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東玉
萬古霉素是一種糖肽類抗生素,對革蘭陽性菌有強大的殺菌作用,是治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的有效藥物。萬古霉素作用機制:(1)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主要抑制黏肽側(cè)鏈形成的第2步,使細菌不能生長繁殖,對繁殖期細菌有快速殺菌作用;(2)損傷細菌細胞膜,改變細胞膜通透性,破壞其屏障作用;(3)阻礙細菌合成,影響遺傳信息的復制。在臨床使用中萬古霉素存在治療范圍窄,影響因素多,有腎損害等不良反應。
1.1 一般資料 以萬古霉素、糖肽類、腎毒性為關(guān)鍵詞,檢索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檢索時間范圍: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檢索到國內(nèi)相關(guān)文獻151篇,其中含個案報道52篇,文獻分析46篇,綜述38篇,臨床觀察15篇,剔除重復病例報道及綜述等非病例報道文獻,共入選文獻48篇,腎毒性反應61例。
1.2 方法 對收集到的病例按患者的年齡、原患疾病、給藥方法、給藥劑量、腎毒性的出現(xiàn)時間、合并用藥等分別進行統(tǒng)計,并對結(jié)果進行歸納總結(jié)。
1.3 腎毒性的判定標準 腎毒性判定標準,根據(jù)文獻檢索,有關(guān)萬古霉素腎毒性的定義有3種:(1)當基礎(chǔ)肌酐水平<265.2 μmol/L時,肌酐升高超過 44.2 μmol/L[1];(2)肌酐升高超過基礎(chǔ)水平的50%[2];(3)男性肌酐水平從正常范圍升高至109.6 μmol/L,女性則升高至 90.2 μmol/L[3]。只要符合以上一種定義,即認為產(chǎn)生腎毒性。
2.1 年齡分布 61例萬古霉素腎毒性的患者中,無明顯性別差異,年齡36~101歲,有44例伴有腎功能不全,發(fā)病平均年齡65.5歲,主要集中在6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占80.33%。見表1。
表1 萬古霉素致腎毒性的年齡分布 n=61
2.2 腎毒性發(fā)生分布 萬古霉素引起的腎毒性多發(fā)生于老年患者、伴腎功能不全患者及合并其他腎毒性藥物患者。見表2。
表2 萬古霉素致腎毒性的時間分布 n=61
2.3 原患疾病 61例患者原患疾病分別為肺感染23例,下肢壞疽感染1例,燒傷2例,腦外傷5例,腦血管意外10例,肺栓塞1例,骨折3例,皮膚感染5例,免疫低下5例,其余6例患者所患原發(fā)疾病文獻中沒有涉及。另外,61例患者中伴有腎功能不全患者11例(18.03%),合并其他腎毒性藥物治療的患者比例為91.8%。
2.4 腎毒性臨床描述 61例患者中,腎毒性臨床描述為急性腎衰竭10例占16.39%,臟器衰竭死亡患者6例,符合急性腎小管壞死,占9.84%,其余多描述為出現(xiàn)尿素氮、尿蛋白、肌酐異常,其中可恢復正常功能者18例占29.51%。其余為文獻未涉及。
2.5 腎毒性的處理與轉(zhuǎn)歸 對于出現(xiàn)腎毒性的病例,普遍采用停止使用萬古霉素并對癥處理替代治療,持續(xù)床旁血液濾過。
萬古霉素是東方鏈球菌和土壤絲菌屬的糖肽類抗菌藥物,萬古霉素靜脈給藥分布容積為0.43~1.25 L/kg,血清、心包、胸膜、腹水、腹膜和滑膜液中可達有效抗菌濃度。藥物經(jīng)肝臟代謝,24 h內(nèi)80% ~90%以原形從腎小球濾過,經(jīng)近端腎小管重吸收和分泌而排泄,其血清半衰期與腎功能有關(guān)。臨床使用萬古霉素,對于腎功能不全患者,可能造成藥物排泄時間長,形成蓄積。而對于老年人來說,65歲老年人腎血流量僅為青年人的40% ~50%,90歲則僅及30%[4,5],萬古霉素的清除也易受到影響,本例分析病例中>60患者占出現(xiàn)腎毒性患者比例的80.33%。合并使用腎毒性藥物的腎毒性發(fā)生比例在91.79%,萬古霉素具有腎毒性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如果萬古霉素與腎毒性藥物合用時發(fā)生腎毒性,則是腎毒性藥物導致的腎毒性發(fā)生,而與萬古霉素無關(guān)[6]。目前有關(guān)萬古霉素腎毒性的發(fā)病機制尚缺乏試驗研究證實。通常的觀點認為,其所含的雜質(zhì)是導致腎毒性的重要因素。因此,隨著制造工藝的進步,萬古霉素純度的顯著提高,其腎毒性的發(fā)生率可明顯降低[7]。
對萬古霉素腎毒性的預防及治療建議:臨床患者因其特殊的機體狀態(tài)和體內(nèi)代謝,有藥代動力學過程中的顯著個體差異,易出現(xiàn)藥物蓄積現(xiàn)象,從而帶來不良反應。臨床用藥應考慮到患者腎臟功能、年齡、合并用藥、合并疾病等,盡量采取個體化給藥方案,提高藥效學收益,減少不良反應及耐藥菌發(fā)生。應用萬古霉素應注意:(1)判斷患者是否屬發(fā)生腎毒性的高危人群,要對患者年齡、合并疾病、合并用藥、腎臟功能等進行評價分析。(2)可根據(jù)患者的肌酐清除率,調(diào)整用藥劑量和給藥間隔,連續(xù)用藥時間應短于2周。有Meta分析表明,對于腎功能不全或者合并使用其他腎毒性藥物的患者,萬古霉素的治療藥物監(jiān)測是必要的[8]。(3)針對高危人群用藥可采取減小劑量、給予常規(guī)維持劑量,延長給藥間隔或先選擇其他腎毒性較小的抗生素。(4)合并使用氨基糖甙類抗生素、環(huán)胞霉素A、二性霉素B、呋塞米等腎毒性藥物要慎重。
如果在臨床使用萬古霉素過程中出現(xiàn)急性腎功能衰竭,處理方法應盡早替代治療,持續(xù)床旁血液濾過效果最好。
1 Smith SR,Cheesb rough J,Spearing R,et al.Randomised prospective study comparing vancomycin with teicoplanin in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ns associated with H ickman catheters.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89,33:1193-1197.
2 Sorrell TC,Collignon PJ.A prospective study of adverse reac2tions associated with vancomycin therapy.J Antimicrob Chemother,1985,16:235-241.
3 Kureishi A,Jewesson PJ,Rubinger M,et al.Double blind comparison of teicoplanin versus vancomycin in febrile neutropenicpatients receiving concom itant tobramycin and p iperacillin:effecton cyclosporin A associated nephrotoxicity.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1,35:2246-2252.
4 李玉強,高克毅.我院1999~2005年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耐藥性分析.中國藥房,2006,17:1325.
5 陳新謙,金有豫,湯光主編.新編藥物學.第1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20.
6 師少軍主編.抗生素的應用.第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12.
7 謝曉慧,劉法永.萬古霉素臨床應用進展及相關(guān)問題.中國藥房,1999,10:40-42.
8 張弨,翟所迪,劉芳.萬古霉素治療藥物監(jiān)測必要性的系統(tǒng)評價.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09,2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