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盛運機械工程有限公司,冒維鵬,上海200030
工程上使用很廣的2k-h(huán)型行星傳動,通常為一個基本構(gòu)件(如b輪)固定的減速傳動(見圖1),其次為三個基本構(gòu)件均運動的差動輪系以及用某種輪系或機構(gòu)封閉差動輪系而組成的封閉行星輪系。
圖1 ih<0的2k-h(huán)型行星傳動Fig.1 ih<0,2k-h(huán) planetary transmission
煤礦井下(采煤機、帶式輸送機、巷道掘進機)和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用盾構(gòu)掘進機的2k-h(huán)型行星傳動,常采用多個行星輪(3個及以上)功率分流的傳動裝置。在這種裝置中,行星輪個數(shù)的配置除了要滿足鄰接條件外,還應保證行星架有足夠的剛度。本文從鄰接條件出發(fā)就行星輪個數(shù)與傳動比及行星架剛度的關系作一闡述。
如圖2所示,非變位的直齒行星傳動,滿足鄰接的條件為:
圖2 行星輪的鄰接條件Fig.2 Planetary adjacency condition
式中,dag—行星輪頂圓直徑,a′—嚙合中心距,ap—行星輪個數(shù)。
將公式(1)變?yōu)椋?/p>
而Zg=0.5(Zb-Za),則得:
對于Zg>Za(P≤3)的傳動,太陽輪的最小齒數(shù)Za=Zmin,而Zb=pZa=pZmin,代入公式(3)得:
對于Zg<Za(P≤3)的傳動,行星輪的最小齒數(shù)Zg=Zmin,并注意到:代入公式(3)得:
由公式(4)~(7)求得的Pmax與(Zg/Za)max值見表1。
表1 Pmax與(Zg/Za)max值Table1 Pmaxand(Zg/Za)maxvalue
由此可見,在規(guī)定的行星輪個數(shù)ap條件下,P(Zb/Za)或(Zg/Za)受到鄰接條件的限制,同樣,在規(guī)定的P值條件下,行星輪個數(shù)ap也受到鄰接條件的限制。
利用表1可確定ap一定時的Pmax值與(Zg/Za)max值,或根據(jù)p(或Zg/Za)來確定最大ap值。例如,當p=4.9、Zmin=21時,要確定ap的最大值。由表1知,從鄰接條件可得到在pmax=5.07時相應的ap=4。
行星傳動設計中,按鄰接條件得出的ap與Pmax值,特別對ap>3的傳動并不是所有設計時均可以采用,關鍵在于當p一定時,ap的確定必須要同時滿足行星架的剛度條件。如P=2.6、Zmin=18時,按表1可取ap=6的傳動方案,但此時行星輪之間的間隔距離太?。ㄒ妶D3,a),造成連接行星架兩側(cè)板(框架式行星架)間的橫梁(又稱連接板)截面尺寸太小,從而使行星架的剛度不足,最終在實際使用中發(fā)生行星架連接板與側(cè)板交接處斷裂損壞,因此選取ap=5,行星架的剛度隨連接板截面尺寸增大得到提高。
圖3 關于鄰接條件確定行星輪個數(shù)和保證行星架有足夠剛度問題的示例Fig.3 According to the adjacency condition defined planet wheel number and guaranteed carrier stiffness sufficiency in the example
計算實例:如圖4所示煤礦井下機械所用兩級2k-h(huán)型行星齒輪減速器,主要參數(shù)見表2。現(xiàn)驗算第2級行星架的剛度,計算模型與截面尺寸見圖5、圖6。
表2Table2
圖4 兩級串聯(lián)2k-h(huán)行星傳動方案圖Fig.4 The Double-step series 2k-h(huán) planetary scheme
圖5 計算模型Fig.5 Calculation model
根據(jù)表1,分析表2參數(shù)知,第1級傳動滿足鄰接條件和剛度要求,而第2級傳動鄰接條件接近極限,剛度條件超出表1中Ⅲ欄所列數(shù)值,須進行行星架剛度精確驗算。
圖6 行星架連接板(橫梁)截面圖Fig.6 Carrier connective plate(cross beam)sectional view
