吐物為胃內(nèi)容物,腹脹,腹瀉6~7次/d,大便氣味酸腐、夾不消化食物,納差,舌淡紅苔白厚膩,脈滑。診斷:嘔吐、腹瀉。治法:芳香化濕、理氣和胃。處方:藿香12g,厚樸、草豆蔻、佩蘭各10g,清水半夏、扁豆各15g,茯苓、雞內(nèi)金、焦三仙各20g,服藥5劑,諸癥緩解,治愈。

      按:對于食積導致的吐瀉,每用《醫(yī)原》藿樸夏苓湯加減化裁,該方具有芳香辛散、除濕運脾之功,原為濕溫初起而設,唐教授用其治療中焦運化無權,脾失健運,胃失和降導致氣滯濕阻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常常獲得滿意療效。食積甚加雞內(nèi)金、焦三仙,胃熱重加連翹、黃連,腹痛甚合芍甘湯,泛酸合烏貝散,暑濕季節(jié)加佩蘭。

      [1]胡 瑞,唐 方.小青龍湯治療過敏性疾患舉隅[J].陜西中醫(yī),2010,31(6):745.

      猜你喜歡
      汗法咳喘運化
      有些行為會給身體“加濕”
      脾不好的人不能多喝水嗎
      基于“給邪以出路”探討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新思路
      穴位貼敷可治小兒肺熱咳喘
      從《黃帝內(nèi)經(jīng)》認識脾的作用
      砂仁治療著痹之心得
      淺談老年咳喘病的臨床護理
      針灸“汗法”考略
      汗法應用之宜忌
      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治療兒科呼吸道感染38例
      邢台县| 阳高县| 西和县| 突泉县| 安丘市| 贡觉县| 公主岭市| 稻城县| 乌拉特中旗| 胶南市| 淳安县| 海淀区| 乳源| 湟中县| 乌鲁木齐市| 四子王旗| 岱山县| 延吉市| 五寨县| 城口县| 日土县| 浦江县| 周口市| 北海市| 兰溪市| 清水河县| 上高县| 新安县| 桦甸市| 白沙| 沭阳县| 大足县| 马公市| 陆川县| 舟山市| 龙泉市| 临城县| 湟中县| 班戈县| 南澳县| 温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