行星架傳遞轉(zhuǎn)矩:T2=1850kgf·m,計算轉(zhuǎn)矩:T=407kgf·m;嚙合節(jié)點處法向力:Pn=458 kgf;作用在行星輪心軸上的切向力:Y=430kgf;作用在連接板上的切向力:
行星架連接板、側(cè)板的主要尺寸見圖7
連接板長度:
L=Ln+2c=11.7+2×2.2=16.1cm連接板橫截面面積:
圖7 按半徑rn展開的行星架主要尺寸Fig.7 The carrier main size according to radius rnexpantion
圖8 側(cè)板極慣性矩系數(shù)Fig.8 The sideboard polarmonent of inertia coefficient
側(cè)板橫截面面積:
FB=2C×h1=2×2.2×20=88cm2
連接板慣性矩:
側(cè)板慣性矩:
側(cè)板極慣性矩系數(shù):ζ由中間系數(shù)h1/2c=20/4.4=4.54,查圖8得ζ=0.28,
側(cè)板極慣性矩:
JρB=ζh1(2c)3=0.28×20(4.4)3=477cm4
彈性模量:
E 2.15106kf/cm2
G =0.86×106kgf/cm2
側(cè)板模型幾何系數(shù):當ap=5時,由表3得:μ=1.0557,ν=0.0285
表3Table3
側(cè)板環(huán)形系數(shù):
圖9 連接板(側(cè)板)慣性矩系數(shù)Fig.9 Connective plate(side-board)moment of inertia coefficient
側(cè)板柔度系數(shù):
連接板柔度系數(shù):
行星架柔度:
行星架變形量:
Δ=0.839×10-6×341cm=0.286×10-3cm
因行星架變形而引起行星輪軸線在嚙合平面內(nèi)的傾斜角為:
行星輪內(nèi)裝滾動軸承間隙和變形引起的行星輪軸線的傾斜角計算:
行星輪內(nèi)裝3個22216EAE4(NSK或SKF)調(diào)心滾子軸承,滾子直徑dp=1.5cm,滾子長度lp=1.2cm,滾子數(shù)Z=19,軸承中點間距離L=6.6 cm。徑向載荷R=2Pncos 20°=2×458cos 20°=860Kgf,軸承平均原始徑向間隙為5×10-3cm,安裝后的徑向間隙為Δ≈3.5×10-3cm,軸承受載后滾動體與套圈的總接觸變形為:
軸承的工作間隙為:
δ =0.5Δ+δ =0.5×3.5×10-3+1.2×10-3
=2.1×10-3cm
由軸承間隙和變形引起的行星輪軸線的傾斜角為:
因行星架變形造成的傾斜角γ=0.132×10-4rad遠小于由滾動軸承間隙和變形引起的行星輪軸線傾斜角γ'=0.6×10-3rad,故本例行星架選定的結(jié)構(gòu)尺寸除滿足鄰接條件外,其剛度亦能滿足要求。
行星架是行星傳動設計和加工中較為復雜的零件,到目前為止,仍沒有相關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可供計算遵循,要精確計算其剛度與強度,工作量較大。本文介紹的多行星輪配置行星架的計算模型及其變形計算,雖然較為簡略,但比僅依據(jù)經(jīng)驗給定結(jié)構(gòu)尺寸進了一步。筆者按此計算方法經(jīng)多年實踐應用,具有一定的實用性與可靠性。近年來,有關科研單位與高校的同行,用有限元計算法對行星架變形計算做了一些工作,但有限元計算法工作量較大,在工程實際應用中不易推廣使用。筆者希望寫出本文引起傳動界同行對行星架剛度計算的關注,共同探討、歸納出一套既簡約又較切合工程實際應用的計算方法來。
[1] пранетарные передачи.иЗдение второе,переработанные,и,дополненное.1966.В.Н.Κγдряцев.
[2] 庫特略夫采夫 齒輪減速器的結(jié)構(gòu)與計算[M].上海科技出版社1971
[3] 庫特略夫采夫 行星齒輪傳動手冊[M]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86
[4] 朱孝錄主編 齒輪傳動設計手冊[M]第二版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